高雅楠(昌樂縣第一中學,山東 濰坊 261000)
中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研究及對策
高雅楠(昌樂縣第一中學,山東 濰坊 261000)
本文就中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進行論述,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物質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食品安全問題。近年來,由于我國自然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污染日益嚴重,更有不法商人為謀求更大利潤有意制假販假,這一系列的原因直接導致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為改善這種現狀,提高食品質量,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我國于1996年正式成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著力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體系。然而,我國2004年的毒奶粉事件、2005年的蘇丹紅等食品安全問題仍然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鑒于此,本文就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從中找出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瓶頸,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綠色食品主要是指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進行生產的,并且經過相關質量檢測機構檢測通過、擁有綠色食品商標的健康、優質食品。綠色食品的生產加工過程,嚴格遵守其生產加工的標準,對農產品實施全過程的監控,保證其各項檢測指標達到標準。
綠色食品產業秉承可持續的原則,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設備、管理制度,完成我國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打造我國綠色食品產業體系,實現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
截止2015年底,全國綠色食品企業已經超過9579家,申報產品數量的也已經超過23386個。并且,目前綠色食品的產品日益豐富,產品的種類囊括各種農林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畜禽、水產品及其加工產品、飲品類產品等產品。
同時,全國在冊的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數量已經超過665個,主要分布在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其綠色種植面積1.7萬畝,產品總產量達到1萬余噸。而符合綠色食品的相關生產資料的企業業已突破百余家,產品數量更是接近250個。
目前,我國的綠色食品經權威部門檢測質量穩定。而多年數據表明,綠色食品產品合格率均處于較高位置,其中2014年的綠色食品合格率更是突破了99.54%。
目前,綠色食品年產量接近9000萬噸,僅占國內農產品比重的4%左右。
目前,我國經營綠色食品的企業結構存在缺陷。比如,我國綠色食品企業以中小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占據大多數,而大型食品企業相對少的多。據統計,2014年涉及綠色食品的合作社便已經突破2000家,為綠色食品企業總數的26.3%;而國家級龍頭企業僅為291家,省級龍頭企業為1334家,遠遠低于農村合作社以及中小企業的數量。
我國綠色食品同樣體現東強西弱的走勢。大規模的綠色食品企業主要集中在東中部地區,而西部地區則發展規模相對偏少。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我國以黑龍江、山東、遼寧、河北4個省份開發的綠色食品企業數、產品數占全國綠色食品企業總數的43%。
雖然我國綠色食品產業在近年來發展迅速,但較國外發達國家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國必須進一步加大對于綠色食品產業的扶持力度,給予適度政策傾斜與財政補貼力度。
綠色食品產品緊密圍繞“菜籃子”、“米袋子”及其精深加工產品。大力推進綠色食品種類,培養優質畜禽產品、水產品。合理利用草原地區的良好條件,發展天然以及放牧畜禽產品,最終實現引導我國綠色產業的轉型以及結構的升級。
保證東部區域的綠色食品發展態勢,大力開發西部的綠色產業,充分利用西部地區的各類資源優勢、地域優勢和政府政策的傾斜,加快建設一批產品質量過硬、收獲效益好的綠色食品示范企業和生產基地,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目前,已經有部分西部或西南部的大學生畢業后不留在北上廣,而是回老家就業,其原因是,了解決都市人對綠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和家鄉的綠色優質純天然食品賣不出去的矛盾,回家后利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和老家的現實狀況,對食品進行改良或是深加工,開展電商業務或是線上線下代理商相結合的模式,把家鄉的綠色純天然食品銷往世界各地。
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迅速,已經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導的綠色食品產業鏈,并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綠色食品發展體系,源源不斷的產出高質量的健康食品,在人們對品質要求不斷提高的大環境下,綠色食品一定是我國食品行業的發展方向。相信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國綠色食品產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1]張志華,余漢新,李顯軍,劉斌斌,田巖.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03):35-38.
[2]陳佳.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網絡營銷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4.
[3]劉學鋒.山東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