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萌萌(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新疆 哈密 839303)
化工三廢處理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燕萌萌(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新疆 哈密 839303)
本文從化工三廢處理技術出發,探討三廢處理應用特點,總結現階段化學工業對“廢水、廢氣、廢渣”處理措施,分析其影響意義,為我國化工事業及環境保護盡一份力量。
化工;三廢;處理;環境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人民大眾呼吁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重視環境保護,杜絕傳統經濟“高消耗、高浪費、高污染”經濟發展模式。事關國際及社會經濟命脈的化學工業就不可避免的成為這場“綠色革命”中的主角之一。2015年數據顯示,僅化學行業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就有1234萬噸,全年累計處理890萬噸,依然有344萬噸“三廢”無法處理,排放給自然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67億元。因此,對化工“三廢”處理的研究日益引人矚目。
現階段廢水處理技術主要有3個方面:
紫外線技術主要是依靠半導體催化劑的化學反應,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最終將廢水轉化為二氧化碳及水,處理后的水可以用來澆灌花草樹木,清洗墻壁等,實現廢水的二次利用。該技術主要集中在醫學領域,且化工醫學成為該技術的領頭“羊”。有媒體報道醫學化工領域依據紫外線及催化劑對廢水進行處理,已經突破了關鍵性的技術屏障,現全面鋪展應用。
這兩種技術依靠催化劑處理廢水,但與紫外線催化氧化技術不同的是,這兩種廢水處理技術是依靠空氣中的純氧氣機低溫度的壓力下,使廢水中有機物氧化,從而達到廢水處理、凈化的目的。現階段這兩種的廢水處理技術尚未在國內開始執行,僅處于實驗室研究狀態,因技術不足,國內化學行業無法在苛刻的條件下采用這兩種技術進行降解有機物。但這兩種技術是未來國內廢水處理技術發展方向。
新型水處理材料在國內應用多年,技術處于成熟階段。新型處理材料作用機理是吸附法,因活性炭具有極強的吸附選擇性,可以選擇吸附廢水中的N、CI等有機物,從而實現廢水再利用。但活性炭制再生能力較差,廢水處理費用高昂。雖國家財政對此種廢水處理技術予以財政補貼,但無法大面積普及。
隨著生物醫學的發展,實驗室新研發出一種化學修飾吸附材料,此類材料主要用來吸附廢水中的硝基酚、苯酚等難降解因子,經中天愛百顆藥業集團的試驗發現,能成功的吸附廢水中的硝基酚、苯酚等難降解因子(85%),實踐效果及價格均符合當前我國工業發展情況。
本文所指的工業廢渣為廢棄固體,工業發展的過程中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廢物,如水泥殘渣,橋梁殘體等,其形態各異多有不同,有的是塊狀,有的是粒狀。又因廢物分為有毒廢物及無毒廢物兩類,因而處理措施較多,總結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這種處理措施是常規處理措施,主要是對廢棄物品進行壓實,然后實行減容處理。壓實技術可以降低廢物處理成本,適用于可降解廢物,無危險廢物。
破碎技術是傳統處理技術中的一種,也是現階段應用最多的技術。很多廢物在進入焚燒廠或填埋場之前,需進行簡單處理,將較大不適合填埋或焚燒的物體剪成大小適合的形態,再進行后續處理。剪碎技術屬于廢物處理技術的前提環節,必不可少;幾乎所有的廢物處理技術均要采用剪碎技術進行前期處理。
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固體進行降解,已達到自然、綠色的處理廢物的目的。同時經過降解的廢物可以參與自然界的微循環,促進自然發展。還有的微生物處理技術可以將廢棄的物品,轉化成飼料、能源等,但生物處理技術需嚴格的微生物生存環境及較長的降解時間,因而僅應用于沼氣化、堆肥化等。
廢氣主要包括石油等物體燃燒產生的廢氣、工藝廢氣,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工藝廢氣。
現階段對工藝廢氣主要采用以下處理措施:
物理處理法最先應用于石油化工企業,這種處理措施與廢水處理措施中的吸附法有相似之處,但又存在明顯不同。采用活性炭對廢電進行吸臭處理后再利用過濾法,處理廢氣的玻璃纖維,降低廢氣中有害物質含量。
化學處理法與物理處理法均是常規處理措施,該處理措施是將廢氣中的貴金屬及非金屬通過催化劑分解,從而降低廢氣中有害物質。
微生物處理法是借助微生物生存特性進行廢氣處理的,對易溶于水的有害氣體,可以將其溶于水中,再通過微生物講解有害氣體,從而凈化氣體。
該技術最近幾年才應用于我國化工廢氣處理中,該技術不僅繼承了傳統化工處理技術的優點,又發揚了化工處理穩定性、無毒性、低成本特點,是一種近民的處理方式。通過ITOZ催化劑處理后,可顯著降低電子符合率,提高催化結果。同時ITOZ處理工業廢氣效率較快,效率是其他處理措施2-3倍;又因不受其他溶劑作用,因而具有簡單、便捷的特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處理“三廢”的實用技術會不斷豐富,但任何處理技術都應注重效率的同時兼顧環境。技術開發人員在開發研究新技術、新產品時不能只注重經濟效益,還要注重環境效益。將環保與技術有效結合,妥善處理工業發展中帶來的廢水、廢渣、廢氣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1]王霽耀.化工廢水處理技術與發展[J].化工中間體,2015(5):116-116.
[2]穆飛,倪效磊,車登寶.化工廢水處理技術與發展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2):230-230.
[3]欒俊,王全杰,王閃閃,等.微生物處理制革廢棄物研究進展[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5,25(6):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