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清靳威郭升濤(.渤海鉆探第二鉆井工程分公司, 河北 廊坊 065000;.渤海鉆探第一固井工程分公司, 河北 廊坊 06550)
長裸眼深部膏鹽層鉆井工藝技術
趙樹清1靳威2郭升濤1(1.渤海鉆探第二鉆井工程分公司, 河北 廊坊 065000;2.渤海鉆探第一固井工程分公司, 河北 廊坊 062550)
深層膏鹽在高溫高壓下呈塑性狀態,因上覆地層壓力而向低壓井眼蠕動,常常引起卡鉆、埋鉆等工程事故。為減緩膏鹽層的蠕變速率,通常提高鉆井液密度,這樣很容易引起鹽上裸眼井段低壓地層破裂漏失,造成井下復雜或事故;同時也加大了滲透性地層井段的壓差,管串極易粘附;由于鹽層蠕變,套管安全下入存在很大風險,施工難度極大。本文以TK1130井為例,闡述了長裸眼深部膏鹽層鉆井工藝技術。
長裸眼;深部膏鹽層;塑性蠕變;鉆井難點與對策;實例
(1)膏鹽層化學成分。膏鹽層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鈉,夾雜石膏、軟泥巖等物質,鹽類易溶解,軟泥巖膨脹縮徑。
(2)膏鹽層蠕變特性。深部膏鹽層蠕動的主要能量來自于上覆地層壓力,其蠕變分三個階段:①初始蠕變:又稱瞬態蠕變,開始速率很高,隨后速率變緩。②次級蠕變:又稱穩態蠕變,蠕變速率恒定。③第三級蠕變:又稱加速蠕變,巖體破壞斷裂。
1.3 影響膏鹽層蠕變速率的主要因素。
①井溫。鹽巖層的蠕變隨溫度的升高而急劇增大。②井深。塑性變形隨其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加劇。③鉆井液密度。變形速率隨鉆井液密度增加而下降。④鹽的組分和成因。各種鹽類在相同壓差下產生塑性變形的速率各不相同;在相同溫度下,NaCl的膨脹率高于KCl,膏鹽等復合鹽更易發生塑性變形。⑤鉆開膏鹽層的時間。剛鉆開時,作用于井壁的側壓力突然下降,膏鹽以較快的速率變形(瞬態蠕變),之后井眼變形緩慢直至恒定(穩態蠕變),但裸露時間越長,則縮徑程度越嚴重[1]。
2.1 主要難點
①深部膏鹽層初始蠕變速率很大,鉆進過程中擠卡鉆頭,扭矩較大,易發生卡鉆事故。
②鉆開的井眼內,膏鹽層以穩態蠕變的速率使得井徑縮小,時間越長,縮徑越嚴重。
③使用不飽和鹽水鉆井液體系,Cl-含量過低,井徑偏大,非均質含膏塑性泥巖失去支撐而坍塌;Cl-含量過高,井眼縮徑嚴重,同時上部井眼鹽類結晶,易造成井下復雜或事故。
④高密度鉆井液鉆進,易發生鹽上裸眼地層漏失、鉆具或套管粘附。
⑤由于膏鹽層的穩態蠕變,能否安全下入尾管難以確定。
2.2 鉆井對策
(1)井眼準備。鹽上裸眼段先期承壓堵漏,達到穿鹽時鉆井液密度+循環環空壓耗+激動壓力,提高鹽上裸眼段井壁承壓能力,同時降低砂巖、砂礫巖等地層的滲透性。
(2)鉆進措施。
①使用欠飽和鹽水鉆井液體系,將Cl-含量控制在合適范圍,溶蝕部分蠕變鹽巖;調整好鉆井液性能,保證鉆井液的攜巖和懸巖;盡可能提高鉆井液密度,以抵抗膏鹽及軟泥巖的塑性蠕動。
②鹽層段夾雜膏泥巖、泥巖、石膏等巖性,鉆時相對鹽層較高。一般穿鹽前首先接觸的是膏泥巖,鉆速較慢,如發現鉆時有增快的趨勢,立即上提鉆具,“進一退二”。
③鉆開塑性地層后其初始蠕變速率很高,因此應調整鉆井參數,嚴格控制鉆時。
(3)下尾管措施。
①采用擴孔器對膏鹽層段進行擴徑。
②根據間隔不少于24h井徑測井數據,計算出該條件下的地層蠕變速率,從而計算出尾管安全下入時間。若計算出的時間偏小,可考慮提高鉆井液密度、降低Cl-含量,擴眼后重測地層蠕變速率,計算尾管安全下入時間,直到能安全下入尾管為止。
③通井前作好一切下尾管準備工作,盡可能縮短下尾管作業時間,保證尾管安全下入。
TK1130是塔河油田的一口長裸眼穿鹽井,鹽層厚度136.33m,埋藏深度5128.67~5265m。二開φ339.7mm技套下至3197.79m,穿鹽前采用φ311.15mm鉆頭鉆進至鹽頂5128.67m,經承壓堵漏、鹽層鉆進、擴眼作業,井深5285m下入φ265.1mm+φ244.5mm復合尾管,后下入φ244.5mm套管回接至井口。
3.1 承壓堵漏。目的在于提高鹽上裸眼段井壁承壓能力,以確保高密度鉆井液施工時鹽上裸眼段井壁穩定。
(1)鹽上裸眼段地層巖性。
(2)承壓要求。采用1.67g/cm3的鉆井液穿鹽時上部裸眼井段穩定,按設計裸眼井壁承壓≥1.67+環空壓耗+開泵或下放鉆具激動壓力,鹽頂當量密度≥1.73g/cm3。
(3)堵漏漿成分顆粒配比。
①二疊系至雙峰灰巖:井漿+3%果殼+4%SQD-98(中粗)+4%SQD-98(細)+ 1%鋸末+2%棉子殼+2%云母+4% DF-1+4%CXD-2。
②侏羅系至二疊系底:井漿+4%果殼+4%SQD-98(粗)+4%SQD-98(細)+4%DF-1 +2%棉子殼+4%CXD-2+2%云母。
③套管鞋至侏羅系:井漿+3%果殼+5%SQD-98(細)+5%SQD-98(粗)+2%云母+2%DF-1 +4%CXD-2+2%鋸末+1%棉子殼。
(4)工藝技術。
①下入光鉆桿,將鉆井液密度提至1.50g/cm3。②將堵漏漿替漿到位(保證技套內堵漏漿不少于35m3),起鉆至預計堵漏漿頂部,關半封閘板。
③首次承壓井口回壓值不超過當量密度1.61g/cm3,如提前破裂漏失,則以破裂壓力為準靜止憋壓,根據實際情況間隔30~60min加壓一次,保持一定壓差,幅度值為0.5~1.0MPa,直至達到預定承壓值。
④達到設計承壓值后靜止憋壓8~10h,自然降壓至當量密度1.65g/cm3后,采用節流閥每1h放壓 0.5~1MPa,直至井口回壓為0。
⑤篩除堵漏劑關井承壓,檢查堵漏效果。鹽頂當量密度1.73gcm3的井口回壓30min壓降不超過0.5MPa,如達不到要求重新承壓堵漏。
(5)實鉆情況。TK1130井經兩次承壓堵漏,達到了穿鹽要求。鹽層作業中分別在5148.99m鹽層鉆進、5250.19m鹽底鉆進、5285m鹽下泥巖鉆進、5283.92m鹽下泥巖擴孔時發生不同程度的漏失,均按以上操作堵漏成功。
3.2 鹽層鉆進
(1)施工方案與措施
①穿鹽前鉆井液Cl-含量調整在100000~110000mg/l范圍內,鉆進時控制在140000~160000mg/l,鉆井液密度提高到1.62g/cm3。
②鉆具結構:φ311.15mmPDC+φ203.2mmDC×89.86 m+φ203.2mm隨鉆震擊器×6.54m+φ203.2mmDC×18.13 m+φ139.7mmDP。
③通過控制扭矩和鉆時,達到鹽層安全鉆進。
(2)實鉆情況
鹽層鉆進曾發生三次膏泥巖或泥巖裂縫性漏失,均及時安全起出鹽層井段;起下鉆均未出現阻卡現象;采用了PDC鉆頭穿鹽,扭矩較大但機速較快,機速達到4.54m/h。
3.3 鹽層擴眼
使用YK311-365液壓式PDC擴孔器,對膏鹽層及以下井段進行擴眼。擴眼過程中,控制鉆壓與扭矩,送鉆均勻;同時對扭矩變化較大的井段反復擴劃直到通暢。
3.4 下尾管作業
TK1130井鹽層擴孔測井完畢后,按24h間隔測井數據計算:蠕變速率最大5.37mm/h,井深5152.2m,井徑由413.64mm縮至284.84mm;井深5202.6m由377.55mm縮至280.75mm,為最小井徑;鹽層段平均蠕變速率1.65mm/h。尾管安全下入時間只有18.6h。
(1)深部膏鹽層在高溫高壓下呈塑性狀態,在上覆地層壓力作用下向低壓區蠕動。正確認識膏鹽層蠕變規律,制定科學的技術措施,可有效解決膏鹽層鉆井難題。
(2)長裸眼穿鹽施工,鹽上裸眼層段承壓堵漏是關鍵,目的在于提高鹽上裸眼段井壁承壓能力。
(3)使用欠飽和鹽水鉆井液,通過溶蝕作用,減輕鹽層段縮徑;同時盡可能提高鉆井液密度,以抵抗膏鹽及軟泥巖的塑性蠕動。
(4)通過間隔24h兩次測井井徑數據計算下尾管安全時間,確定能否進行下尾管作業,因此必須確保電測數據準確無誤,同時應根據實鉆情況合理分析井下狀況,正確處置。
[1]鄢捷年.鉆井液工藝學[M].東營: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3:357-372.
[2]鄭述全,胡衛東,歐云東.長裸眼多壓力系統卡鉆事故處理工藝技術應用[J].鉆采工藝,2007.30(5):139-141.
趙樹清(1973-),男,高工,副總工程師,1997年畢業于大慶石油學院鉆井工程專業,主要從事鉆井工藝技術研究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