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路基病害處理
王 強
(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關于道路施工,路基路面的病害以一直以來都是影響工程質量最普遍的問題。所以,要想有效的確保工程的質量,那么就必須重視對路基路面病害問題的處理。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道路路基路面病害的處理方法進行了探討。
道路路基路面;病害;處理方法
在進行巖溶區域路基的解決過程中,首先要分析實際的地質構造,在這個前提下找出巖溶在發展方面以及分布方面的規律性,在這個前提下制定出處理措施。通常來說,對于那些規模較大,難以分析的巖溶區域,最好能繞避;而對那些存在的問題不大,規模較小的巖溶區域,最好在那些最窄處通過行之有效的處理來實現道路的貫通。
而巖溶水的處理大多是采取疏導的辦法。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分析,避免其疏導管線堵塞。通常來說,排水溝或泄水洞等措施,對巖溶水的疏導都是不錯的選擇。關于路基上儲存的巖溶泉以及冒水洞的處理,最好通過排水溝的方式把水引到路基以外。而關于路基基底儲存的巖溶泉以及冒水洞的處理,最好通過集水明溝等辦法進行解決。對一些具有穩定路塹邊坡作用的干溶洞的處理,最好在洞內借助干砌片石進行填塞。
那些路基基底分布的開口干溶洞,若是洞的深度與體積較小的話,應該采取回填夯實的措施,同時應保證回填碾壓后的壓實度應在96以上;若是洞的規模較大的話,應該通過構造物跨越的方式進行處理,不過這種方法雖然成本較高,但是確實目前最為有效的方法。
有些干溶洞雖然存在于頂板,但是頂板嚴重缺乏強度,應該先炸除頂板,接著通過回填的方式對干溶洞進行處理,也可以通過構造物的設置來實現跨越。在對溶洞圍巖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要是發現下伏溶洞存在坍塌的危險,要注意做好加固措施,避免溶洞的坍塌。對于那些洞口直徑很大,但是洞內具有良好的施工條件且沒有充填情況的溶洞。在進行加固的時候,最好通過漿砌片石砌筑而成的支撐墻進行支護處理。對于那些深度大、體積小的溶洞,在不利于進行洞內加固的情況下,應該通過石蓋板等來實現對存在破壞危險的區域的跨越。對于那些頂板厚度不大的溶洞,其不易于通過地表構造物來實現跨越或者是成本很高時,最好先把頂板炸除,然后根據解決明洞的辦法進行處理。對于那些存在充填物質的溶洞進行加固時,最好通過注漿法以及旋噴法進行解決,要是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話,應該通過構造物的辦法進行跨越。要是洞內的流水順利流淌且通暢的前提下,還要進行排水設施的設立。
針對邊坡破壞程度較大的路段,一定要進行有關的加固措施使邊坡安全可靠。通過一些對邊坡有不利影響的地質路段時,以及對可能出現滑坡等現象的路段時,應提前采取措施對邊坡進行加固處理,避免病害的發生。而處理這些病害時應采用一些具有很強的適用性、施工難度不大、以及負作用小的辦法。例可以使用錨桿以及灌漿等方法對可能出現病害的路段進行加固處理。根據實際情況,分別應用在塌方以及滑坡等方面。
因為上伏巖的土體在開采過程中及開采完成后,出現的變形以及沉陷的期限都很長, 從而導致采空區不利于長期承載道路對其原地表施加的荷載。所以在施工前就要對采空區進行實地的考察,要先對采空區的具體實際情況非常了解,接著再制定科學合理經濟的解決辦法。
關于淺采空區長度的確定,其長度應是公路中線通過采空區的長度,其寬度應該與構造物的寬度相同,其深度應該是底板風化巖處據上部的距離。在對公路采空區路基施工前,應先了解采空區具體的形成時間、厚度、采煤方式、地質構造等。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并制定科學的、有效的解決措施。采空區路基問題的解決要從兩個角度出發,即路基處治以及開采協調。
就路基處治而言,包括開挖回填、充填措施、橋跨、注漿方式等。對于路基挖方邊坡上分布的采空區應該通過開挖回填的措施進行處理。對采空區進行充填可以降低地表沉陷對路基路面的破壞。要是條件允許的話,最好通過水砂進行充填,這種處理方法有利于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能。要是采深較小的話,最好通過覆巖離層進行充填,這種處理方法能夠有效的降低地表沉陷導致的對路基路面的破壞。在煤層開采完成后其頂板還沒有出現垮落的采空區,應該以非注漿的方式進行充填,其主要方法有干砌片石、井下回填等。通常情況下,在對采空路段路基進行回填時一般使用的是抗壓強度高于10 MPa的干砌片石;而存在構造物的路段,一般使用的是抗壓強度高于15 MPa的漿砌片石進行回填。橋跨措施措施適合那些小型的,深度不超過100 m的采空區煤層的開采。注漿措施:分布在采空區上的巖層在一定時候會產生離層現象,離層的整個過程包括產生,不斷發展、實現最高值,最后離層閉合。存在于離層帶中的注漿具有降低地表沉降速度的作用,減小地表沉降的總量,控制地表的變形值,實現對公路的保護。那些大型的,深度不超過250 m的采空區煤層的開采,應該通過全充填注漿的措施進行處理。那些埋深超過250 m的采空區,應該在對開采情況以及地質條件等方面非常了解的基礎上,再決定全填充注漿的措施合不合適。
就開采協調而言,具體包括:(1)要對路面板接縫位置的寬度進行調整。混凝土路面因為氣候條件的改變和硬化導致的收縮因素,會引起脹縮以及翹曲的問題。對接縫進行設置,能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板在發生變形時因為約束原因而導致的內應力,強化路面板對所有變形的抵抗。(2)要進行雙層的持續的配筋混凝土結構的設置。對那些具有較大值的采深和采厚以及地表發生持續的變形現象時,要是道路的等級很高的話,就能采取這樣的路面結構,該結構可以使路面對變形的抵抗力得到全面的提升。(3)采礦時間要科學。地表發生頻繁的變形時要盡量避開冬季這樣的低溫期,確保路面的材料變形滿足采動地表發生的變形。
簡而言之,保質保量的做好公路工程建設,最主要的就是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可行的施工計劃以及病害處理處治的解決方案。施工企業應當重視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施工階段就應將病害杜絕在源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施工的進度及施工的質量,才能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 李旭東,等.三維植被固土網墊在路基邊坡防護上的應用分析[J].東北公路, 2000, (3).
[2] 方向池,柏松平等.高原山區高速公路邊坡防護[J].公路,2002,(8).
[3] 康敬東,孫祖望.瀝青路面裂縫和坑槽破損形式分析[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2,(5).
U416.1
C
1008-3383(2017)08-0079-02
2016-11-05
王強(1994-),男,試驗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