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詠楠
(哈爾濱華龍公路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黑龍江省 哈爾濱 150080)
路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技術控制
賀詠楠
(哈爾濱華龍公路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黑龍江省 哈爾濱 150080)
研究以路橋施工的技術應用和技術控制作為出發(fā)點,重點研討了混凝土原材料技術管控的關鍵,提供了技術控制水泥、化學外加劑、集料和水等混凝土重要原材料的措施與要點,希望為提升混凝土項目的技術含量與質量品質,提高路橋施工效率,控制路橋施工質量有所啟發(fā)和幫助。
路橋施工;水泥;化學外加劑;集料;水
水泥是混凝土中膠結功能材料,越是大型路橋施工對水泥的技術要求就越高,當前的路橋工程使用量已經成為天文數字,技術控制路橋施工水泥的材質與技術參數變得越來越重要。在路橋建設過程中要以技術作為“武器”,一切以科學的檢測和嚴格的控制作為出發(fā)點,進而實現對路橋施工水泥的質量和技術控制,成為新時期路橋施工技術管理、控制和應用的核心。首先,要選擇優(yōu)質信譽、產量充足、技術基礎強的廠商作為水泥提供商,尤其要控制水泥的品種、級別和包裝,要嚴格而全面地檢驗水泥標號、出廠日期、技術證書,避免不合格水泥或技術不達標水泥進入路橋施工環(huán)節(jié)。要在路橋施工中做好水泥的技術檢驗,對存在受潮、板結、成塊的水泥應堅決排除路橋施工之外。在水泥儲藏環(huán)節(jié),要做好水泥的防潮處理,同時制定水泥使用的技術規(guī)則,做到先到先用,以防止長期儲藏造成的水泥變性。在堆放水泥過程中要控制袋裝水泥的堆放高度,避免過重和過高造成下部水泥返潮或出現受壓結塊。在路橋施工前應該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水泥的技術和質量檢查,認真核查水泥生產合格證、進出場地復檢書,以便更好地控制水泥的質量。要組織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混凝土試制,使用水泥過程中要做好,要認真核定水泥的技術合格證、標號、出廠檢驗、出庫證明等文件,做到準確使用,已進行更好地技術控制和質量管理。
混凝土拌合、混凝土養(yǎng)護等重要環(huán)節(jié)離不開水,水不但影響著其他材料理化性能的發(fā)揮,更對混凝土整體的結構與質量有著直接影響,無論工確保路橋施工過程還是從提升路橋施工至的角度上看,都應該從技術環(huán)節(jié)上強化對水的控制。要規(guī)范而全面地對施工用水進行酸堿性、有機物、離子濃度的檢測,使清洗、拌合、養(yǎng)生環(huán)節(jié)的用水符合GJ63的技術要求,不能使用有機物、酸堿超標的水,確保路橋施工混凝土的強度和性能??梢栽谟盟白龊盟春退|的技術檢驗,按照路橋施工技術要求選擇好水源。同時也應該在路橋施工過程中采用規(guī)范檢查和隨機抽驗的方式,嚴格控制用水的技術性能,已達到路橋施工中對水質的有效控制和保障。
要延長路面混凝土的使用壽命的關鍵是提高路面混凝土的抗折強度,改善路面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組成材料中集料所占的體積在75%以上,它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組成材料之一,集料不僅構成了結構體的骨架,更重要的是決定構筑物的力學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集料的質量對其影響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粗集料巖性、粗集料最大粒徑、粗集料級配、表面形貌及粗集料中針片狀含量、細集料級配及粗細程度、砂率等因素對路面混凝土都有不同的影響。對集料的選擇更要視情況而定,綜合多種因素分析。一般認為集料的滲透性要比水泥漿體的滲透性低,而實際上某些集料的滲透系數與水泥漿體的滲透系數相差不大。當集料的孔隙率達到10%時,其滲透性比水泥漿體還要高得多,此時選用低滲透集料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說對集料的選擇應嚴格,考慮多方面條件,使其發(fā)揮最大效能。
化學外加劑是混凝土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對路橋施工進程、路橋混凝土結構強度、路橋施工造價等一系列重要內容和目標有著直接的聯系,強化對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的控制已經成為技術確保路橋施工質量的重要前提。在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的選購環(huán)節(jié)中要強化供應商質量、資格、技術等證明問價的審核,同時要注意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的生產能力和供應水平,以此來控制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的技術水平。在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的應用之前,應該做好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的試驗工作,確定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的使用量、次數、時間節(jié)點等關鍵技術參數,為混凝土化學外加劑規(guī)范使用提供基礎性技術數據。在混凝土化學外加劑應用過程中要做好適應性控制,通過對含水量、減水率、坍落度、溫度、強度等關鍵參數的控制,有效發(fā)揮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的理化性質,做到對路橋工程混凝土項目質量的保障。
[1] 陳建奎,王棟民.高性能混凝土(HPC)配合比設計新法——全計算法[J].硅酸鹽學報,2000,(2).
[2] 包向春,張瑞芳,陳麗.淺議路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J].中國外資,2011,(10).
[3] 任家霞.路橋工程施工中對混凝土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8,(9).
U416
C
1008-3383(2017)08-0101-01
201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