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英文,劉松濤,任立洋
(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新舊路搭接質量控制問題初探
——記二秦高速公路L3標段路基施工
褚英文,劉松濤,任立洋
(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介紹了二秦高速公路L3標段新舊路搭接質量控制問題。
新舊路;搭接;質量控制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為適應交通運輸需求,許多地方開始對原有舊路進行升級改造,以擴大交通運輸能力。在舊路升級改造中,拓寬后路基的質量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改建后公路的使用壽命。控制、延緩結合部處的開裂是保證拓寬改造公路質量的關鍵之一。
由路基原因引起的路面縱向開裂有兩大類,一類是由于路基拓寬后新老路之間的不均勻沉降造成的,這是在結合部位置產生縱向裂縫的主要原因,另一類是由于路基填土的強度不足造成的,新填筑的路基土頂面的當量回彈模量和原路面頂面的當量回彈模量相差較大時,就會在新鋪設的路面結構內產生較大應力,甚至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引起路面開裂。
我項目承建的“二(連浩特)秦(皇島)高速公路張家口段”就是一條典型的舊路拓寬工程,該項目K75+000~K109+200段為建成不久尚未通車的二級公路,其路基設計寬度13.25 m,路拱橫坡為單向2%,因道路為剛剛修建完成尚未通車,路基路面狀況良好。根據初步設計評審意見,現有該段二級路完全利用作為高速公路左幅路基,舊路右側新建13 m寬作為高速公路右幅并與舊路銜接成為整體。
為新舊半幅路基能形成良好的整體,新舊路搭接位置選擇在中央分隔帶內,盡量降低不均勻沉降帶來的影響。新路路基工后沉降按橋涵標準控制,經“理正巖土軟件”計算,施工后沉降均小于20 cm,新舊路基填筑完成后差異沉降不應大于4 cm。施工時需清理舊路右側邊坡防護,清理松散土層,并在穩定的邊坡上開挖臺階,臺階寬度2 m,高1 m,新建半幅通過臺階搭接并鋪設土工格珊。土工格柵鋪設在路床底部30 cm左右及基底以上1 m左右兩層。土工格珊寬8 m搭接長度為2 m,用U型鋼筋釘固定;格珊采用雙向拉伸強度不小于50 kN/m,屈服延伸率≤10%的塑料格珊。用竹樁(或木樁)標示出土工格柵鋪設的范圍,然后進行鋪設。鋪設要求:土工格柵平整、順直。
土工格柵鋪設完成后,應及時 (48 h內)進行路基填方。每層填筑應按“先兩邊,后中間”的原則對此填筑,嚴禁先填中部。填料不允許直接卸在土工隔柵上,必須卸在攤鋪完畢的土面上。一切機械不得直接在鋪好的土工隔柵上行走。土工格柵的存放盡量避免潮濕,避免雨淋、避免長期暴曬,施工現場存放的土工格柵應進行覆蓋。
為了保證新舊路基結合部的施工質量,除了增設土工格柵外,根據二秦高速公路舊路加寬利用的實際情況和針對性的計算分析結果,參考其他項目的成功經驗和“二秦高速公路路基加寬方案咨詢會”專家意見,經二秦高速公路管理處研究決定,對新舊路加寬路基搭接范圍路段增加夯實工序。其施工工藝如下:
加寬路基除按正常路基施工外,再增加以下夯實處理措施,先按設計清表土,壓實,然后進行挖臺階,填筑并碾壓,每填1 m后進行液壓夯實機夯實處理,起夯位置為舊路路基挖臺階后的左側臺階邊緣,寬度3.2 m。并根據定位放樣結果,按照梅花順序夯擊。夯實的次數以夯錘下落時不下沉而發生彈跳現象為準。臺階側面松散、塌落而不能直立時,改為開挖小臺階,高50 cm,寬75 cm。
試夯應在填實或壓實的中等密實度地面上進行,不得在硬實地面、凍土或厚層回填虛土上試夯。
應選擇能反映地質條件的若干點試夯,直到熟悉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并確認機器工作正常,方可正式工作。
試夯應使用手動工作模式,行程從小到大。錘體提升高度200~300 mm,錘擊5-10次;然后將錘體升至500~600 mm,錘擊5-10次;最后將錘體升至1 000 mm,錘擊5-10次。承載設備供油流量應為額定值的50%。試夯時應適時移位,地面較硬實時一般6-15錘換一個夯點,地面松軟時應減少。
結合國內路基拓寬工程中應用的處置措施,臺階開挖加土工格柵加路基夯實為一套可行性綜合處置方案。
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使道路的交通量迅猛增長,當增長速率超出道路建設時的預期時,就導致道路的通行能力不能滿足通行需求。目前我國有許多建設較早的道路面臨此問題,對老路改擴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案。在老路改擴建中新老路基加寬結合處理的效果,是關系到道路加寬后能否正常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施工過程中應將設計要求認真落實,對路基填料、施工工藝、處理效果等按照高標準實施。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建設出合格的公路項目,為沿線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U416.1
C
1008-3383(2017)08-0110-01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