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繽
(黑龍江龍捷市政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市政橋梁工程中的擴大基礎施工技術控制措施
馮 繽
(黑龍江龍捷市政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結合筆者多年市政施工經驗,簡要分析了橋梁基礎施工技術以及質量控制措施與同業共勉。
市政工程;橋梁;擴大基礎;施工;技術;措施
1.1 漿砌塊石基礎施工的主要控制點
(1)砌塊在使用前必須澆水濕潤,將表面的泥土,水銹清洗干凈。(2)取保在無水狀態下砌筑施工。(3)禁止帶水作業及用混凝土將水趕出模板外的灌注方法。(4)基礎邊緣部分應嚴密隔水。水下部分圬工應將水泥砂漿或混凝土終凝后才允許浸水。
漿砌塊石基礎應分層進行砌筑,砌第一層砌塊時,對于基地為巖層或混凝土基礎,應首先將基地表面清洗、濕潤,再坐漿砌筑。各層應先砌筑外圍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層,外圍砌石與里層砌塊應相互交錯、連成一體。各層砌塊應安放穩固,且砌塊間應砂漿飽滿,黏結牢固,不得直接貼靠或脫空。片石砌體宜以2~3層砌塊組成一工作層,每層的水平縫應大致找平,各層豎縫應相互錯開,不得貫通。應選擇形狀方正、尺寸較大、長短相同的片石作為外圈定位行列和轉角石,且應與里層砌塊咬接,砌縫寬度一般不應大于4 cm。較大的砌塊應放在下層,對于石塊的尖銳突出部分應敲除。豎縫較寬時,在砂漿中塞以小石塊填實。塊石氣體砌筑時每層石料高度應大致相同,外圈定位行列和鑲面石塊,應丁順相間或二順一丁排列,砌縫寬度不大于3 cm,上下層豎縫錯開距離不小于8 cm。
1.2 片石混凝土基礎施工控制措施
對于片石混凝土基礎施工,當基底為非黏性土或干土時,應將其夯實、濕潤;基面為巖石時,應加以潤濕,鋪一層厚20~30mm的水泥砂漿,然后于水泥砂漿凝結前澆筑第一層混凝土。對于基底為巖層或混凝土基礎,應先將基底表面清洗、濕潤,在坐漿砌筑;對于基底為土質,可直接坐漿砌筑。
混凝土中填放片石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應選用無裂紋、夾層的、高度小于15cm、具有抗凍性能的石塊。(2)石塊的抗壓強度應不小于25MPa。(3)埋放石塊的數量不宜超過混凝土結構體積的25%;當設計為片石混凝土砌體時,石塊可增加為50%~60%。(4)石塊應清洗干凈,應在搗實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以上;石塊應分布均勻,凈距可以不小于4~6cm,石塊不得挨靠鋼筋或預埋體。
1.3 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
(1)鋼筋混凝土基礎應在對基底及基坑驗收完成后盡快進行鋼筋的放置和綁扎,在底部放置混凝土墊塊,保證鋼筋的混凝土凈保護層厚度,同時安放墩柱或臺身鋼筋的預埋部分,保證其定位準確;對鋼筋根數、直徑、間距、位置等進行驗收,滿足設計文件和技術規范要求時,即可澆筑混凝土。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時,對于已拌制好的混凝土,運輸至現場后,若高差不大,可直接倒入基坑內;若傾斜高度過大,為防止發生離析,應設置串筒或滑槽,槽內焊上減速鋼梳,保證混凝土整體均勻運入基坑,用插入式振搗密實。
(2)混凝土的澆筑應分層進行,但應連續施工,在下層混凝土開始凝結之前,應將上層混凝土灌注搗實完畢?;A澆筑完成凝結后,應覆蓋草袋、麻袋、稻草或砂子,并經灑水養生。養生時間一般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為7 d以上,礦渣水泥、火山灰質水泥或摻用塑化劑的混凝土應為14 d以上。
(3)水下灌注混凝土一般在排水困難時才采用?;A圬工的水下灌注分為水下封底和水下直接灌注基礎兩種。前者封底后仍要排水再砌筑基礎,封底只是起封閉滲水的作用,其混凝土只作為地基而不作為基礎本身,適用于板樁圍堰開挖的基坑?,F代橋梁基礎水下灌注混凝土廣泛采用垂直移動導管法。值得注意的是:當封底面積較大時,宜按先低處后高處、先周圍后中部的次序用多根導管同時或逐根灌注,并保持大致相同的標高進行,以保證混凝土充滿基底全部范圍。同時,根據封底面積、障礙物情況、導管作用半徑等因素確定導管的根數及在平面上的布置。導管的有效作用半徑則因混凝土的坍落度大小和導管下口超壓力大小而異。水下混凝土的流動半徑要綜合考慮到對混凝土質量的要求,水頭的大小、澆筑面積的大小、基底有無障礙物以及混凝土拌機合機的生產能力等因素來決定。通常,流動半徑在3~4 m范圍內是能夠保證封底混凝土的表面不會有較大的高差,并具有可靠防水性的。對于大體積的封底混凝土,可分層分段逐次灌注。對于強度要求不高的圍堰封底水下混凝土,也可以一次由一端逐漸灌注到另一端。在正常情況下,所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僅其表面與水接觸,其他部分的灌注狀態與空氣中灌注無異,從而保證了水下混凝土的質量。至于與水接觸的表層混凝土,可在排干水而外露時予以鑿除。
2.1 地基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基坑內地基承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基坑開挖完成后,應會同設計、勘探單位實地驗槽,確認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地基處理應符合專項處理方案要求,處理后的地基必須滿足設計要求?;踊靥顣r,對于當年筑路和管線上填方的壓實度標準應符合規范的要求。在正常情況下,所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僅其表面與水接觸,其他部分的灌注狀態與空氣中灌注無異,從而保證了水下混凝土的質量。至于與水接觸的表層混凝土,可在排干水而外露時予以鑿除。
2.2 基坑回填應符合下列要求
除筑路和管線上回填土方以外,填方輕型擊實壓實度不應小于85%。填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含有影響填筑質量的雜物?;犹钪謱踊靥?、分層夯實?,F澆混凝土基礎質量檢驗應符合規范要求。
為確保工程質量滿足設計要求,必須加強市政道路與橋梁工程的管理,必須加強基礎工作、加強質量控制、嚴把質量關,多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已經成型的施工經驗,定會使我國的橋梁施工技術管理水平分取得巨大的進步。
TU357
C
1008-3383(2017)08-0141-01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