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年歡
(哈爾濱華龍公路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預制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藝
王年歡
(哈爾濱華龍公路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介紹了預制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包括預應力波紋管及錨具加工、3預應力束制作、模板施工、混凝土澆筑、預應力鋼鉸線的張拉及壓漿
混凝土;預應力波紋管;預應力束;張拉
1.1 預應力波紋管及錨具加工
預應力管道采用成品黑皮硬膠波紋管,錨具采用塔形錨具。豎向預應力鋼束材料同縱向預應力,錨固體系采OVMBM15-15、OVMBM15-12錨具。豎向預應力管道采用內徑45 mm的黑皮硬膠波紋管穿孔。錨具由專業廠家加工成型,運至現場安裝。波紋管在加工場分節加工,為方便運輸安裝,每節加工長度一般為10 m。為方便波紋管接長,波紋管連接時設置接頭管,接頭管外徑一般比原波紋管大5 mm,接頭管長度大于20 cm,保證連接嚴密,不漏漿。波紋管加工完成后,嚴禁長時間堆放,要做到隨加工隨用;露天放置時,需要下墊上蓋,防止銹蝕。
1.2 預應力波紋管吊運
預應力波紋管在起吊、運輸過程時需要設置保護架,同時需要做到輕起輕放,防止損壞、彎曲、皺折變形等。
1.3 預應力束制作
(1)預應力束下料
預應力鋼絞線的下料長度要考慮兩端的工作長度,嚴禁使用電弧或氧弧切割,只能用圓盤鋸切割,且使鋼絞線的切割斷面為一平面,以便張拉時檢查有無斷絲。預應力筋下料時,根據施工圖所提供的鋼束編號和下料長度采用砂輪切斷機切斷,不準采用電弧切斷,鋼絞線下料不準散頭,鋼絲編束要梳絲理順,每隔1~1.5 m捆扎成束,并作出編號標志,搬運時,不準在地上拖拉;預應力筋在儲存、運輸和安裝過程中,不準雨淋生銹和損傷。
(2)螺旋筋制作
螺旋筋購買成品,按圖紙進行安裝。
(3)施工工序
本橋連續梁的豎向預應力均采用先穿法安裝,縱向預應力均采用后穿法。先穿法的豎向一次性制作加工成型后吊至橋面安裝。?后穿法的預應力束為先埋設波紋管后待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再進行穿束
1.4 模板施工
梁體模板在加工廠加工完成運到現場后,放在存梁場位置,按順序分別編號。安裝采用人工拼裝。單體組拼時嚴格按順序拼裝,不得錯亂。
芯模:為可變式框架結構方鋼模板,用打包帶固定,外包塑料薄膜,保證拆裝方便。
(1)內模安裝
鋼筋骨架檢查合格后,即可吊裝內模。內模拼裝,接縫必須嚴密、平順、不漏漿,支撐牢固,內模與鋼側模、內模與底模之間加設鋼筋支撐控制尺寸,以免振搗混凝土時內模移位。
(2)側模安裝
模板安裝前模板之間的各個接縫如側模與底模、側模與側模,側模與端模之間,隔板部位等一切可能漏漿的部位必須粘貼好密封條,以防漏漿,影響預制梁質量。所有螺栓必須校緊,確保不發生漏漿現象。
模板安裝,以校正肋板垂直度為準,同時要保證肋板的結構尺寸,肋板寬度采用側模與內模之間夾設短鋼筋控制,模板校正完成后,模板邊緣應順直。側模與底模通過螺栓拉桿聯接,固定側模板的上、下對拉螺桿必須上全、校緊,側模板倒角支承必須采用滿支承,且支承必須支立于緊硬地面上,確保支承不下沉造成模板變型。
采用壓杠將內模固定牢固,避免內模上浮。
模板安裝采用龍門吊。在安裝過程中,應注意避免碰撞,嚴禁從吊機上將模板懸空拋落;保證模板潔凈,以新機油作脫模劑;立模前準確定出梁的軸線及端模位置;模板的接縫嚴密平順、不漏漿。
要及時對各部分模板進行精度控制,安裝完畢后應進行全面檢查,若超出容許偏差,則及時糾正。
1.5 頂板鋼筋綁扎
綁扎頂板鋼筋、支立側模及端模應該在波紋管及內模完成后進行。模板及鋼筋自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1.6 混凝土澆筑
預制梁混凝土試塊與梁板混凝土同時制作、養生。梁體鑿毛采用小型機械鑿毛,預制梁端頭100%鑿毛,空心板梁絞縫位置梁面鑿毛率90%,鑿毛完成后用高壓水槍對鑿毛面進行清洗。
1.7 養生、拆模
梁板側模及內模的拆除在混凝土達到規范要求強度,且保證混凝土不致因拆模而坍塌、破損、拉傷及沾模。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初凝后方可進行養生,養生采取噴淋養生,在規定養生期內必須保證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
1.8 預制梁場低溫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1)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分析近幾日的天氣走向,指導施工,加強御寒。
(2)下雨雪前對施工用砂子、碎石進行覆蓋,防止骨料帶有冰雪或凍結團塊。
(3)用鍋爐對拌合用水進行加熱,提高混凝土出倉溫度,對混凝土出倉溫度和入模溫度進行檢查,認真填寫混凝土溫度記錄表。
(4)低溫進行梁體混凝土攪拌時,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前應先用熱水或蒸汽沖洗攪拌機,投料順序為骨料、水攪拌再加水泥攪拌(水泥不與80℃以上的水接觸),攪拌時間較常溫時延長50%。
(5)所有管道均采用發泡纖維和棉花包裹、深埋等措施以減少熱能損失,養生帆布要包裹緊密,保證梁體養生溫度。
(6)做好各項物資準備工作,確保養生用臺座數量和帆布數量充足,確保每日鍋爐用煤的消耗。
2.1 預應力張拉施工方法
梁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規定強度的100%,且齡期不小于7 d后張拉。為了避免單根穿束引起的鋼絞線相互纏繞,應采用梳編整束穿束工藝,以有效解決張拉時鋼絞線受力不均的問題。
2.2 移梁
孔道壓漿、梁頭封錨完成后,水泥漿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80%時,方可進行移梁工作。在預制場和存梁場之間設置各型號梁的檢查臺座,檢查臺座標準要求:高度不低于1 m;混凝土強度為C30混凝土;支撐位置為支座位置;頂部設置橡膠墊;底部擴大基礎。預制梁由制梁臺座吊運至檢查臺座,經監理工程師對梁底質量情況、梁體編號情況檢驗合格后,吊運至相應存梁區。
[1]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04)[S].
[2] 公路橋涵通用設計規范(JTG D60-2004)[S].
[3]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S].
U445
C
1008-3383(2017)08-0168-01
201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