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鵬雁
煤海中最亮的星
文/劉鵬雁

他們恪盡職守、甘于平凡。他們愛崗敬業、執著奉獻。在萬頃煤海、百里礦山,他們樹立起一面精神旗幟,引領無數趙莊人在逐夢千萬噸級安全高效礦井的大潮中奮力拼搏。他們是煤海中最亮的星,永遠熠熠生輝……
細致入微的“老班長”

王秀軍,趙莊煤業公司綜采二隊班長。提起他,隊干部總是說,他有“兩把刷子”,班組職工很團結;職工們總是說,班長有人情味,跟著他干心里踏實,氣兒也順。每到這時,王秀軍總會笑呵呵地說,班組的每個人都是和他并肩作戰的好兄弟,他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自參加工作以來,王秀軍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鉆研業務技能,憑借豐富的經驗和認真嚴格的態度,201 1年成為該隊生產班的班長。201 4年8月,他帶領的班組在5303工作面生產。5303工作面坡度大,頂板極其破碎,又是上山開采,回采過程中頻繁出現機組電纜掉落現象。人員進入支架前進行電纜落槽時,稍有不慎,就會發生頂板掉矸、煤壁片幫傷人事故。干了多年綜采的王秀軍非常明白問題的嚴重性,無論在班前會、下井時還是行走在巷道中,總是不厭其煩地對電纜看護工進行叮囑:“多觀察,避免電纜掉落,萬一掉下來,一定要閉鎖后打護壁進行處理,防止傷人事故發生。”
在一次實際操作中,電纜掉落,職工李師傅未按規程處理,細心的王秀軍發現機組電纜運行軌跡不正常,二話沒說便沿著電纜線路巡檢起來。看見李師傅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況下慌亂的樣子,王秀軍氣不打一處來,張口喊道:“你看煤幫和頂板破成什么樣了,我三番五次強調的安全措施呢?你知不知道后果有多嚴重!”隨后,他組織人員進行了處理。下班行走在巷道中,王秀軍匆匆幾步追上李師傅,說:“老李,我不應該和你發脾氣,可是安全生產容不得一點沙子,地質條件這么差,萬一出了事,后悔都來不及呀……”
五年的班組管理,讓王秀軍對班組每個人的脾氣、秉性都了如指掌,更能及時為員工排憂解難。一次,隊里的喬師傅發生交通事故,無法正常出勤,王秀軍及時把喬師傅的情況向隊干部進行說明,并多次申請減輕對喬師傅的考核,還擠出時間親自去醫院探望喬師傅。
曾經,他的責任是保家衛國。如今,他的責任是治理“瓦斯”,守護礦山平安。角色變了,崗位變了,但他雷厲風行、嚴謹認真的軍人本色沒有變。身為“煤海戰士”,他本色出演,以行代言,把“橄欖綠”精神鐫刻到閃閃發亮的“烏金黑”中。他就是趙莊煤業公司抽放一隊隊長郭海波。
從武警部隊到百米井下,變換的是崗位,不變的是軍人本色。在任職趙莊煤業公司抽放一隊隊長期間,郭海波將“嚴”貫穿始終,嚴于律己,嚴抓隱患,嚴查落實。
趙莊煤業公司一盤區瓦斯高、構造多,掘進和回采工作多次受阻。為了促進掘進提速,推動工作面回采,郭海波拿出“硬碰硬”的精神,誓與瓦斯一戰到底。一次夜班跟班,他確定1 309順槽鉆機工作正常后,將重點放在了1 308切眼處。在巡查過程中,他發現鉆機尾抽裝置有堵塞現象,隨即停止打鉆,用當兵時練就的大嗓門喊道:“打鉆時尾抽裝置出現堵塞,就意味著鉆孔里瓦斯抽不干凈,甚至尾抽裝置失效。高瓦斯區域瓦斯超限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兄弟們!”話音還未落,他就動手開始清理尾抽裝置內的煤泥。看到郭海波的舉動,職工們沒有一個埋怨的,都投入到尾抽裝置的清理工作中,直到確認安全,才重新開始打鉆施工。事后,王師傅回憶說:“當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打鉆進尺上,只有巡檢的郭隊長發現了尾抽裝置異常。這可是重大隱患,若處理不及時,造成瓦斯噴孔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秦永亮,趙莊煤業公司一名普通的安檢工,卻有著不普通的情懷。他是職工“最怕”的安檢工,也是職工“最敬、最愛”的安全守護人。多年來,他始終對“三違”隱患“零容忍”,敢抓善管,用耐心和熱心擎起了礦山安全生產的“一片天”。
在幽深的巷道里,5305工作面機組聲、鉆車聲、職工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剛剛接班的秦永亮在礦燈的照射下仔細查看煤幫上錨桿的深度,還不時地用手試一試錨桿的力度。“師傅,把梯子給我用用。”“你放心吧,我們打的錨桿很結實,節約點時間,說不準還能超額完成任務呢。”看著秦永亮要檢查頂板支護情況,施工人員趕緊接過話茬。秦永亮順著梯子爬上去,挨個檢查錨索支護效果,當發現有一根稍微晃動時,他失望地看了一眼下面的人員,隨后記錄在黑乎乎的小本上。“接班時為什么不檢查?抬頭看看頂板,這里可是高冒區,煤幫頂板瞬息萬變,萬一出了問題,受害的都是里面施工的人員……”
5305工作面做撤架通道是近期的重點工程,趙莊煤業公司安排三個隊每班共7 0多名職工參與施工。只有盡快完成撤架通道,才能為下一階段的搬家倒面節約更多時間。
秦永亮來到安檢崗位之前,已經是機掘準備隊一名出色的驗收員了。來到安檢隊后,他更是將嚴格進行到底。采訪中,他說出了自己總結的兩條“真理”:“一要堅定一個信念,守護安全是我的本職工作;二要相信自己,無論他人怎么說,只有自己親自動手檢查了,才值得相信。”
無論是干驗收員,還是干安檢工,秦永亮聽到最多的就是罵聲。時間久了,他也從最初的不適應變為如今的坦然對待,用他的話說,這輩子他干的都是惹人的工作,但他寧可背負罵名,也不愿聽到職工的哭聲,他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一輩子無怨無悔。
(作者單位:山西晉煤集團趙莊煤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