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秀梅
鏗鏘玫瑰 情暖礦山
文/姜秀梅
一雙長滿老繭的雙手,一張憨厚可親的笑臉,從小生活在煤礦的她,沒有牡丹花的妖嬈華貴,沒有白云般飄逸的身姿,也沒有百靈鳥悠揚婉轉的歌喉,卻有質樸善良、豁達開朗的性格,赤誠煤海的衷心,工作起來風風火火、干脆麻利,生活中樂觀向上、任勞任怨。她就是全國最美好礦嫂、全國優秀協管員李莉,一個情系礦山安全的“女漢子”,一個奉獻礦山的美麗使者。
成立工作室 致力“三違”幫教
201 3年,淮北礦業集團首個以女工協安員名字命名的“李莉三違疏導室”在海孜礦正式揭牌,從此,李莉的名字與協安幫教工作越發不可分割,她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了。如何使心理疏導室成為化解職工情緒、緩解職工壓力、調節職工心態的“一帖良方”,是李莉一直琢磨的問題。通過大量的走訪,李莉發現有違章作業行為的職工大多有心理問題,有的情緒急躁,愛發脾氣、使性子;有的馬虎大意,心存僥幸;有的容易沖動,工作中不留后路;還有的受家庭瑣事影響,精神萎靡不振。為全面掌握“三違”人員的心理狀況,進一步增強“三違”幫教工作效果,李莉在心理疏導室開展了安全心智模式教育,通過測評問卷,將“三違”人員大致分為熱鬧型、簡單型、偏執型和機械型,并針對不同類型的“三違”人員,采取不同的心理幫教,讓“三違”人員多講自己在“三違”中的心理過程,從而掌握“三違”人員在“三違”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所產生的行為后果。“在尋根問底深挖‘三違’根源后,‘對癥下藥’,通過組織觀看相關典型事故案例,形成視覺沖擊,讓‘三違’職工從感性認知上升到心靈上的震撼,繼而實現個人思想的轉變。”當談到自己創新開展的心智模式教育在“三違”幫教中發揮的作用時,李莉深有感觸地說。由李莉親自“坐診”、各協安分會負責人參與“會診”的“李莉心理疏導室”自201 3年開辦以來,先后成功“接診”1 000余名職工,解開了“三違”職工的心結,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了“三違”的危害,由“被動工作”轉為“主動工作”,使重復性違章行為逐年減少。
家訪顯真情 有事找李莉
“有事找老李姐!”這是海孜礦很多職工掛在嘴邊的話。平日里,熱心、真誠、樸實、樂于助人的李莉走街串巷跑社區、進包保單位,通過與基層科區長、書記聊天,和職工談心,收集干部職工的信息,幫助職工解決家庭矛盾,調節干群糾紛,給未婚青年介紹對象,為婚前、孕期、家中出現困難的職工家屬提供幫助,因此獲得了“老李姐”和“知心大姐”的稱謂。
做好一件事并不難,難的是將這件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在做好“三違”人員幫教工作方面,李莉可是費盡了心思,每月對聯保單位的“三違”人員進行梳理,建立“三違”人員檔案,堅持做到幫教一般“三違”人員下基層到車間,幫教嚴重“三違”人員走家入戶“一對一”,每周進行一次集中幫教,讓“三違”人員現身說教。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時會遭遇冷言冷語,甚至會吃“閉門羹”,但在她的不懈努力下,這些問題都被一一化解。家住蕭縣的綜采二區職工張志夜班途中違規駕駛摩托車不慎摔傷,被認定為一般“三違”行為。由于離家遠,父母年邁多病,兒子年幼,妻子既要照顧孩子又要侍候老人,不能前往醫院照顧他。孤身一人住院的他,面對自認為不算“三違”的“三違”,怎么也想不通,情緒變得異常激動。李莉得知消息后,自掏腰包買上水果、面包、牛奶等食品,帶領協安姐妹們前往醫院看望他,并排班輪流悉心看護,直至他出院。面對協安姐妹“春風化雨”般的呵護與關愛,性格倔強的張志流下了感激與自責的眼淚,出院第二天便寫下了發自肺腑的告別“三違”保證書,交到了李莉手中。


安全無小事,小患釀大禍。只要知道哪個職工安全意識淡薄,李莉會立刻跟上做工作。在一次“三違”集中幫教課堂上,細心的李莉發現原采煤二區職工劉朝勛總是眉頭緊鎖、心事重重。后經了解得知,劉朝勛的母親癱瘓在床,家中有年幼的弟弟和兒子需要撫養,生活壓力大,妻子經常與他吵架生氣,導致他下井工作時精力不集中,發生嚴重違章。李莉馬上趕到劉朝勛家中做工作,把在井下違章蠻干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和小兩口三天兩頭吵架的危害性一遍一遍地講給劉朝勛夫妻二人聽。經過不厭其煩的說服教育,小兩口各自承認了錯誤。為幫助劉朝勛增加收入,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李莉在商品街租了門面,帶著劉朝勛的妻子干起了包子店。如今,甩掉經濟負擔的劉朝勛工作上始終堅持自主保安、按章作業,很快成了區里的安全生產骨干。
清洗縫補沾滿煤泥油污的工作服,督促患感冒的礦工兄弟吃藥,給劃破手的礦工兄弟貼創可貼,小心翼翼地用衛生棉球為瞇眼的礦工擦拭出異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李莉兢兢業業地把這一件事干了1 0年。擔任協安員1 0年時間,李莉累計走訪慰問職工8 00多人次,幫教職工1 8 00多人次,反饋職工不安全身心因素400多條,確保了礦井的安全生產,連續多次被淮北礦業集團和海孜礦評為“十佳”協安員、“最美好礦嫂”、優秀協安員,201 2年和201 4年還分別獲得了“全國煤炭系統優秀協管員”和“全國好礦嫂”榮譽稱號。
礦山“女漢子” 力撐半邊天
這個看起來永遠不知疲倦的“女漢子”,卻是一直帶病工作。參加工作20多年來,李莉一直從事綠化、保潔、宿舍、浴池、食堂、洗衣房等后勤一線工作,繁重的體力勞動使她落下了嚴重的靜脈曲張。手術后,醫生讓她好好休息,而她割舍不下安全協管工作,剛剛出院就一頭扎進工作中,依然是那么風風火火,依然是那么不辭辛勞。
隨著海孜礦收縮開采力度的不斷加大,后勤機構合并,人員分流。面對浴池工短缺、保潔工作任務量大的實際,作為社區綠化和礦內公共場所管理人員的李莉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主動擔任浴池、茶水站的管理員。她把浴池當成家,常常是從接班一直忙到下班,抹布、墩布、掃帚不離手,保證墻面無污跡,地面無雜物,更衣箱、長條椅無塵土,池水干凈、溫度適宜。
面對礦井嚴峻的經營形勢,李莉帶領班組成員積極開展節能降耗、修舊利廢活動,從點滴做起,從細處入手,先后維修更衣箱、更衣排椅40件,節約資金2000多元。日常擦地用的拖把,她也是利用廢舊棉紗進行改造,解決了拖把使用的“一次性”問題。據粗略統計,僅拖把一項,一年就可以節約材料費用3000元以上。
在大家的眼中,李莉既是衛生監督員,又是保潔員,只要她經過的地方一定是“人過垃圾清”。由于勤勉敬業,踏實肯干,她先后多次被淮北市、淮北礦業集團評為“物業管理服務明星”、“五好”職工、優秀技能人才,日前又光榮地當選為淮北礦業集團第五次黨代會代表,成為海孜礦唯一的女職工代表。
李莉,一位普普通通的礦嫂,一名普普通通的安全協管員,懷著對礦山的真摯情感,對煤礦職工的樸素情懷,用實際行動編織著一道道親情安全網,撐起了礦井的一方安全天。
(作者單位:淮北礦業集團海孜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