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芳
蔡躍棟曾經立下一個目標,要在30歲之前讓公司上市。
2016年12月8日,28歲的蔡躍棟在某種程度上提前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他將其一手打造的星座IP“同道大叔”賣給了A股上市公司美盛文化,套現1.78億元,個人持股比例由72.08%降至12.5%。
近年來星座市場在中國發展迅猛,一時間成為資本眼中的香餑餑。但為何是同道大叔領先實現了財富的增值變現?這個新興市場又有哪些可供想象和挖掘的余地?
一年后找到感覺
相對于蔡躍棟,“同道大叔”是粉絲更為熟悉的名字,這個在2014年通過吐槽星座流行起來的網紅形象,長年戴著一個漫畫頭套:頭頂上一撮尖尖的頭發,鼻子和眉毛相連,嘴角邪魅一勾,周圍一圈凌亂的胡楂。
2013年6月,畢業于清華美院的蔡躍棟建立“同道大叔”微博,初期他轉發各種搞笑段子,為粉絲畫像,但效果都不顯著,微博粉絲數量增長緩慢。
轉折點出現在2014年6月,蔡躍棟回憶當時是在一家酒吧,坐在他前面的三位女生不停地用星座吐槽身邊的男生。受此啟發,他“找到一點感覺”了,立刻發了一條微博:“都來吐槽下你身邊的天秤座吧。(收集奇葩天秤故事)。”這條微博得到了2000多條評論,蔡躍棟從中挑選了一些有意思的吐槽梗畫成漫畫,發出了自己的第一條“大叔吐槽星座”系列微博。
吐槽星座微博極受歡迎,轉發數破萬,評論數7000多條。自此,遲遲找不到定位的同道大叔開始專注于星座吐槽,吐槽天蝎座、雙魚座、水瓶座的漫畫陸續發布,一年內,同道大叔的粉絲從不足10萬爆炸性增長到500多萬。
截至目前,同道大叔微博粉絲達到1142萬,于2015年開設的微信公眾號粉絲達600多萬,微信上推送的文章大部分在3分鐘內就能達到10萬+的閱讀量,在中國自媒體排行榜上常居前十。
社交網絡上與同道大叔類似的星座博主還有很多,“Pandora占星小巫”是一名擁有600多萬微博粉絲的星座界大V,背后的運營者是一名90后女生呂嘉羽,從小喜歡看星座心理分析,2010年開始在微博上分享星座運勢等知識。但發展到現在,Pandora占星小巫的規模一直不大,整個工作室僅有7人,其盈利模式十分傳統,主要是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廣告,這兩年還開設了淘寶店,售賣相關的星座項鏈、幸運水杯、招桃花手機殼等,價格多在幾十到一百多元之間。
更早之前火起來的星座博主“鬧鬧女巫店”從博客時代起就撰寫相關星座專欄,真實身份是80后女生張涵,其同名微博會定期分享星座分析,也開通了淘寶店,出售各種許愿主題的首飾,如防小人的橄欖石手鏈,嫁入豪門系列的紅瑪瑙手鏈,抗小三守護婚姻的開運戒指等。
不只是段子手,要成為品牌
相對于這些誕生在早期,集聚一定粉絲數量后直接進行粉絲變現的星座博主,同道大叔無疑將自己的網紅IP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2014年依靠星座段子火起來后,蔡躍棟開始組建自己的工作團隊。2015年4月,深圳同道大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微博上的內容制作變成流水線作業,蔡躍棟成了甩手掌柜,開始更多地考慮如何構建自己的商業王國。
早期的商業化運營中,同道大叔還在傳統盈利模式中打轉,進行的嘗試包括最原始的條漫廣告,比如做一個星座選題,將廣告植入其中。還有基于微博上的原創內容出版書籍,在2015年5月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星座漫畫書《千萬不要認識摩羯》。同時,同道大叔還嘗試內容電商,先做內容策劃,然后選品師、買手會按照內容策劃選擇粉絲可能會喜歡的商品,再導到微信平臺。“當時花了3個月時間實驗,最初一天只能做到1萬,現在一天能達到二三十萬。”原同道文化COO李晗表示。
所有自媒體都有固定生命周期,在完成早期的商業變現后,如何不斷保持用戶黏性成為同道大叔下一階段思考的問題。“我們就想到可以把星座IP化。”李晗說。
2015年8月,同道大叔開始塑造品牌化的星座文化,陸續推出同道大叔和十二星座卡通形象,模仿line friend的表情形象模式命名為uncles friend系列。里面每一個形象都不同,“天秤座最大的問題是糾結,所以給他設計了八字胡表現糾結的感覺;設計成小雞的形象很可愛,因為天秤座的人顏值都比較高;此外它身上還有破了一半的蛋殼,也是糾結到底要不要出來的意味。”李晗介紹道。
此后,同道大叔開始以星座話題和卡通形象進行衍生品的開發,同時還舉辦線下星座展覽等。“這種方式能把我們的IP、形象、商品快速傳達到每個用戶身邊,讓大家感覺到同道大叔不僅僅是一個段子手,它要成為一個品牌。”李晗在某次公開場合說。
跟同道大叔有同樣想法的還有“星座不求人”團隊,他們在2015年橫空出世,主要在短視頻領域發力。他們的第一支短視頻《十二星座來擼串》發布在剛注冊的微信公眾號上,當天突破10萬+,第四天閱讀量達到100萬。2016年5月,星座不求人已經獲得了千萬天使輪投資。
布局泛娛樂產業鏈
同道大叔和星座不求人都是近兩年星座經濟市場上冒出來的新運營典范,跟早些時候的星座博主相比,他們不追求自己發布的星座分析是否正確,同道大叔發布的很多內容甚至是直接參考粉絲的評論吐槽加工而成。對他們來說,星座只是載體,在通過分享星座內容積累原始粉絲后,他們都開始打造自己的IP形象,最終的目標是希望突破界限,布局泛娛樂生態產業鏈。
2016年上半年,同道大叔獲得A股上市公司美盛文化3000萬元的投資,估值達到2億元。資本進入后,對IP產業鏈的開發更為密集。這一年,同道大叔開始進駐優酷土豆、愛奇藝等視頻平臺,首次嘗試制作星座主題的短視頻。9月,同道大叔的星座主題咖啡館在上海開業,據介紹每月流水100萬左右。由同道大叔監制,騰訊視頻、美盛文化等聯合出品的以十二星座為主題的網劇《超能星學院》也在9月上線。
至此,同道大叔旗下已經有道仔傳媒、同道生活、同道制造、同道影業等多家控股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新媒體營銷、出版、衍生品、電商、實體店等多個領域。
同道大叔合伙人范蓀曾表示,2015年同道大叔營收5000萬元,其中一半以上來自廣告,“內容創業已經快碰到天花板了,即使有25%的年增長,想象空間也已經非常有限”。縱向向上打造IP產業鏈,向下拓展延伸成了大部分內容創業團隊的首選。
但是,打造出網紅大IP,并成功引入資本的同道大叔就可以從此高枕無憂了嗎?2016年3月,同樣是網紅IP的papi醬獲得真格基金、羅輯思維領投的1200萬首輪融資,估值達1.2億元,然而不到一年時間,羅輯思維與papi醬分道揚鑣。資本進入后,這盤星座生意怎么做,值得繼續關注。唯一能確認的是,套現1.78億元的蔡躍棟可以先飛一會兒。
(潘光賢摘自《看天下》2016年第34期 圖/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