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慶勛 林浩琦 等
試紙作品精選
文_張慶勛 林浩琦 等
編者按:《書畫世界》雜志自2017年起增設“試紙”欄目,以期為書畫愛好者提供嘗試使用不同宣紙的機會。具體做法是:讀者及廣大書畫愛好者使用本刊提供的樣紙(見扉1前插頁),創作作品,寫出試紙心得連同作品一起寄給我們,我們將擇優刊登,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所試用宣紙品牌信息詳見P96。
曲阜師范大學
書法學院 碩士在讀
唐代孫過庭《書譜》中有“五乖五合”之說,“紙墨相發”即是“五合”之一。歷代文人對紙也多有挑剔品評,紙在書寫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這次試用的這幾卷宣紙撫來綿厚而又細嫩,點畫亦綿厚入紙,有立體感。著墨透潤而墨色層次明顯,而又有夾宣的感覺。紙在墨干后不拱、不皺、不翹,如拓過一般。用以篆隸,毋論大小字,無不最佳;用以真楷,碑帖俱能,想必精妙;用以大草,云煙龍蛇俱能為之,吾嘗親試;用以丹繪,宣墨益色,筆筆來龍去脈層次分明。若能存儲數年去其火氣,想必功力不深者點畫亦能相似于趙叔、吳讓之六七分!當是宣紙中的佳品。
曲阜師范大學
書法學院 碩士在讀
變化也可掌控,墨韻清晰,層次分明。宜書宜畫。猶適合于行草書的書寫,筆走龍蛇,心手雙暢,紙墨相合。
曲阜師范大學

行草 張籍七言詩
書法學院 本科在讀宣紙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江東地潤無塵,人多精藝。好事家
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古時好拓畫,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筆蹤。”劉仁慶認為:“宣
紙,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種頂級的書畫藝術用紙。它‘源于唐代、興于明代、鼎于清代’。”該紙柔韌綿軟,質地光潔白凈,手感光滑柔潤,墨潤適中,吃墨厚濕。筆墨入紙自然洇暈,書寫易于控制,墨色
有幸幫老師試紙,實屬感激。初得紙,不禁想到唐代詩人黃韜贊美白鹿宣紙的五言詩《省試內出白鹿宣示百官》,乃史書記載最早贊美宣紙之詩,此紙皆可做當下佳品。謹慎書寫,限于個人能力,書寫不精。該紙具受墨柔和、文藻精細、厚薄均勻、滑如春冰、密如蠶繭、瑩潤如玉等特色,是現今市場上一種高質量書畫佳紙。該宣紙具備的濕染性使得書寫的字體飽滿而剛柔相濟,水墨線條透露出圓潤立體的視覺沖擊力;吸墨性使得書寫具淋漓盡致的味道,體現了書畫質感豐富的韻味、血肉滋潤的效果;艱澀性使得書寫產生充實感和強烈的筆觸感;膠著性能的表現使得書畫更顯藝術美感,達到“肌理膩滑骨勁”“澄心宣德堪等倫”的藝術境界。得此次試紙機會,異常激動,再次深表感激之情。
曲阜師范大學
書法學院 本科在讀
所謂“墨分五色”,即一筆落成,深淺濃淡,紋理可見,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這是書畫家利用宣紙的潤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運筆疾徐有致而達到的一種藝術效果。而這種效果在這次試用的這些宣紙中得到了很好的實現。這些宣紙韌柔而潤澤、光潔而不滑膩、潔白稠密、紋理純凈、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筆墨寫來,點畫立體而層次分明,當是篆隸正書擇紙的一絕佳選擇。宣紙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紙品,同時也是一種特殊的紙張。將宣紙用于創作中國傳統的書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看紙、摸紙、裁紙、折紙、用紙、品紙,其中充滿了文房雅趣,不亦樂也乎哉!
約稿:徐琳祺
責編:徐琳祺、史春霖

行草 祖詠詩一首

篆書 杜審言詩一首

篆書 謝啟昆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