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晶(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第三油礦,黑龍江 大慶 163000)
西區純油區弱堿三元復合驅效果分析及認識
李文晶(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第三油礦,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為了保證三元復合驅的開發效果,需要建立一套細致的參數設計及跟蹤調整方法。在論述區塊整體開采特點的基礎上,通過深入分析影響西區純油區弱堿三元復合驅開發效果的主要問題與矛盾,明確了整體跟蹤調整思路及管理方法,并提供了調整依 據,力爭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最終取得了一定的開發效果。為以后的區塊開發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三元;注入參數調整;個性化設計;含水下降
西區二類下返位于薩中開發區西部純油區,開采層位葡Ⅰ5~葡Ⅱ10,含油面積4.96 km2,地質儲量913.21×104t,孔隙體積1926.786×104m3,于2011年8月新井陸續投產,共有油水井296口,2012年6月進入空白水驅階段,2014年2月注入聚合物前置段塞,2014年6月注入三元主段塞,2015年10月達到見效高峰,2016年6月轉三元副段塞。截止目前,累計注入溶液量657.1019×104m3,累計注入PV:0.436,見效112口,見效比例74.2%,單井累計增油1830t,單井日增油2.7t,含水下降4.9個百分點,取得了一定的開發效果。
1.1 空白水驅
該階段平面縱向矛盾突出,重點通過細分注水,減小壓力、速度差異,為投注做好銜接和準備。既有利于縮小層間差異,又避免注聚過程中集中分注作業破壞壓力場、濃度場及注采平衡。
1.2 注聚初期
該階段停注低滲層,避免堵塞;對中高滲透層實施高粘低速注入,實現選擇性調堵。采油井輔以流壓調整,控制聚合物沿高滲透高含水方向過快突破
1.3 含水下降期
該階段中高滲透層調驅段塞已經形成,在注入壓力達到低滲透層啟動壓力時,打開低滲透層段,降粘提速,努力實現均衡注入。同時采油井輔以壓裂引效措施,最大限度實現井層間均衡受效。
1.4 含水回升期
該階段聚合物沿高滲層開始突破,剖面反轉,此時下嘴子細分調整,控制突進層,加強低注層;采油井輔以流壓調整和反向調剖,減少高見聚方向采液速度,提高聚合物效率
2.1 平面上,井點間壓力不均衡,注采比偏低,壓力系統不合理
區塊整體產液速度偏高,注采比低,采液速度達到0.22PV/ a,高于注入速度0.20PV/a;月注采比低僅為0.85;流壓水平低,平面調整難度大;地層壓力為9.7MPa,呈上升趨勢但水平依然較低,總壓差僅為-2.0MPa。
2.2 前置段塞結束,剖面動用相對較差,層間矛盾突出
前置段塞結束時,有效厚度動用比例53.6%
2.3 見效不均衡,部分井組見效緩慢,部分井組采聚突破、含水回升
見效高峰期過后,仍有部分井未見效,一部分含水已經呈回升趨勢
2.4 區域內水驅采油井,見劑見效明顯,水驅干擾嚴重
西區純油區水驅井網共有油水井522口,其中開采聚驅目的層井269口,從分布情況看,遍布全區。水驅未封堵井整體上產液量保持穩定、產油量增幅達到18.0%,高于全區平均水平;水驅已封堵的采油井封堵后整體產液量下降、產油量下降、含水基本穩定。
3.1 是注入參數匹配調整,保證注入能力,擴大波及體積
注入三元主段塞梯次降粘,啟動中低滲透油層,最大限度擴大波及體積,針對注入壓力高井及時調整參數,保證連續注入;有壓力空間井提濃提速,提高供液能力;針對采聚突破井組及時提濃。2015年至今共調整注入井方案585井次。
3.2 是加大注入井分注措施,提高油層動用程度
為減小層間差異,提高中、低滲透層動用程度,促進油井均勻見效,適時對注入井實施分層注入,目前全區分層井共85口,分注率62%。
3.3 是降液提速,保證注采平衡,構建合理壓力系統
為保證合理壓力系統,針對注采比低、流壓水平低的區域適當降液;針對壓力空間大區域,提速提濃。
3.4 是加大注采兩端增產增注措施,提高注采能力,促進油井見效
注入端壓裂38口,油壓下降4.3MPa,日實注增加814m3;采出端壓裂38口,日增液1428t,日增油84t。
3.5 是針對采聚突破、含水回升井個性化調整,發揮平面調整效果,促進進一步見效
綜合分析含水、采聚濃度、流壓關系,采取井組內單方向高含水、高見聚濃度、低流壓井點控制,井組內多方向突破注入端調整,改善局部井區聚合物突破、含水回升的狀況。
區塊目前注入壓力13MPa,與主段塞初期對比注入壓力上升1.81MPa,全區井點間注入壓力趨于均衡;吸水有效厚度比例68.4%,與前置段塞對比,提高了14.8個百分點,有效厚度1-2m的動用比例提高12.2個百分點;目前區塊平均流壓3.43 MPa,較調整前恢復0.62MPa,注采比有所恢復;目前見效井112口,見效比例74.2%,含水下降9.8個百分點;經過加藥處理后,異常井比例和卡泵井比例均有所降低。
5.1 西區純油區受水驅干擾井數多,干擾程度大,封堵井數比例偏低,目前區塊未見效井39口,主要受水驅干擾影響。
下步針對水驅干擾選擇典型井區,對水驅井進行封堵,促進三元見效。
5.2 部分井含水回升采聚突破
下步針對采出井含水回升、采聚濃度突破問題:以井組為單元,按“高采聚高流壓、低采聚低流壓”標準,加大注采兩端調整力度,采出井優化參數22口(下調9口,上調13口),注入井加強測試調整。
三元復合驅可以提高采收率,但開發過程中將面臨各樣的問題,各個階段采用不同的注聚方法,針對各種問題實施相應的措施對策,可以提高整個區塊的開發效果。
(1)二類油層平面縱向非均質嚴重,過程中需根據不同階段開發矛盾合理匹配注入參數,提高油層動用程度。
(2)按照啟動壓力確定分注時機,對于減小層間差異、改善剖面動用效果顯著。
(3)弱堿三元驅結垢趨勢不容小覷,防垢工作應當提前做,防禍于未然。
(4)優化封堵原則和標準,并保證封堵質量,有利于改善聚合物驅開發效果。
李文晶,女,黑龍江省大慶市人,畢業于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專業,現工作于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第三油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