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廣義李敏李強
(1烏海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內蒙古 烏海市 016000;2烏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蒙古 烏海市 016000;3內蒙古民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內蒙古 通遼市 028005;
淺談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對策
徐廣義1李敏2李強3
(1烏海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內蒙古 烏海市 016000;2烏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蒙古 烏海市 016000;3內蒙古民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內蒙古 通遼市 028005;
安全生產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管理,歷來是我國安全生產工作重點。通過分析當前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當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政府安全監管層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對策,以促進危化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全面提升。
危化企業;安全管理;建議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危險化學品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并呈現出規模大型化[1],裝置設備復雜化、工藝運行專業化等特點。相應的其安全管理工作已經成為企業及各級政府關注的重點,特別是2016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極大重視。2017年1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為今后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管理指明了方向和任務,對于落實“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一紅線意識,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也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目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當中存在的不足和突出問題,并采取有力措施,才能最終實現安全生產“十三五”預定目標,將科學發展、安全發展落到實處。
1.1 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一是部分危化企業盲目追求眼前利益[2],往往重當前、輕長遠;重生產、輕管理,對政府監督檢查和聘請專家幫助企業查整安全隱患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缺乏積極主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嚴格執行安全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及國家標準的安全意識,自我約束、自我評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及責任體系未真正得到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仍然停留在被動應付政府檢查層面,政府熱、企業冷[3]的現象依然存在。二是部分危化企業法人及從業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存在麻痹大意和僥幸心理,認為不出事故就可以了,未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的法定職責,導致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未落實到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等各個環節,生產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給從業人員生命財產和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1.2 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流于形式
一是未設置專門的培訓考評機構、配備符合崗位設置條件的安全培訓教師。二是職工培訓課時達不到國家的強制要求,超課時培訓條件更不具備。三是培訓應付,考評單一,沒有針對性強的培訓講義、實操培訓不到位,培訓檔案不健全。四是培訓效果考核體系不健全,培訓質量無法保障,培訓不合格的員工戴上培訓合格的帽子堂而皇之的進入工作崗位,導致違章作業的情況時有發生,留下事故隱患。五是部分從業人員在安全培訓時走過場,認為培訓不如經驗來的快,雖然參加了教育培訓,但安全技能未真正得到提高,沒有完全掌握相關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安全知識及應急措施,遇有突發事件時不能及時對現場進行管事頂用的有效處置,沒有達到減少事故、保護人員和財產安全的目的。
1.3 安全生產費用不足
部分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重效益、輕安全,缺乏依法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的意識,仍然錯誤的把減少安全費用作為降本增效的措施。由于資金投入不到位,教育培訓經費得不到保障、裝置設施帶病運行、特種設備過期未檢、應急救援及安全防護用品不足等問題難以得到有效根治,動搖企業安全管理根基。
1.4 隱患排查治理方法單一
將隱患作為事故查處僅停留在口頭上,未真正落實到制度執行層面,導致同類隱患反復出現、隱患總量不減的現象未得到有效根治。
2.1 “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未真正落實到各級領導的實際工作
履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安全職責未做到全覆蓋,部分行業領域“打非治違”未真正落到實處,個別部門對打非治違工作認識不到位,沒有將“屬地管理”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真正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去,導致制定的政策沒有真正逐級落實到位。
2.2 監管力量相對不足
隨著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大型化工裝置不斷增加,危險化學品企業數量及危化品種類逐年增多,對安全監管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監管力量不足、專業技術人員缺少、經費欠缺、裝備落后等問題的長期存在,勢必難以適應日益復雜、繁重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工作需要。
3.1 不斷提升安全生產意識,深入貫徹依法治安理念
一方面危險化學品企業必須深刻認識到企業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是保障安全生產的根本和關鍵所在[4],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必須由企業來做,應當以《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為契機,將安全責任落實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和每一個崗位,確保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落實。另一方面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深入貫徹依法治安理念,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實行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導和更為嚴格的安全監管措施,督促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3.2 嚴格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
相關部門要強化對危化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強制教育培訓。企業要克服麻痹大意和僥幸心理,大型危化企業要設置專門的培訓考評機構,配備專職安全培訓教師;中小型企業要完善培訓考核體系、嚴把教育培訓質量關,對于培訓不合格或難以勝任崗位要求的員工堅決不予安排上崗,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全力推動從業人員以全面掌握工藝、安全、檢修“三大規程”,提升“兩個能力”(崗位風險處置能力和應對非正常生產狀態的崗位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培訓。”
3.3 運用經濟手段,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投入機制
通過探索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費用專門賬戶,對專款專戶進行審計,對提取安全費用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切實規范企業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和使用。大力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不斷完善有利于安全生產的財政、稅收、信貸政策,建立起企業、政府和社會共同承擔安全生產的長效投入機制。
3.4 強化隱患排查整治,遏制事故發生
企業對查出的隱患和問題要采取“舉一反三、整治隱患”的方式方法,制定消除同類隱患的工程、技術、管理及應急措施,找準同類問題重復出現、隱患總量不減的癥結所在,徹底根除頑疾,才能有效遏制事故的發生。
3.5 落實工作職責,加強聯合執法
嚴格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強化安全監管部門的綜合監管職能、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和行業主管部門的行業監管職責。加強部門、地區間的聯合執法,統一周密部署,形成合力,嚴厲查處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有效遏制危險化學品領域事故的發生。
3.6 加大投入力度,增強安全監管能力
一方面各級政府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加對危化安全監管的投入,確保安全監管部門人員、職能、責任、裝備、經費“五落實”。另一方面在加快培養危險化學品高危行業專業監管人才的同時,通過向中介機構購買安全服務的方式方法,解決目前基層專業監管力量不足、專業技術人員缺少的問題。
安全生產重于泰山,只有認真分析企業、政府在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通過個人、企業、政府、社會的不懈努力,最終才能達到遏制和減少事故發生的目的。
[1]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分析[J].龐圓圓.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7).
[2]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孫曉曼.中國市場.2015(23).
[3]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度實施方法[J].段偉利,陳國華.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0(02).
[4]淺析危險化學品企業的安全管理[J].劉鑫.化工管理. 2015(12).
徐廣義(1982-),男,內蒙古武川,工程師,從事化工及安全環保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