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您的發現亮出您的觀點
——讓大家聽到您的聲音
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說不
文_杜 濤
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不嚴格按章辦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時有發生。目前,電網企業正處于迎峰度冬的關鍵時期,只有經常“多一事”,才能“少一事”,甚至“沒有事”,確保企業保持安全穩定局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主觀意愿,但事實往往不以主觀意愿為轉移,有時甚至走向反面。檢查中,多提示、多批評就可能消除隱患,避免事故發生,做到防微杜漸;“少一事”就可能留下隱患,釀成事故,要做的就不止一事,要分析、匯報、懲處、總結教訓,等等。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一種短視行為,是不負責任的托詞。“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洞不補,終釀大禍”,以事小而不為,必將引起大事故。沒造成損失的違章行為,是一種隱患,一旦造成事故,補救都來不及。
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5%是屬于非習慣性的,而剩余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規的違章,最終也可以演變成習慣性違章。
根據行為心理學的研究結果,3周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3個月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復3周就會變成習慣性動作,形成穩定的習慣。
人都有自己的習慣,習慣的思維方式和習慣的行為方式,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習慣工作、生活、與人交往以及思考問題。安全文化要求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要以“安全第一”的方式來思考問題和付諸行動。
在全力迎戰度冬用電高峰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堅決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說不,同時,也要從佩戴安全帽做起,從一個接線、一項安全措施做起,讓安全習慣始終與影隨行!
(作者單位:鶴壁供電公司)
備好安全上的“年貨”
文_劉軍勝
春節即將到來,各項工作也到了沖刺收官、開篇謀局的重點節點。我們在全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的同時,也要緊盯安全生產、優質服務等工作主線。想到最近江西“11·24”電廠事故中的74條生命,真是觸目驚心。據媒體報道,此次事故是相關單位因想對工作進行快速收官而放松安全監管導致的。此事警示我們,越是歲末年初,越要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
筆者認為,首先要備好思想上的“年貨”。思想決定一切,要以嚴肅的態度、嚴格的機制、嚴謹的作風,認真抓好風險管控,用磨破“鐵嘴”的精神進行安全教育、稽查督導,打好時間的提前量,做到生產作業流程不減,安全稽查標準不降,多聽嘮叨,少憑經驗;多去現場,少聽匯報。
其次要備好行動上的“年貨”。越是工程收尾,時間上的末點,越要加強防范,加強現場隱患排查。堅決杜絕“干慣了、看慣了、習慣了”的安全痼疾,關鍵時刻以“雙監護”的措施,做好跟班盯崗,規范管控,防患未然,
還要備好心理上的“年貨”。隨著管理精細化,年終對標考核、總結分析要更加細致、嚴謹、務實,我們要從心理上克服困難,堅決用“銅頭”精神頂住各項壓力,做到安規執行堅決迅速,違章處理果斷有聲。
備足“年貨”,再抓執行,方能真正地收好官、開好局,踏踏實實過年關。
(作者單位:扶溝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