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好科(中國華油集團公司, 北京 100020)
酸化壓裂技術在油氣田開發中的應用探析
翟好科(中國華油集團公司, 北京 100020)
酸化壓裂技術是油氣田開發中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技術。本文從油氣田酸化壓裂技術的原理角度出發,闡釋了該項技術在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并著重分析了酸化壓裂技術在油氣田開發中的應用。
酸化壓裂技術;油氣田開發;應用探索
酸化壓裂技術在油氣田開發的過程中受到廣泛的關注,但是該項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急需油氣田開發企業制定出相關策略,為油氣的開發提供良好的準備。本文著重分析了酸化壓裂技術在油氣田開發中的應用。
從酸化壓裂技術的工藝流程角度對其進行分類,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酸洗、基質酸化、酸壓。通常情況下,又把酸壓分為平衡酸壓、普通酸壓、閉合酸壓等。在此基礎上,又可以依據酸液的類型進行分類,主要包括普通酸的酸化、混合酸的酸化以及常規鹽酸等[1]。
酸化壓裂增產的主要原因就是處在比較低的底層,通過破裂壓力,注入一些酸液。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能夠保證酸液在裂縫中自由的流動。同時,酸液在此時就能夠溶解巖石等其他比較堅硬的塊狀物質。為提升出油區的滲透能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個過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就是酸液能夠和堿性物質發生相關的化學反應。進而把存在的堅硬物質溶解掉。之后生成一些氣體或是鹽類物質。縫隙在酸液的注入下就會不斷擴大,最后改善了流體的流通性。酸液不僅僅具有溶蝕作用,還能夠疏通孔洞。進而保證地層能夠具有很強的滲透能力[2]。
在運用酸化壓裂技術的過程中,會相應地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植物膠壓不徹底就會出現堵塞導油氣裂縫等問題,酸化劑和殺菌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另外,酸化液也嚴重腐蝕了施工過程中應用的管柱。
很多油田都會存在破膠時間短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能保證膠的持續能力。就會導致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出現反應慢等問題。因此,必須在這個過程中加入激活劑,才能彌補破膠中存在的問題。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基礎上,石油科研的相關工作者經常運用無害、環保的酶技術解決出現的問題。因為,酶能夠彌補破膠劑運用中存在的不足。所以,該項技術廣泛受到人們的歡迎。
和其他的化學制劑相比,酶制劑就存在一定的優勢,比如特異性強,環保持久等。但是,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蛋白質是酶的本質,在高溫、強堿和強酸的狀況下就不能發揮出應有的效果。而且,如果外部的條件能夠達到酶發生變化的要求,酶也就會相應的失去活性。另外,酶技術的成本比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油氣的開發。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油田企業中能夠熟知酸化壓裂技術的專業人員比較少。因此,制約著油氣田的開發。
閉合酸化壓裂技術是油田開發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該項技術不僅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井眼的導流能力,還能夠不斷加強井眼的導流水平。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閉合酸化壓裂技術就被廣泛應用。通常情況下是處于儲存油層的破壞壓力比較低的環境下,在這樣的狀況下,把適量的酸液倒入呈現緊閉狀態的裂縫中。在倒入的過程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應該著重關注酸液的標準,保證酸液不能超出標準,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夠有效結合井上的空氣層和井底的空氣層。最后能夠保證井眼之間的裂縫連通。
如果壓力裂和酸液的粘性比較高,在兩者完成融合的基礎上,就會產生比較強的酸化壓裂效果。在這樣的狀況下進行油氣田的開采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交替灌入酸液技術與壓裂液技術具有其他技術不可比擬的優勢,比如損失比較小、影響的領域比較小、導流的能力也比較好等。因此,在油氣田開發的過程中呈現出比較好的應用效果。在應用該項技術的時候,應該按照規定進行作業。以此保證油氣田開發的有效發展[3]。
油氣田開發企業在運用前置液酸壓技術的過程中,主要是關注其工作原理。即在運用前置液壓的時候,開地層會出現一些裂縫,這些裂縫的產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反應出的溫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會防止出現泛流的問題。因此,前置液酸壓技術在油氣田開發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企業應該著重關注該項技術的應用,為油氣田的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社會對油氣資源要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油氣田開發企業為了能夠提升油氣資源的產量,就應該不斷完善酸化壓裂技術,使該項技術能夠在油氣田開發的過程中得到有效應用,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1]何婷婷,諸佳,艾志鵬.酸化壓裂技術在油氣田開發中的應用探討[J/OL].中國石油石化,2017,(06)∶86-87.(2017-05-17)[2017-08-0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853.Z.20170517.1401.110.html
[2]劉武明,劉惠平,劉文明,劉惠榮,馬宇辰.淺談酸化壓裂技術在油氣田開發中的運用[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7,37(05)∶114-115.
[3]劉育晉.酸化壓裂技術在油氣田開發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16,(0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