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蘊峰(哈爾濱鐵路局設計院有限公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探究建筑采暖設計的共性問題
梁蘊峰(哈爾濱鐵路局設計院有限公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近年來民眾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對建筑采暖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強化建筑采暖設計研究,有助于推動建筑業發展。截至目前,大部分建筑能耗主要為采暖,我國采暖技術不夠成熟,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深入研究,在保證建筑物采暖效率的基礎上,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有鑒于此,本文中主要分析建筑采暖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具體解決措施,提高采暖設計質量。
建筑;采暖設計;共性問題
建筑采暖工程具有極強的專業性與綜合性,采暖工程實際開展流程較為復雜與繁瑣,涉及到如何使用其他工種與學科,只有有機融合不同學科內容并優化,才能確保建筑采暖工程質量,大幅度降低建筑投入使用后出現質量與安全問題的概率,如采暖管道滲水等。實際中把握采暖工程設計要點并做好質量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中主要分析建筑采暖設計的通病問題。
我國北方建筑設計過程中采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指的是施工單位根據業主意愿及要求對建筑進行集中供熱,通過供熱有效控制室內溫度,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和工作環境。建筑采暖設計要素主要包括熱媒設計溫度、水力平衡比及系統補水。
熱媒設計溫度通常根據舒適度、安全性及節能性等原則綜合考慮、計算后確定。散熱器熱水系統的主要因素就是熱媒設計問題,通常要求供水溫度≤95℃,同時確保常壓狀態下熱媒不會出現汽化。當降低熱媒溫度后,適當增加散熱器數量可以大幅度提高舒適度。
建筑采暖設計必須控制分室溫度。尤其是分戶熱計量的住宅用戶,特別需要采用分室設計的方法,保證室內有足夠溫度,充分滿足客戶的供暖需求。但目前主要采用集中供暖配置方法,通過水力平衡計算的方法,避免影響系統失調與恒溫閥。
水力平衡比主要針對散熱器數量來說,系統水利情況直接決定采暖設計方案的效果。熱水采暖系統各并聯環路間的計算壓力損失相對差額≤15%。精確計算水力平衡比有助于提高建筑采暖設計安全性與可靠性,還能大幅度提高建筑采暖設計的使用壽命。
目前市場上散熱器種類很多,這意味著用戶有著很多選擇,散熱器種類選擇異常重要,直接影響到采暖效果與系統使用壽命。市場上散熱器魚龍混雜,一部分散熱器質量不過關、存在安全隱患,不能滿足設計標準且存在偷工減料的現象,無法有效發揮散熱器性能與作用。而造成采暖系統堵塞的主要原因就是內腔砂粘,其主要原因就是工藝不合理、設備加工粗糙。
若是實際建筑熱水采暖高度≥10m,此時為保障采暖效果,需要采用豎向分區方式。豎向分區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散熱器承受的壓力,但實際使用中頻繁出現散熱器滲漏問題,直接阻礙采暖順利進行。部分設計人員將分環當作豎向壓力進行分區,這種錯誤的做法,雖然可以實現水力平衡,但不能分別對高低壓區進行施壓。
采暖管道位置偏差較為常見,主要在于位置計算措施。原因主要有:未能統一時間開展室內、外管道設計;室外管線坡度不合理,設計時必須對室內外坡度進行設計,滿足管道布置需求,但設計時不能確保坡度計算的準確性,造成放空閥與泄水閥位置不合理,出現阻氣現象。
針對上述問題,應從四方面進行論述,給出具體解決措施,提高采暖設計質量及使用壽命。
熱媒設計溫度要考慮熱源、距離及其他可能因素。如,通過較低溫度以此熱媒的換熱得到二次熱媒,或是為提高耐用性選擇塑料管,或設計參數直接采用85/60℃。但是,想要再次降低散熱器的熱媒設計參數已經不可能,原因在于比較基礎選擇95/70℃,熱媒平均溫度降低10℃,散熱器數量需要在原基礎上增加五分之一。實際中存在很多通過降低散熱器采暖熱媒設計參數的現象,主要為部分開發按建設單位提供設計條件時,熱媒設計參數并沒有按照熱源實際運行工況進行,如設計方案中提出供水溫度僅有70℃。設計人員如果不深入分析,計算時就會選擇這種低參數展開,造成散熱器數量大幅度增加,造成成本增加,實際中出現同一熱源的不同建筑物散熱器數量相差極大,有時甚至出現懸殊的兩倍,引起溫度失調。
前文中講述過,水力平衡比相對散熱器數量來說,系統水力工況直接決定采暖效果。實際設計中存在極少數設計人員不重視水力平衡計算,造成問題出現。如某普通住宅采暖設計時,室內采暖系統采用上供下回單管順序式,為干管異程,衛生間、廚房散熱器選擇高頻焊鋼制,其余房間散熱器均采用四柱型鑄鐵。一段時間住戶反映室內溫度偏低,設計人員初次判斷建筑保溫質量存在問題,因此在整個建筑中均勻增加散熱器,經過計算在原有基礎上增加20%。再次供暖后,同一熱源供暖的其他建筑物均正常,但本工程系統末端,特別是下層溫度扔依舊偏低。通過現場調查隊系統開展水利平衡驗算,結果表明不平衡度較大。衛生間與廚房立管管徑均為DN15,其余立管均選擇DN20,入口處53#立管帶6層,含有27片散熱器,存在大約580Pa的阻力損失,系統末端64#最不利帶7層,含有63片散熱器,其中高達3700Pa阻力,再算上供回水干管中的阻力損失,計算得知兩根立管的不平衡度高達800%,遠超過相關規定。在各層均勻增加散熱器后使得這種垂直失調加劇。我與設計人員共同調節系統,建議采用精細調節的維修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改善這種情況,但難以解決先天性問題。這點充分表明粗放設計的系統雖然可以供暖,但其存在很多難以調節的問題。
再如一供暖建筑,總面積為25wm2,為居民小區,其中存在水利失調的室內系統末端底層住戶,采暖期間底層住戶存在很奇怪情況:每晚8、9點鐘后,室內散熱器就出現降溫情況,直到后半夜散熱器停止散熱,次日清晨后逐漸恢復熱度。深入調查分析后,出現此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頂層住戶有這樣一個習慣:臨睡前與次日清晨都會手動放風,加重自動排氣閥后,這種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但供熱系統中依舊含有大量空氣,需要徹底解決此問題。深入分析后,原因在于供熱系統設計過程中并未設置膨脹水箱或膨脹容積,通過大功率補水泵實現補水定壓,利用電接點壓力表控制水泵關停。壓力表設置在管路上,考慮指針擺動情況,上下限值的鑒定間距不能較小,這就造成泵停后重新啟動需要一段時間。啟動所需的這段時間內,考慮水的不可壓縮性及系統泄漏,系統中總會進入空氣,這些空氣直接積存在流量較小的系統末端頂點。該工程已經沒有條件設置膨脹水箱和足夠容積的氣壓水罐,直接選擇采用大于系統泄漏量的小功率補水泵,補水泵功率≤750w,確保整個系統連續運行,若流量>系統泄漏量,經過限壓閥回流至軟水箱,有效解決此問題。
充分考慮系統特性,選擇符合當地特點的散熱器,最大程度規避散熱器的不足,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散熱器的作用。這里簡單介紹兩種常用的散熱器。(1)鑄鐵散熱器。這是一種廣泛應用且具有極強應用范圍的散熱器品種,其主要不足表現為:體型龐大、不緊湊,如一些陳舊型號:鐵鑄四柱、鑄鐵長翼型等,這類散熱器不能滿足現代節能要求與裝飾要求;激烈市場競爭條件下,部分生產廠家通過偷工減料的方式降低成本,經常無法達到額定散熱量;系統堵塞的主要原因就是內腔粘砂;加工與鑄造工藝過于粗劣,組對接口存在滲漏情況。目前已經成功生產類似高檔鋼制散熱器及內腔無粘砂的鑄鐵散熱器,目前已經形成生產能力,其有著廣泛實用性,有著較大發展空間。(2)鋁制散熱器。這是一種新型的、高效的散熱器,實際中也會出現腐蝕穿孔的情況。除了材質構成外,很多東西都會對鋁產生腐蝕,如水質偏堿、氯化物超量等,雖然提出內防護的要求,但工藝難度偏大,且檢查繁瑣。鋁制散熱器不適合以鍋爐為直接熱源的集中供暖系統,因為熱水鍋爐水質標準要去其pH值為10-12,會對散熱器產生腐蝕,但是可以用于熱網集中供熱、用戶側為經熱交換的二次熱媒系統。
總而言之,建筑采暖設計時必須遵循規范與設計準則,在確保采暖質量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完善實際方案,提高采暖設計質量,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最大程度提高施工單位工作效率與經濟效益,提高施工單位核心競爭力。此外,建筑采暖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施工情況,制定出最符合客戶要求的設計方案,確保施工順利進行,實現采暖系統高效運轉。希望通過本文論述,可以為同行提供一定經驗借鑒與參考。
[1]吳艷香.采暖設計中一些常見問題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4)∶32.
[2]王琳.建筑中庭冬季供暖的設計改造[J].建材與裝飾,2017,(21)∶112-114.
[3]李升華.淺析改善采暖設計中的癥結所在[J].民營科技,2011,(03)∶78-82.
[4]張立夫.住宅采暖設計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河南科技,2013,(10)∶162-164.
[5]田建軍.有關建筑采暖設計通病問題[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