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強
摘 要:中國疆土遼闊,河流眾多,其間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然而由于各方面條件的制約,我國的中小型河流絕大多數均未進行治理,導致洪災頻發,區域間的水資源匱乏,同時也阻礙了區域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對中小型河流進行綜合治理是現階段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中小型河流;綜合治理;設計;施工要點
中圖分類號:TV882 文獻標識碼:A
中小型河流的綜合整治工作已經迫在眉睫,為了貫徹落實國家的水利改革會議精神,需要在整治中小河流的基礎上,依據河道的實際治理需求以及當地的建設能力開展整治工作,進而更好的實施綜合整治工作。本文便以廣東鶴山市的河流治理為例,對其綜合治理設計以及施工要點進行闡述。
一、工程概述
廣東省內的河道數量較多,分布相對比較廣泛,中小河流不但關系著行洪除澇,還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居住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鶴山市便是治理工作的重要試點。根據2012年編制完成的《鶴山市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綜合整治及水系連通試點規劃》可知:中小型河流的整治工作一共涵蓋了市內的10個鎮,主要涉及的河流有11條,共分為10個項目區,分別是:沙坪1、沙坪2、古勞、龍口、桃源、雅瑤、共和、址山、雙合、宅梧。其中每個項目區總投資約3000萬元,主要的整治內容有:河道清淤疏??傞L108.8km,清淤疏浚量199萬m3;岸坡整治漿砌石及雷諾護墊等護岸長9km、植物護坡147km;河道加固21km等。
二、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分析
對中小河流治理重點在于提高河道得的行洪排澇功能,并且有效遏制水環境惡化的問題。具體的整治內容有:集中投入,并有效在城鄉進行推進,從而達到降低二次污染和反復治理的概率。另外河道的整治工作需要同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城鄉建設以及土地利用規劃的內容相協調,進而使整治工作能夠全面、系統的開展。與此同時,應該根據當地河道的特點,最大程度的減少占地以及材料的使用,保護原來的植被不被破壞,進而改善河流的整體生態環境。
中小河流治理的重點目標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采取的相應治理措施為清淤、疏浚和清障,岸坡整治以及堤防工程,從而有效恢復生態景觀等。
第一,河道整治存在的問題:其一,一部分的涌段、岸坡雜樹與雜草比較多,河面上的水葫蘆泛濫,導致河道的過水能力受到影響,同時也給河道管理工作帶來了難題。其二,坡腳的塌陷情況嚴重,并且涌底內的淤積相對比較嚴重。其三,河道跨涌而建蓋板比較小,阻水現象嚴重。
第二,整治綜合治理的內容。
首先,需要對河道進行清淤疏浚,主要是清除掉涌底的淤泥指導達到設計要求,河道疏浚工作需要遵循先固腳然后再清淤的順序,從上至下的方式開展工作,而底部高程需要和寬度、上下游河道擁有良好的銜接。在清淤過程中,將有可利用的淤積物最大限度的應用到耕地上,以改良或者恢復耕地的作用,而其他的清除料則需要運送到固定棄料場,堅決不能隨意堆放。在具體實施清淤過程中,需要使用橫向圍堰將上下游予以截斷,將涌水使用機器抽干,再利用挖機進行開挖工作,使用上述方法能夠有效避免淤泥對其他的河段造成污染,降低清淤工作的效率,同時也為了避免出現反復清淤現象。除此之外在疏浚河道之后,能夠有效地恢復甚至是擴大河道的過水斷面,從而使河水的水流更加流暢,隨之水質也會逐漸變清。
在此次清淤工作中,桃源項目區河道清淤7.45km,新建機耕橋兩座。而沙坪-2區的河道清淤達3.001km,整治排洪渠兩條共1.011km,重建箱涵兩座,重建水閘(泵站)1座;雙合區的河道清淤17.473km,岸坡整治1.511km。
其次,對鶴山市內的河道進行整治,主要的整治內容有:清除岸坡雜樹并且修整岸坡、加固坡腳及堤圍充填灌漿工作等?,F在的堤岸高程設計一般在水位以上,而樁號岸頂高程較低于控制高程地段,因此總體而言需要在此段設置相應的防浪墻,或者是對魚塘埂進行加高。通常情況下使用的河涌岸坡斷面包括3種,即斜坡式,直墻式以及直墻斜坡式,對于鶴山市河流以及地質條件,應該采用斜坡式斷面進行整治。
在鶴山市內的河道整治工作中,雅瑤項目區的岸坡整治為4.26km,堤防加固1.9km;址山項目區的岸坡整治達3.329km,堤防加固2.585km,加固水陂1座。
再次,對河道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主要的修復內容為:在河道附近鋪設生態護坡磚以及草皮,進而達到美化岸坡的目的。而古勞項目區便新建親水平臺長1.58km,新建龍舟觀景臺長0.2km,兩岸地方加固總長1.465km;工程規模為堤防4級,治理效果比較明顯。
最后,對交叉建筑物進行整治。將原有的阻水橋更改,建設為橋梁同時也要對沿線的排水管實施重建,然而現有的橋涵高程過高,橋孔過水的面積相對比較小,阻水現象嚴重,因此對這類橋梁需要拆除,重新建設。在鶴山市的中小型河流綜合治理的過程中,宅梧項目區重建水陂2座(大陂、文坳陂),加固水陂1座,同樣址山項目區新建東溪水閘1座,重建華光水閘1座,新建華光電排站1座,新建排水涵4座,綜合治理取得的效果比較明顯。
三、中小河流綜合治理施工要點
對中小型河流進行綜合治理一方面能夠惠澤民生,造福人民;另一方面可以防洪減災,改善民生。因此在實際的治理過程中需要把握施工要點,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及時做出調整,以更好地進行中小型河流的治理工作。
中小型河流綜合治理的施工要點為:堤防工程:一是對堤基進行清理,開采的料場、堤身在實施加高填筑前需要把表層的雜物清理干凈,包括不合格的土。而對于清除掉的雜土則需就近運送到運上游,在棄渣場進行填埋并利用推土機清基,其深度約為地面線下30cm左右,清基的邊界應該在設計邊線外40cm左右。二是河道清淤工作,主要是利用挖掘機鏟運土,并且將超出設計的河底高程多余土方根據設計斷面實施挖除工作。三是堤身填筑工作,在遇到起伏地面時,需要按照水平分層的順序從低至高進行填筑,切忌不可以順坡鋪填。四是堤防橫斷面要點,即作業面需要分層統一鋪土、碾壓,同時相關人員需要使用平土機具進行整平工作,禁止發生界溝現象。而相鄰的施工段作業面需要持續、均衡的上升,一旦出現高差,則需要以斜坡面進行連接。五是鋪料作業要求:應該按照設計要求,把土料鋪到規定的部位;鋪料的厚度需要通過碾壓試驗,從而達到壓實要求;當輔料到達堤邊的時候,需要在設計邊線的外側多填出一定的余土,而人工輔料則最好達到10cm左右,機械類鋪料則應該在30cm左右。
充填灌漿工程:(1)孔位放點,在壩頂兩端量出中點;用長線牽出兩點之間的直線及壩頂中軸線,然后以中線為準用尺分別量出設計孔點,標出記號;對所標定的孔點復查一遍。(2)鉆孔,采用1臺XU-2PB鉆機、XU-2PB鉆機動力強勁,能保證鉆進速度;鉆機就位后應找平并固定,用羅盤加吊線法確定主軸傾角,使其與設計鉆孔角度一致;鉆孔鉆具選用筒式鉆頭,鉆頭選用ф75的合金片鉆頭及金鋼石鉆頭。土質壩體選用ф75的全面鉆頭鉆進;鉆孔深度嚴格遵守設計的深度,如需變化應先向監理作變更報告,批準后才能進行;鉆進中遇垮塌巖層,應向監理匯報,以便采取處理方法。(3)清孔,鉆孔后應清孔,用6”水管將壓力清水送至孔底沖洗,直至流出孔外的水變清為止。(4)鉆孔沖洗、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鉆孔結束后,應在孔內下入鉆具(或導管)直至孔底,通過大流量水流,從孔底向孔外進行沖洗,直至回水清凈延續5min~10min止,要求孔內沉積不得超過20cm。檢查孔壓水試驗。分為3個壓力階段,采用五點法進行壓水試驗,壓力值現場確定。(5)灌漿,漿液由泥漿泵通過注漿管壓入孔內,排氣完畢后,關閉閥門,向孔內注漿直至堤圍劈裂冒漿。灌漿開始先灌稀漿,水泥漿比重控制在1∶2,等孔口壓力突然下降后,再次將比重提高到1.4~1.6之間。每個灌漿孔都要經過多次復灌,前兩次應避免壩頂裂縫,后幾次復灌時,壩頂裂縫寬度控制在3cm以內,并在灌后能基本閉合。每次灌漿量控制在每米0.5m3~1m3之間。黏土壩段每孔復灌間隔時間不少于5d,砂土壩不應少于3d。孔口壓力控制在設計最大允許灌漿壓力之內。每孔必須達到終孔標準后,方能起管,直至漿面不再下沉為止,最后加填土夯實。
結語
在中小河流進行綜合治理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前期工作,即做好相應的規劃工作,以避免建設過程中發生設計變更。與此同時需要當地政府拓寬投資的渠道以確保整治工作能夠水利展開,并且嚴格管理建設工作,采取責任制工作,對施工質量予以監督。除此之外需要鼓勵大眾參與到綜合治理工作中來,通過不斷地吸取廣大群眾的意見,將公眾的意愿充分的反饋出來,以保證綜合整治設計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而更好地為實際施工服務。
參考文獻
[1]高素霞.中小型河流綜合治理設計與施工要點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7):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