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家悅
摘 要:鐵路行車的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重點,而鐵路行車方面也為了平衡行車密度與行車安全之間的關系,使用行控設備以及列車號序,對整體列車行駛制定了詳細的行車秩序,以保證鐵路行車的安全性。近些年信息技術逐漸發展起來,為社會各方面發展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鐵路安全行車也抓住了這一技術特點,將其運用于傳統安全行車系統中,通過不斷實踐與改進成功建立起更為高效、便捷、精準的信息系統來保障整體鐵路的行車安全,本文就圍繞鐵路安全行車的保障措施進行分析,為今后的鐵路行車安全系統構建提供參考。
關鍵詞:鐵路管理;鐵路行車;安全行車,保障;措施;研究
自鐵路出現開始,無論是傳統鐵路還是高速鐵路,最重視的都是行車安全問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廣泛使用,傳統的鐵路行車安全控制管理也逐漸向整體信息化作業方向發展,將傳統的鐵路行車安全管理轉變為一體化全自動的行車控制系統。無論是列車行駛排班還是車輛日常維護管理,只要是與列車操作相關的工作,都能通過列車的運營系統進行有效管理,以此來有效提升鐵路的整體運行水平和安全成效。
1 構建列車安全運行的情報系統設計
列車情報系統屬于類車安全運行管理系統中的基礎部分,其是主要任務是通過定位系統對鐵路中各列車運行的狀態以及位置進行偵測,然后將整體列車運行信息傳送至控制系統,方便系統對鐵路中的列車進行控制,具體情報系統在安全運行中的功能如下:
1.1 列車情報追蹤功能
列車情報追蹤的工作原理是將列車遙測系統與自動進路設定系統相結合,并將兩者的數據與列車編號輸入于顯示薄內,在實際操作中根據每個時段鐵路軌道的電路狀況和列車的進路狀況對管理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實時更新。比如將該列車編號轉送至下一個列車編號顯示薄。當列車通過位置檢知點鄰近,由連續區間的軌道電路狀態改變次序,檢查是否符合列車通過時的預設變化次序,即能即時判斷此通過列車追蹤次序是否正確。列車檢知點包括列車編號檢知點(N點)、車站接近檢知點(R點)、場內進入檢知點(H點)、停車股道檢知點(I點)、出發進路檢知點(L點)。
1.2 警告功能
列車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周圍環境以及天氣的影響,情報追蹤系統可以根據檢測與定位及時將鐵路中的不正常狀態快速傳送到行車安全管理系統當中,并在系統中形成明顯警告,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提醒,與此同歲如果鐵路行車時遇到惡劣天氣、自然災害、人為破壞等問題,情報追蹤系統還會對實時偵測到的消息進行整合在發出警告的同時將數據傳輸與數據庫中,進行存檔記錄,方便不正常狀態后續處理工作的開展。
2 構建列車安全運行的自動進路設定系統
自動進路設定系統可在最少的操作干擾下,以最有效率的方法由系統自動設定列車運行進路,并確保當列車時刻表受到擾亂時,列車誤點減至最少。除自動功能外,控制員仍可選擇采用人工設定。自動進路設定系統的功用是根據號志遙測系統與現行時刻表傳來的信息,自動設定起始端點間主線上所有列車進路,同時將設定情形自動送至顯示幕上顯示。自動進路設定系統所包括的作業如下:
2.1 列車進路設定
列車進路設定也可以稱之為列車行駛追蹤系統,其實根據列車行駛的時刻表對列車的進站時間進行管理,避免因各列車在行駛過程中與進站過程中出現時間重疊導致惡性追撞事件出現。一般列車進路方面都有異常或者特殊情況應急預案,一旦兩車出現運行方面的問題,那么可以啟動這些應急預案使用計算機或者人工對列車進路進行調整。此外為了保證列車不受到惡劣氣候、地震等自然環境威脅,列車進路需要將所有行車路線周圍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特征進行掌握,并每隔一個部分設定等待、避讓車站,幫助列車在突發情況下完成運轉順序變更、臨時車輛的安排與調度,以進一步促進鐵路整體安全運作。
近些年經過不斷的改革與研究,對自動進路設定系統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列車的行車排班必須全面并且可控,如果出現需要改變列車行車的情況首先要對列車的行車編號進行改變,并且在系統改變過程中附加警告警告信號與人工重復通知,不斷根據鐵路情況對列車的行車時間進行調整和更改,減少列車行車的誤點現象,定期對軌道的電路以及計軸器進行檢查與修正保證列車正確的運轉次序,最后要求在排除進路故障后,需要工作人員分析故障原因,并計算此故障發生的概率,留出適當的列車運行運轉余地。
2.2 列車追蹤管理
為了對適當列車做精確的運行進路設定,ARS須能追蹤列車運行位置,該項追蹤功能須能同時計算出列車運行結果。其功能包括號志遙測系統信息的取得、列車位置更新、列車運轉結果的時間紀錄(誤點時間)以及將信息送至其他系統等。
3 現行時刻表管理
現行時刻表是用作當天的自動進路設定的時刻表,它有當天(24小時)的列車運行時分信息與列車使用路徑信息,包括每天變更程序、現行時刻表修改。時刻表信息包括各列車班次編號、行經車站、各站的到離站時刻等。
3.1 列車安全運行表管理系統
列車運行表管理系統('ELMS)可被定義為自動進路設定系統CARS的次設定功能,用以將行車控制(管理)系統(TC}上游辦理行車計劃的操作維修管理信息系統(MM1S)經共用檔案服務器(CFS)傳來的時刻表數據于運轉前先行編篡分類,并將其中一組送至自動進路設定系統(ARS),以供列車運轉控制。時刻表包括中/短期時刻表、日時刻表(當日及往后3長、臨時時刻表、備用時刻表。
3.2 列車安全運行圖管理系統
列車安全運行圖系統將各班次列車于不同時間所在的位置、使用的股道及任務的編組等信息,以車站(場)及里程為縱軸,時間刻度為橫軸表示在一張圖上。運行圖為列車運行軌跡的時空圖,可方便運轉人員藉由圖而檢查來了解各列車的行車計劃及在某一時間預期列車所在位置,以作適當的列車運轉管理。自動列車運行圖系統可根據計劃排班表、列車實際運轉實績及預測列車運行軌跡自動繪出列車運行圖,該圖將顯示于控制臺的屏幕上,且當系統預測列車將誤點時給予預警,以通知列車加速追趕行程恢復準點。
結束語
文章基于信息技術運用,從安全行車的控制系統方面著手,對鐵路安全行車的保障措施進行分析。事實上,行車安全控制系統還有一項極重要互為搭配的管理系統,即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是統合各項管理功能的信息系統總稱,包括維修管理信息系統與運轉管理信息系統,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管理信息系統,除前述功能外,舉凡列車的維修管理、列車的運用管理、路線的維修、設備的管理等,均整合為一個平臺,是整個鐵路營運安全管理的重心。
參考文獻
[1]劉海明.淺談鐵路行車事故應急處理[J].科技視界,2015(05).
[2]齊皓.鐵路行車安全事故的分析及相應的解決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08).
[3]王寶林.影響鐵路行車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