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堃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沈陽輸油氣分公司,遼寧沈陽110000)
關于《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程》的幾點淺見
徐堃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沈陽輸油氣分公司,遼寧沈陽110000)
2014年,全國共發生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事故114起、死亡166人。其中,涉及特殊作業的事故51起、死亡82人,分別占事故總起數的44.7%和死亡總人數的49.4%;由此可知,特殊作業環節是化工企業事故的重災區。
作為國家強制執行的標準-《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程》(GB30871-2014)的制定實施也就具有了重大安全意義。它不僅填補了化學品生產企業檢修作業過程中危險性較大的8種作業的安全管理規程,而且也為生產企業、監督管理部門日常安全管理、監察提供了標準依據。該標準的實施化解了化工人一直以來對檢修作業危險性大、無標準可依的盲目狀態。
該標準實施兩年多以來,筆者總結如下幾個問題:
該標準第1章范圍規定“本標準適用于化學品生產單位設備檢修中涉及的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盲板抽堵作業、高處作業、吊裝作業、臨時用電作業、動土作業、斷路作業。”。其中有兩個標志性的定義,一是化學品生產單位,二是檢修中,從這兩個標志性定義可知,其適應性存在過窄的問題。相當一部分的非化工生產企業-化學品使用企業具有較大的危險性,如常見的機械加工企業一般都存在噴漆的過程,油漆是甲類火災危險性化學品,在油漆存儲、使用過程中,均存在火災爆炸危險性,一旦需要在有油漆的場所進行以上八種作業,尤其是動火、臨時用電等作業,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的可能性極大。另外部分特殊作業也不僅僅存在于檢修過程中如臨時用電,在生產過程中會因某種原因采用臨時用電進行作業,如臨時增加照度、增加局部通風等,都存在化學品的生產現場進行此類特殊作業的可能,筆者考慮,依據其危險特性,此類作業亦應算作特殊作業,應采用相應作業票、審批等相應流程進行管理。因此筆者認為,該標準存在適用范圍過窄的問題,建議標準修訂過程中進行充分考慮,使之適應性更強,更具有知道意義。
該標準施行以來,解決了很多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企業的檢修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但存在的問題也較多,表現最為突出的兩個問題是認識不足和過定義。
主要體現在動火和臨時用電兩個方面。舉例說明,某大型石化企業,在該標準實行之前的2014年8月份立即對企業存在火災隱患的所有場所進行了危險源辨識,確定了裝置區、儲存區兩個易燃易爆危險區域為檢修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需執行該標準,并做了大量工作,做了充分的準備,如制定動火管理制度、操作規程、相關人員安全責任制,明確規定動火作業區域并進行了公告,進行教育培訓、考核,制定相關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并專門制訂了現場處置卡,指定安全管理部作為動火作業管理部門,負責動火作業的審批和監管,專門配備了一名專業人員負責該項工作,并根據企業情況編制了動火票等相關手續文件,在該標準執行之后的半年內該企業執行動火票審批制度較好,在規定的區域內進行了一百多次動火作業中未發生任何事故。在春季檢維修過程中,該企業對晾水塔底部一臺機泵基座進行焊接的過程中發生了火災爆炸事故,造成一人重傷、3萬余元直接經濟損失的嚴重后果,事故分析顯示,冷卻水管有漏點,易燃易爆氣體進入冷卻水系統,在晾水塔出集聚,遇焊接明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該起事故主要是因為對動火作業管理區認識不足,在進行危險源辨識的過程中未對晾水塔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透徹,認識不足,導致該起事故的發生。
臨時用電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產過程中,臨時用電代替安全用電方面,且較為普遍。
筆者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對吊裝、受限空間兩種作業認識存在偏差,過定義情況嚴重。
我們來分析一下兩種作業的標準規定。
(1)吊裝作業
吊裝作業是指利用各種吊裝機具將設備、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發生位置變化的作業過程。
首先明確一點,該標準規定的吊裝作業是發生在檢修過程中。
筆者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生產車間內使用電動單梁起重機進行原料的吊裝,每日8h工作時間需要啟動該起重機十幾次,該企業對規范規定的吊裝作業認識不清,過分定了吊裝作業,在日常操作過程中采用作業票審批制度,作業票混亂,作業人員忙于審批,不僅影響正常作業,而且相關人員對特殊作業審批制度抵觸情緒較大,執行其他相關制度存在推諉、拖沓、應付、不落實等問題。該企業2017年4月份,由于對特殊作業作業票制度執行力度不足,導致生產車間內臨時用電作業過程中,未按規定對周圍環境進行可燃氣體檢測分析,導致發生火災事故,所幸事故較小,臨近的作業人員迅速采取措施,將火撲滅,未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2)受限空間作業
受限空間作業事故穩居特殊作業事故的第一把交椅。
2017年4月3日勞務承包單位湘潭市潔寶清潔服務公司在湖南省僧湘潭市湘鄉市經開區澳泉食品有限公司(發包單位)內進行污水井清理,清理過程中,潔寶清潔服務公司的1名員工在井下暈倒,其余4名員工相繼下井施救均暈倒,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1人受傷。2017年5月19日,在大連旅順龍頭街道鹽廠新村發生村民掉入污水池傷亡事件。該事故共造成8名村民死亡,2人受傷。官方報道的受限空間事故屢屢發生,國家安監總局,各地區安監局雖然采取下發文件、提高管理要求、加大檢查頻次等措施,仍然無法阻止受限空間作業事故發生的腳步。
受限空間:進出口受限,通風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或缺氧,對進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的封閉、半封閉設施及場所,如反應器、塔、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閉、半封閉場所。
受限空間作業:進入或探入受限空間進行的作業。
對定義了解清楚后,對實際情況進行對照,結果會使人無法接受,無論能不能夠容納人員進入,是否存在受限空間危害的場所均為要求按照受限空間對待,如某大型石油管輸企業,企業自行確定的、上級主管部門認定的、安監部門認定的受限空間多達一百多處,造成該企業廠區內遍布受限空間,標識牌林立,諸如臨時施工挖深0.3m、直徑不足0.6m的土坑也被認定為受限空間,如此過度認定不僅是對人力物力的嚴重浪費,也導致安全管理無法正常進行。
在該標準執行過程中,尚存在實施過程簡單化、作業票不正規、安全措施不全面、安全防護用品缺失,檢測不足或不檢測等問題,以及教育、培訓、告知不足等顯著問題。隨之而來的是事故的頻發、高發。
從以上問題出發,建議企業應強化意識,注重宣傳,并積極培養骨干管理人才,加強培訓考核,在原有管理的基礎上更加嚴格管理,加大考核、達標的力度,最好將相關安全管理與個人經濟效益掛鉤,從根本上解決安全人人管、處處松的嚴重問題。
安檢部門應強化企業領導培訓,保證企業從上至下均對特種作業的進行重視,確實保障相關資金、物資的投入,以及人員的相關配備;強化執法檢查力度、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將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另外,應加強執法人員的安全培訓,確保其現場檢查不會出現執行失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