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琪
小升初那一年,我以第一名的成績升入初一。
第一名帶來的光環效應是難以想象的,還沒上幾天課,所有的老師都知道了我的名字,同學之間介紹我的方式也變成了“她就是第一名考進來的那個”,甚至有一次我無意中聽到有家長在討論“不知道那個第一名在幾班……”不知不覺間,“第一名”這三個字像一頂隱形的沉重的帽子,被眾人每時每刻戴在我的頭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每一次考試之前,我都會變得很緊張,生怕自己考得不夠好,對不起頭上那頂隱形的帽子。我像個萬眾矚目的戰士,必須要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但是很可惜,中考的時候,我最終沒能眾望所歸,在所有人的期待下打了一場敗戰,這頂帽子就這樣被摘了下來,甚至沒有考上最好的那所學校。那段時間里我心里有一種預感——我的人生大概就這樣完了。
查完分后我接到班主任的電話,他的語氣小心翼翼,生怕觸及我那根敏感脆弱的神經,在那么多安慰的話里,有一句話我至今依舊清晰地記得,“沒關系,記得進入高中再繼續努力,沒有一場考試可以決定你的未來。”
沒有一場考試可以決定你的未來。
這句話被我銘記在心,它像一股有力的強心劑,使從未經歷過挫折的我有勇氣走出那段迷茫的低谷期。成績不再讓人艷羨的我依舊握有夢想,懷揣著這句話像一只蝸牛一樣默默地掙扎著前進,在每一次因考砸了而心灰意冷的時候,告訴自己,這并不能決定什么,只要你還在努力。
三年后的高考來得轟轟烈烈,這一次,我終于能像個真正的戰士一般,用自己的鎧甲和武器勇往直前。
考完數學那一天下午,走出考場,我看見有一群隔壁班的女生抱在一起哭,有一個女生傷心地說:“我要完了……我還有好多題沒有寫啊……”
廣播里此時正放著《光輝歲月》,年輕的黃家駒在唱“迎接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一生經過彷徨的掙扎,自信可改變未來,問誰又能做到……”
那一刻,望著她哭到扭曲的面龐,也許是在音樂的渲染下,我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每一分渴望和悲傷,那讓我突然想到曾經的自己。年輕的我們或許都一樣,都會在每一個失敗和不如意的瞬間痛哭流涕,會真的以為——“我要完了”。
——我們辛辛苦苦奮斗了三年,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用自己最美好的十幾歲青春準備這場考試。
——那些為之熬過的夜,刷過的題,流過的淚,那個無數次想要偷懶卻還是拼命咬著牙挺下去的高三,都是為了這一場考試呀。
——所以,我不能失敗,一旦失敗,我就要完了。
這樣的想法像分數和排名一樣在我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可是,那個時候的我們太年輕,從未品嘗人生百態,所以我們不會知道,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小小開始。真正珍貴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為了到達目的地所流過的汗,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是你每一次想要放棄的時候對自己說“再堅持一會兒,就一下下”的執著;是你在若干年以后回首的時候,忍不住特別佩服的那個了不起的自己。
而這,才是我們為什么要努力、為什么要經歷高考的意義所在啊。
只是,當時的那個哭泣的女孩兒不懂,我也不懂,我們都還太年輕,還不懂人生,所以總是輕易地就說“完蛋”這兩個字。
曾經考了第一名的那個女孩兒,也會在很多時刻面對錯失的機會和突如其來的挫折無能為力,而當年成績并不如意的女孩兒,也會在生活中與美好的小確幸不期而遇。成功和失敗,誰也不可以輕易下定論。
我不知道那個女生如今的生活如何,但是如今的我,曾因為一場重要的考試誤以為自己要完了的我,在后來的道路上,漸漸明白,暫時的失意或者挫折,并不能代表永遠的失敗,也不會決定你以后的樣子。而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在每一次跌倒后,我們都可以不服輸地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對命運說:來,我們三局兩勝。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希望可以回到高考結束的那天,又或者是中考之后,告訴那個急哭了的女孩兒,告訴那個曾經對未來無比惶恐的自己,沒有一場考試可以決定你的未來,因為未來,永遠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