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各式各樣的酒肆也層出不窮。酒肆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反映在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唐詩中。
當時的酒肆常以飄揚的酒旗作為醒目的標志。皮日休《酒旗》詩云:“青幟闊數尺,懸于往來道。多為風所飏,時見酒名號。”劉禹錫、陸龜蒙都寫下了形容酒旗的名句:“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風影落春流。”錦織彩繪、鮮艷奪目的酒旗也是一種招徠顧客的特殊廣告。
唐代出現了繁華的夜市,生意興旺的酒肆使夜市充滿了歡快、熱鬧的氣氛。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詩描繪道:“水門向晚茶商鬧,橋市通宵酒客行。”白居易、溫庭筠的詩對此都有提及,“皋橋夜沽酒,燈火是誰家?”“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尤其令人注目的是,不少酒肆由女子掌柜。李白《金陵酒肆留別》詩曰:“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又有《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詩曰:“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李商隱的《杜工部蜀中離席》美化了酒女:“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賈至的《春思二首》更寫出了酒女招客的情景:“紅粉當壚弱柳垂,金花臘酒解酴醿。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殺長安輕薄兒。”美貌女子站堂增添了風流色彩。
唐人與酒肆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喜愛借酒助興、借酒消愁:“彈棋擊筑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更值得注意的是詩圣與詩仙把酒論詩。杜甫在《春日憶李白》詩中就寫到“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唐代酒肆開拓了心境靈感,激發了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