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剛
【關鍵詞】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47-0080-01
一是根據分段培養目標和職業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制定教學大綱。以“數控加工工藝”課程為例,數控加工工藝是數控編程與操作的基礎,合理的工藝是保證數控加工質量、發揮數控機床效能的前提。因此,學校在制定“數控加工工藝”教學大綱時,應根據“3+4”分段培養目標——“具有數控技術方向專業知識,又具有較強專業實踐技能的中級數控應用型人才(數控車床操作工技能達到中級工水平)”確定課程的性質、任務和基本要求,并針對本課程的教學時數,以基礎理論教學“必需、夠用”為度,企業工作崗位實際需求的趨勢為量,突出數控技術職業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是根據分段培養目標和職業綜合應用能力的需要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加強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交叉融合,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必須反映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反映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市場及企業崗位的需求。
學校應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突出專業崗位要求,加快教學(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進程,改變教學內容陳舊、重復以及與課程體系改革不配套的狀況,精選教學內容,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內容中,將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交叉融合,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例如,數控加工工藝專業基礎理論教師和數控操作技能實訓教師可根據“3+4”分段培養目標共同確定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共同備課,將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交叉融合地進行教學。目前各職業院校的班級人數為40人左右,而各校用于實訓教學的設備(數控車床或數控銑床)還不能達到每人一臺的標準,這就使教學進程不夠連貫。教師要分批不斷地重復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示范操作,而暫時沒機會上機操作練習的學生無事可做,一來分散了周圍上機練習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正常教學秩序的維持;二來浪費了大量時間,給實踐教學帶來了不安全因素(學生無事可做,大多數學生在玩手機,或者串崗、閑聊等)。如果在教學實施進程中,專業理論教師和專業實訓教師共同備課,共同設計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在“學中教和做”、在“做中學和練”,專業基礎理論與專業技能交叉進行,既能提高學生學習專業基礎理論的熱情和興趣,強化學習效果,又能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工藝應用動手能力,同時還優化了教學結構,節省了教學時間,避免了教師重復教學。
此外,在實訓階段,還可將機械產品測量技術和產品質量等內容穿插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安排不上機的學生進行專業基礎理論(工藝編制)的學習,還可安排機械產品測量技術和產品質量方面的學習和實踐,要求學生對自己和其他上機學生所做的工件進行測量,并且分析工件質量問題的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等,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樣,不僅學生能夠得到實際應用能力的鍛煉,專業理論教師和專業實訓教師也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得到提升,在教學上更具有發言權。
(作者單位:江蘇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