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攝影 大可 圖 劉麟

圓桌會議,聽說過嗎?喏,今年5月15日,在北京的雁棲湖畔、國家會議中心就分別召開了兩次圓桌會議,商討“一帶一路”大計。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前。那時,國王的地位最高。如果開會,國王獨自坐在一個寬大舒適的位子上,其他的人要么離他遠遠地坐著,要么只能站著。國王非常威嚴,旁人輕易不敢說話。


中國圓桌
有個英國國王叫亞瑟,他有一幫能干的騎士,幫助他治理國家。亞瑟為了表示很重視這些騎士,開會時請他們和他一起坐在一張圓桌旁。這樣,說不出誰是第一個,誰是最后一個,不用排序。
現在,許多國家一起開會,常常用圓桌會議的方法,表示各個國家不管大小、強弱,都是平等的。

不過,在咱們中國,坐圓桌也要排序喲!
如果有機會跟爺爺奶奶去參加他們的同學聚餐,你會發現,在圓桌旁,大家都搶著靠門的位置,把門對面正中的位置,盡量讓給別人。
“搶”是謙虛的意思,“讓”是尊重的意思。
原來,吃飯有“餐桌禮儀”。圓桌規定:正對大門的位置最尊貴,叫“上座”。如果這個上座是“1號座”,那么靠1號座的位置越近越尊貴。而且上座那人的左側比右側尊貴,這叫“尚左”,尊崇左。靠門的當然是“下座”啦。


尚左
跟“尚左”有關的一個成語叫“虛左以待”:把左邊的位置留給賓客。
不過還有一個成語叫“無出其右”,“出”是“超出”,沒有能超過他的意思。在這里是以右為尊貴,“尚右”了。

按先來后到排序

按個子高矮排序
尚左還是尚右,古時候有些變化,某些朝代尊左,某些朝代尊右。此外,根據事情吉利還是不祥,左右的“地位”也不一樣。
現在國內開會時,大多是以左為尊。也有根據人數是單是雙,或者會議性質,有一些變化。

各國的排序也各不相同,但很多事情要商量著辦,于是就有了“國際慣例”。
比如,我們請來好多國家領導人,有總統,有總理,有部長。當我們的國家主席會見他們的時候,怎么排序?一般是按職務的高低,比如總統、副總統、總理、副總理、部長、副部長等。如果排序錯了,客人會認為這是對他們國家的不尊重,要出大問題的呢!
又比如,在國際會議上合影,以舉辦會議的東道主為中心,東道主的右面為尊位。
還有,國家領導人在舉行歡迎儀式的時候,會讓外國領導人站東道主的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