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仁
摘 要: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新課改對地理教師提出的教學要求,因此,作為高中地理教師,在新課改之風大力推行的教學形勢下,要徹底改變傳統地理課堂所采取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向學生硬性灌輸地理教材知識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轉而采取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得以有效發揮,地理課堂教學過程得以最大程度的優化,并以此獲取高質量、高效果的地理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地理;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情境;地理實踐活動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因此,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我們要改變傳統課堂以教師、教材為中心的死板講解知識點的教學模式,而是采取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從而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并以此大面積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實現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
下面,筆者就在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如何將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貫徹、落實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這一問題展開詳細的說明和描述。
一、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問題是使學生大腦開始積極運轉的動力和積極投入探索研究狀態的動機。在具有啟發性和價值性問題的驅使下,學生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和研究,極力尋求問題的正確答案。高中地理新課標也明確提出“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這一理念,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上,我們不要再對學生進行平鋪直敘、毫無波瀾的地理教材知識的講解,這樣只會導致其喪失對地理課程內容的聽講和探索興趣,而是要結合具體的地理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為獲取高效的地理教學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授《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這部分內容時,我運用多媒體分別展示民勤縣、武威市、蘭州市的多幅圖片,并提出如下問題:你在尋求下面幾級不同的服務時會選擇在民勤縣、武威市、蘭州市這三個地點中的哪一個?
1.購買衣服、鞋子、大米等日常生活用品。
2.購買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空調等日常家電。
3.看一些大病。
4.看演唱會、聽音樂會、參觀博物館、上大學。
并提出問題:民勤縣為我們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務?武威市為我們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務?蘭州市為我們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務?這三個不同等級地點的服務功能是否一致?
然后讓學生對所提出的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這樣,通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思考,也能提高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實現對本節內容的深入認識和理解。
二、積極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機會
地理課程的開設,要求學生在掌握地理科學知識、認識人類活動與地球環境關系的基礎上真正去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然而,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是將學生拘泥在封閉的學習環境中死板理解和記憶地理教材知識,學生沒有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學習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發揮,自然也不具備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與地理相關的問題的能力。基于此種情況,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我們除了在課堂上把教材當作教學依據向學生灌輸書面知識,還應積極開展以學生合作探究為主線的地理實踐活動,讓學生有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和平臺,從而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確保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地理教學中得以全面貫徹和落實。
例如,《交通運輸方式的布局》這節內容,教學目標之一是讓學生了解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行程、特點和優缺點等,在教授完這節內容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如下地理實踐活動任務:六人結合為一組,在課下以小組為單位對我縣交通運輸布局進行觀察,觀察過程中注意對其優缺點進行觀察,之后,每個小組形成一份調查報告,將本組的調查過程和調查結果用文字闡述出來,并針對不同運輸需求提出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建議。這樣,通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這一地理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合作探究的機會,既充分凸顯了學生學習主體性,也使學生結合具體的實例,學會了分析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和交通布局受哪些因素影響。
總而言之,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是地理新課改所倡導使用的教學模式,作為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通過運用各種有效途徑和方法來使此種教學模式得以落實,從而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并大面積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實現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
參考文獻:
[1]柳會先.高中地理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王曉惠.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應用初探[J].教學與管理, 2016(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