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楊
摘 要:班級是學校最基本的組成單元,一個學校要有嚴謹的校風,安靜的學習環境,處在其中的學生才能集中思維,專心致志搞好學習和生活,這就對每一個班級提出要求,更對班級管理者——班主任提出高要求。一個班級怎樣去管理才能讓學生們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面對新時期學生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如何開展多樣性的班集體文化建設是對當下班主任提出的更高要求。
關鍵詞:班級;文化;建設
今年我所帶的是高一年級,因為之前剛從高三下來,在整個教育循環中也有一些自己對于學生、對于教育方法的想法,所以接手這個班級的時候,就把班級文化建設放在了頭等大事。我會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去建設班級特色文化。
一、構建有特色的班級物質文化
1.利用好班級大門
在班級大門上貼有我班的班徽,是手牽手的圖案,也就是告訴同學們大家要攜手共同進步。班徽的下方是一張班級大合照,是我們班級祭掃烈士墓時一起拍的,放在進門的醒目位置,也是在提醒大家,不要忘記當時長途跋涉十幾公里所吃的苦,而學習這條路比拉練更加艱苦,更需要大家咬緊牙關堅持下去。這張照片也提醒大家,我們的班級就是自己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學習、生活,一定要和和睦睦,相互幫助。
2.利用好教室的四面墻
班級內部的四面墻上懸掛了四個同學自己寫的標語,都是同學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精神感悟,也會激勵其他同學。這些標語也會定期更換,給更多同學展現的機會。班級的后墻上也有兩個板塊,一個是心愿墻,同學們會把自己近階段對自己的小目標、小要求貼在這個地方。大家相互激勵,相互打氣去共同實現目標,這也是班級大家庭中最溫馨的一處地方。還有一個板塊是以展出同學們的作業為主,一些優秀作文、書寫工整的英文都會在這個地方展出,形成榜樣示范作用。
3.利用好班級走廊
我們班是美術班,有藝術特長。為了展現藝術班的風采,我又把班級外墻部分開辟出來,形成展示班級文化的一個窗口。主要內容有班級同學的畫作,還有一個板塊叫“心靈雞湯”,是同學們在網上找的一些正能量的小散文、小寄語,也是可以為學習生活帶來正能量的,第三個板塊是名校走廊,現在的學生基本都是“足不出戶”,一般沒有機會和條件到現實中的大學去感受那種嚴謹的校園氛圍,所以在班級外的走廊上貼上大學校園的宣傳畫,當學生走進課堂時,看到心目中理想的大學,會觸動他奮斗的動力,圖畫的旁邊也會附上考入這些名牌大學同學的寄語。對在校生也是一種鼓勵,與此同時,我們會在班會課上播放這些大學的招生宣傳片,讓同學們對大學的認識更具體化、形象化。而且宣傳片中有關就業的部分也能給同學們樹立更長遠的目標。
二、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文化
1.利用好班會課
對班集體文化建設最具效果的就是班會課。因為平時上課都是以文化課為主,很少會涉及德育,所以一周一次的班會課就顯得尤其重要,在這方面班干部的能力得到了體現,新學期一開始,班委就集中討論,拿出整個學期近20周,每節班會課的選題,有計劃、有層次地遞進。比如,開學一開始的主題會以如何適應新環境、新同學為主題,接著會以學習方法為主題,以調節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為主題。遇到重大節日如國慶、端午也會有以愛國主義、孝道等方面的主題。整個班會課上以班干為主持人,讓同學們暢所欲言,只有真正讓同學們敞開心扉,才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利用好跑操活動
為了使班級更具有凝聚力,傳統的跑操,我們也進行了優化。首先是制定班級口號,由同學們集思廣益,提出“信心百倍,斗志昂揚,高一五班,鑄我輝煌”的口號,同時也制作了一面班旗,班級所有同學都在上面簽名,讓所有同學擰成一股繩,從軍訓時我就一直說,跑操要跑出軍人的氣勢。這樣才能體現同學們堅忍不拔、無堅不摧的氣概,有了這樣的精神還有什么難題不能克服,有什么苦難不能承受。跑操過后,班長會對昨天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也會對今天提出希望目標。要求同學們務必做到“日清日結”,作業,背誦不打折扣。
班集體文化建設絕不是一句口號,是由外在深入學生內心,內化到無形的。培養班集體文化急不得也快不得,更不能因為一些小事不抓而破壞辛苦建立起來的班集體文化,可以說班集體文化是由班級中發生的任何一件小事,點點滴滴積累而成,一個好的班集體文化對學生學習是大有裨益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個懶散無序的班級文化對一個班級而言,是災難性的,毀滅性的。因為處在其中的學生的心是散的,而學生的心一旦散了再凝聚起來也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堅持的班級文化一直是“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的競爭氛圍”。班級文化建設不僅僅是班主任一個人的意志展現,還應該是整個班級學生凝心聚力營造出來的氛圍。我相信只要人人心中都有這個班級,心中有愛,一定會收獲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參考文獻:
[1]王建垂,蔡如峰.讓班集體煥發生命活力[J].班主任,2002(11).
[2]張延輝.淺談班級人格化管理[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8).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