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燕

【教材分析】
本節的主要概念是靜電平衡,掌握靜電平衡的概念,理解靜電平衡的特征是本節的重點。應用靜電平衡的知識,認識導體的電荷分布特點、尖端放電現象、靜電屏蔽現象是本節的難點。做好演示實驗是本節的關鍵。
【教學目標】
1.理解導體的特征和靜電感應過程。
2.理解導體達到靜電平衡狀態時的特點,應用靜電平衡的特點解釋靜電屏蔽和尖端放電現象。
3.通過靜電滾筒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試驗、分析現象、歸納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導體達到靜電平衡狀態時的特點,分析靜電現象的應用實例——靜電屏蔽和尖端放電。
【教學用具】
高壓感應圈、鐵籠實驗,感應起電機,縫衣針,鐵籠,導線,易拉罐,金屬支架,礦泉水瓶。
【設計思想】
靜電感應是電學內容的一個難點,在靜電感應過程中,電荷如何移動,達到靜電平衡狀態時,正、負電荷如何分布,這些都是學生所難以掌握的。對于靜電場中的導體達到靜電平衡狀態時,導體內部場強處處為零,帶電導體上的凈電荷只分布在導體的外表面上,學生往往把它們當作結論硬性記下來,如何用它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是措手不及。通過采取常規演示實驗和計算機模擬教學相結合,教師指導教學與學生訓練、練習等多種教學方式共存的有效辦法,實現課堂教學創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演示高壓感應圈與鐵籠實驗
好可愛的小白兔呀!老師要用它來做個驚險的實驗!這位同學請你打開高壓感應圈的開關,并逐漸增加電壓,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呢?真神奇,鐵籠外電閃雷鳴,而鐵籠內的小白兔卻安然無恙,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學習《靜電現象的應用》來解開謎題吧!(板書課題)
新課教學
主題1:探究靜電平衡
任務一:問題反饋
師:本節內容分為三個主題來學習。大家通過微課已自主完成了第一個主題——《靜電平衡》的學習,來看大屏幕——自學檢測的統計情況。
師:看得出來大家是被這三個電場弄糊涂了吧?棒上o處的電場,點電荷在o處的電場,棒上感應電荷在o處的電場!
生:導體處于靜電平衡時,導體的合場強為0,但感應電荷的電場不為0,它與外電場等大反向。
板書:一、靜電平衡:導體合場強為0,自由電子,不再定向移動
E合=0,即E感=E外
師:不帶電的導體在電場中達到靜電平衡時,電荷分布在導體外表面,內部沒有電荷,那么帶電導體的電荷分布也會是這樣嗎?我們通過兩個實驗來探究,大家請看大屏幕!
主題2:探究靜電平衡時帶電導體上的電荷分布
實驗器材:感應起電機、易拉罐、導線
任務一:將感應起電機的一極用導線與易拉罐相連,觀察易拉罐內外的紙條是否飄動?
任務二:將感應起電機的兩極靠近,搖動手柄,觀察電火花是發生在大球之間還是小球之間?放電后,將小球去掉,搖動手柄,電火花又會出現在什么位置?
注意事項及要求:實驗過程中禁止用手碰觸感應起電機金屬部位。實驗完畢整理器材填寫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生1:在第一個實驗中我們觀察到易拉罐外的紙條飄起,但里面的紙條沒動。這說明帶電導體的電荷也分布在導體的外表面,內部沒有電荷!
生2:在第二個實驗中我們觀察到電火花出現在兩小球之間,去掉小球時出現在兩金屬桿間!這說明導體表面電荷的分布存在疏密的差異,分布不均勻。
生3:尖端位置電荷分布較密集。
板書:二、導體上的電荷分布
1.凈電荷只分布在導體外表面上,內部沒有電荷
2.在導體表面,越尖銳的位置,電荷密度越大,凹陷處幾乎沒有
主題3:靜電現象的應用實例分析
師:剛才兩個實驗同學們完成得非常好!沒有被電著!讓我們繼續通過實驗探索靜電應用的奧秘吧!
實驗器材:感應起電機、靜電滾筒裝置、導線
任務三:將感應起電機的兩極用導線與金屬支架連接,搖動手柄,礦泉水瓶會轉起來嗎?你能解釋其中的緣由嗎?實驗中注意安全!開始實驗!
生:感應起電機的兩極與金屬支架相連使金屬支架帶上電,電荷主要集中在針尖,產生了強電場,將周圍空氣電離產生空氣離子,空氣離子在強電場中受力劇烈運動,使得瓶子轉動起來!
師:這實際上利用了尖端放電的原理!煤氣爐點火裝置,拉易燃易爆物品的車輛會安裝一條鐵鏈與大地接觸……(PPT演示介紹避雷針的工作原理)。
師:開始上課時老師演示的實驗除了“閃電”,大屏幕的畫面還閃動了一下,這涉及我們今天學習的最后一個主題:靜電屏蔽!靜電屏蔽的實質是什么呢?
生:靜電屏蔽實質是利用了靜電感應現象,使金屬殼內的感應電荷的電場和外加電場矢量和為零,好像是金屬殼將外電場“擋”在外面,即所謂的屏蔽作用,其實是殼內兩種電場并存,矢量和為零而已。
生:靜電屏蔽實質是利用了靜電感應現象,使金屬殼內的感應電荷的電場和外加電場矢量和為零,好像是金屬殼將外電場“擋”在外面,即所謂的屏蔽作用,其實是殼內兩種電場并存,矢量和為零而已。
師:感謝同學們精彩的表現,希望你們不要停下探索的腳步,運用今天所學到的知識制作一些靜電趣味實驗!將今天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