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翼 張義云


摘 要:分析水肥因素對葡萄產量和品質的效應,在不同水肥的條件下,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就會有所不同,因此,葡萄的產量和品質會受到水肥因素的影響。結果表明:灌水量能夠直接影響葡萄的縱橫徑和單粒重,當施肥量增加時,可滴定酸的含量也會增加,且適量的施肥、適度的缺水能夠提高花色苷的含量,提升糖酸比。結論:根據研究結果可以得知,中肥和中度脅迫( 55% ~ 60%田間持水量) 處理的組合是最好的,不但能提高葡萄的產量,而且品質較佳。
關鍵詞:水肥因素;葡萄;產量;品質
中圖分類號:S6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03
現在,人們已經不再只是追求農產品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研究如何生產高產量品質高的農產品,葡萄就是追求的農產品之一。研究中肥和中度組合需要既能夠保障葡萄的高產量,又能保證葡萄的高品質。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作物
試作物是2a樹齡的葡萄,其品種是紅地球,行距2m,株距1m,灌溉方式選取的是低壓水塔自流式(滴管灌溉)。
1.2 試驗設計
將葡萄的生育期劃分為萌芽期、抽蔓期、開花、漿果膨大期、著色成熟期以及采摘期。試驗小區水分會被分為4個灌水水平,土壤含水率下限分別是豐水W1是75%~80%、輕度脅迫W2是 65%~70%、中度脅迫W3是55%~60% 以及重度脅迫W4是45%~50%,施肥方案之分期見表1。
2 觀測指標及測定方法
2.1 表觀品質
于盛花后的15d,每個小區都隨機將3穗葡萄進行標記,并每隔7d就進行葡萄縱橫徑的測量。之后在葡萄的膨大期與采摘期時讓每個小區都選取2穗葡萄,并在每穗的上中下的位置摘取3粒葡萄,用精度為0.01的電子秤測定來判定葡萄的單粒重量。
2.2 營養與品質
在葡萄的膨大期與采摘期,不同的處理步驟都會隨機產生不同的葡萄,而在這之中選取10個果穗上,并在其上取20粒葡萄,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樣本。
2.3 產量采摘期
不同小區對于葡萄的采收分批進行,并用0.01精度的電子秤來測定每個小區的所有葡萄的產量。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水肥處理與葡萄品質的關系
在灌水水平與葡萄縱徑呈現極顯著的水平的時候,即P<0.01時,其處于高肥水平。而研究表明,在該種狀態下,葡萄的縱徑反而會隨著水分的加強而減小,反之,會呈現出先增加后減小的現象。
3.2 不同水肥處理與葡萄產量的關系
水肥利用與葡萄產量的關系:在處理灌溉定額的過程中,水分利用效率,水分生產率,氮肥偏生產力,磷肥偏生產力鉀肥偏生產力產量。
由表2可知,在同樣的水分條件下,當施肥量增加的時候,葡萄產量、水分生產率、水分利用率也會增加??梢匝芯砍?,當處于中度脅迫灌水水平的時候,再配合中肥水平,葡萄的產量會比較高,而且水肥的利用率也高,增加葡萄產量的效果尤其明顯。
4 結論
由上述研究表明,綜合考慮栽培之后的葡萄會具有外表優異、富含營養價值等特點,因此在灌水時期應該將水量保持在55%~60%,栽培出來的葡萄產量較高,水肥利用率極高,是水肥處理的最佳組合,同時也進一步的推動農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