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守佐
摘 要:白山羊是貴州山區養殖的主要養殖品種之一,本文從貴州白山羊飼養實際情況出發,合理應用貴州優質的自然環境,優化白山羊飼養品種,解決白山羊飼養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白山羊飼養科學管理。
關鍵詞:白山羊;養殖技術;指導
中圖分類號:S8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75
1 當前白山羊養殖中存在的問題
1.1 白山羊飼養管理缺乏科學性
貴州山區自然資源優越,牧草資源豐厚,但白山羊養殖戶缺乏科學養殖意識,養殖理念依舊停留在“粗放式”層次上,對貴州山區白山羊養殖的質量保障造成影響,同時也降低了白山羊養殖地區農民的經濟收益,對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制約。
1.2 白山羊養殖品種單一、品質低劣
目前白山羊養殖品種較為單一,由于飼養管理粗放,白山羊繁殖大多依靠“本交”,導致后代個體弱小,生長緩慢、肉質降低。無法滿足廣闊的社會主義市場的需求,制約了貴州畜牧業發展。
1.3 白山羊受到疾病侵襲嚴重
養殖過程缺乏科學管理,山羊飼養種類單一、品質下降,不僅對白山羊正常市場供應造成影響,同時也使白山羊飼養自身免疫能力下降,白山羊受到疾病侵襲較為嚴重。
2 白山羊養殖技術指導
2.1 優化白山羊養殖品種
白山羊養殖能夠取得豐厚經濟利益的主要因素是白山羊養殖品種的選擇。養殖戶品種選擇和優化時,要嚴格按照白山羊養殖的種羊選擇標準進行品種選擇。準確把握白山羊的孕育時間。通常情況下,白山羊的孕育期為1a2期,養殖戶對飼養羔羊進行等級分類劃分,保留優質羔羊作為白山羊養殖的后備種群;加強對白山羊品種中老羊、病羊等品質較差的品種做淘汰處理,嚴格抓好選育選配,采用其他優質山羊品種(如南江黃羊、波爾山羊)與白山羊雜交改良品種,提高白山羊生產性能,保障白山羊孕育品種優質化發展。例如:思南縣涼水井鎮養殖戶陳云軍合理掌握白山羊孕育期,充分做好白山羊種羊選育選配、科學飼養管理,明確白山羊等級劃分標準,優化白山羊養殖品種,從而較好地提高了白山羊的生產性能,保障了養殖的經濟效益。
2.2 科學配置白山羊食草
提高白山羊飼養品質,保障白山羊飼養食草的供應。貴州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水草充足,為當地畜牧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養殖戶可以充分應用貴州農村地區優越的自然環境進行自然放牧,能夠使白山羊養殖的食草種類豐富,并且自由放牧能夠使白山羊的活動范圍得到拓展,有利于白山羊成長;養殖戶也可以對白山羊日常飼養食料中適當添加營養,對白山羊食草進行科學配置。例如:思南縣涼水井鎮養殖戶在白山羊草料中添加黑麥草、牛鞭草;或者適當添加含有維生素和無機鹽的營養養料。此外,科學配置白山羊食草奶血藥搭配結合白山羊不同生長階段進行科學配置。
2.3 合理改善白山羊飼養環境
白山羊飼養中也應當注重飼養環境建設。貴州山區以高原為主,地勢西高東低。四季分明。養殖戶進行白山羊養殖時,應當合理應用貴州地理環境,對養殖環境進行改革。貴州地處高原,海拔在800m以上,將白山羊飼養圈舍建立為1~1.5m2為最佳[3],御寒性較強,適宜白山羊的成長;此外,白山羊飼養圈舍建設中的間距設定一般為1m為宜[4],保障白山羊飼養的通風情況,改善白山羊飼養環境。
2.4 加強對疾病的預防工作
隨著白山羊飼養規模逐步擴大,養殖品種不斷增多。白山羊發病問題也成為我國畜牧業養殖的主要問題之一。為了提升白山羊養殖質量,加強對白山羊疾病的防治。實施措施有:白山羊疾病防治可以從增強山羊自身免疫能力為主。養殖戶可以針對不同階段白山羊進行科學營養配置,使白山羊自身形成疾病免疫系統,減少白山羊發病機率;及時清理白山羊的圈舍環境,貴州夏季雨水較多,氣溫炎熱,山羊圈舍中積存的糞便及雜物容易成為多種病菌的滋生地,做好環境的清理,降低病菌滋生;此外,養殖戶也應當定期對白山羊的生活環境進行消毒殺菌、滅蟲處理,進一步減少病原微生物、寄生蟲的侵害,改善白山羊生活環境。
2.5 制定完備的白山羊飼養計劃,指導實踐
白山羊是貴州農村地區畜牧業養殖的重要品種之一。為了保障地區白山羊飼養水平和飼養質量的提高。養殖戶應當針對實際情況,制定完備的養殖計劃,準確記錄好養殖檔案;完備的研制計劃中不僅包括養殖戶自身的養殖信息、同時也應當結合白山羊市場需求以及白山羊養殖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白山羊飼養計劃。例如:思南縣涼水井鎮養殖戶王仕發結合白山羊飼養的不同階段尤其是羔羊生長特征等進行分析,對個體等級分類根據其差異采取強化飼養管理,補給科學的營養、科學防治疫病,發揮白山羊最佳生產性能。結合當前我國山羊品種需求發展數據制定一份科學的飼養計劃,保障該地區白山羊飼養科學持續發展。
3 結論
白山羊養殖是貴州山區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思南縣涼水井鎮白山羊養殖為例,對我國畜牧業養殖技術進行分析,并提出實用性較強的具體措施,對白山羊養殖提供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