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龍 周樂珊 郎伶 代靜 羅建平 湯長永 王開基
摘 要:鑒于當前貴州黔南無花果栽培情況來看,無花果栽培比較容易且適用性高,農戶明確無花果栽培要點,科學、合理的進行無花果栽培,可以在1a之內多次收獲果實,讓廣大消費者品嘗到風味香甜、口感獨特的無花果或無花果副食。基于此,本文以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無花果栽培為例,從無花果生長結果習性分析展開,就無花果栽培要點予以探討,希望可以幫助農戶正確栽培無花果。
關鍵詞:無花果;生長結果習性;栽培要點
中圖分類號:S66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95
一些地區的農戶選擇栽培無花果,創造經濟效益。當然,良好的進行無花果栽培,滿足其生長條件,即年均溫13℃以上、冬季溫度不低于18℃,年降雨量在400mm以上,黏土、砂壤土、砂土或酸性和堿性土壤上栽培,使無花果良好的生長,1a之內多次收獲累累碩果。
1 無花果的生長結果習性
作為亞熱帶落葉性灌木或小喬木,無花果在適宜的條件下也可以長成大樹。因為無花果根系發達、抗旱性強、耐鹽性佳,良好的進行無花果栽培與管理,可以使無花果長成大樹。通常情況下,無花果是以小喬木形態生長、結果的。因為在無花果生長的過程中,新梢上除了基部數節之外,每個葉腋見都會生出2~3個芽,隨著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嫩芽逐漸生長,向四周擴散,在結果期時,除徒長枝外,幾乎樹冠中所有的新梢都能成為結果枝,長成茂密、且生機勃勃的小喬木。
在無花果栽培后的2~3a變開始結果,而到了第7年便進入了成果期,直到第10年才結束。無花果的果實是花芽進一步分化發育,形成花序托果實。仔細觀察,會發現花序托果實的肉質囊狀,頂端有小孔,周圍是鱗片掩閉,花序托內壁有數千小花有序排列,形成隱頭花序,從外面根本看不到,只有果實呈現在眼前,讓人產生摘取的欲望。從食用角度來講,只有花序托和有花序托所裹生的多數小花共同肥育的聚花果能食。
正常生長的情況下,無花果果實需要經過50~60d的時間才能成熟,即在秋季成熟,所以可以稱無花果為秋果。它是在無花果果樹的新梢中下部產生果實的。而在新梢先端數節上生出的花芽,并不能在秋季發育出果實,其會秋末時節便會分化,外覆鱗片上,在次年的春天才會發育,長出果實,通常被稱為夏果。新梢上部發育的果實,多不能成熟,在冬季到來時,因冷空氣的侵襲,果實便皺縮脫落。這才有了無花果果樹1a多次結果的情況[1]。
2 無花果栽培要點分析
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確定良好的進行無花果栽培與管理,可以使無花果果樹1a內結出夏果和秋果。當然,要想良好的進行無花果栽培,在土壤一般為微酸性或酸性的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進行無花果栽培須注意以下要點。
2.1 無花果栽植
在進行無花果栽植時應當根據果園的土地條件及氣候環境,合理的選擇品種,如在冬季氣候溫度較低的地區,應當選擇抗寒品種;在灘涂地進行栽植則選擇抗鹽品種等。因此,在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進行無花果栽植應當選擇適宜微酸或微堿性土壤上栽種的品種。對無花果進行栽植,最好將栽植距離控制在3~4m;最好在秋季或春季進行栽植,具體為早秋時節或初春時節。
2.2 無花果修剪
一般情況下,無花果樹冠內枝條不密集,適于培養有中心干的5層形或多主枝自然開心形的樹形,也可以直接從地面分枝形成叢生灌木狀的樹冠。基于此,在進行無花果整形時,先進行定干處理,即苗木生長高度為40~50cm時定干,保留4~6個主枝。在主枝生長一段時間后,在對主枝進行修剪,保證其長度為40~60cm,并根據主枝間的距離,適當的配置2~3個副主枝,以便以后可以結出更多的果實。無花果樹形修整后,需要根據其生長情況,合理修剪,即盡量保存生長良好的枝,將干枯的、下垂的、過密的枝剪掉。
2.3 無花果管理
無花果管理中應當做好施肥和灌溉工作。在施肥方面,最好在落葉前后施加基肥,保證土壤有充足的養分,無花果可以吸收足夠的養分,良好生長。而在無花果新梢迅速生長前、花序托果實生長時進行追肥。也就是根據無花果生長情況,適當的施加磷肥、尿素。在灌溉方面,因無花果對水分要求不嚴,所以只要保證土壤內水分不嚴重缺失即可。但在雨季頻繁降雨的情況下,需要農戶做好排澇工作。
3 結束語
無花果果實風味甜美,口感獨特、可食率高,加之無花果栽培容易、產量高、適應性強,所以一些地區的農戶會選擇栽培無花果,創造經濟效益。但農戶要想良好的進行無花果栽培,收獲累累碩果,應當在進行無花果栽培的過程中重視無花果栽植、無花果修剪、無花果管理,以便無花果可以良好的生長,結出香甜可口的果實。
參考文獻
[1]王奎武.無花果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201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