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深友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必須積極進行農業科技創新的思考與探索。而農業科技創新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財政的支持。基于此,本文在參閱大量相關研究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筆者實踐工作經驗和自身見解,從農業科技創新與財政財政支持的關系入手,探討了財政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思路與策略,以期能夠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財政;農業科技創新;意義;具體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3.3;F812.8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01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一直占據重要地位,其發展關乎國計民生。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持,只有真正實現農業科技的創新與突破,才能進一步提升農業的發展水平。農業科技創新離不開財政的支持,但是事實上我國財政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程度與水平都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這就要求財政部門能夠重視農業科技創新,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財政投入,實現農業增產與農民增收。
一、財政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意義
(一)有助于推動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與支柱,農業科技創新則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式,進而會影響整個國民經濟。首先,農業科技創新會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可以有效實現自然資源利用率與生產率的提高,避免重復勞動以及農產品短缺可能造成的經濟破壞,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農業科技創新為解決資源、人口、環境矛盾提供了契機,進一步保障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最后,農業科技創新可以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產量與質量,從而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促使農民增收。
(二)農業科技創新的性質只能由政府財政主導
農業科技創新保密性不強,具有非排他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農業科技創新無法成為開發者獨占的收益,如果不由政府參與主導的話,那么人們進行農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將會十分低下。為此,只有政府參與其中,依靠財政撥款活躍農業科技創新活動,進一步明晰知識產權,才能有效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的發展。
(三)農業科技創新成本高、風險大
一方面,因為我國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創新要想因地制宜就會增加成本。另一方面,要與農產品生長受到周期與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農業科技創新的周期長,不可控因素較多。這就決定了農業科技創新往往會面臨較高的風險,并且創新需要高昂的成本,這自然限制了創新的主體,致使其無法由一個人或一個群體單獨完成。
二、財政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策略探析
(一)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
要想進一步發揮農業科技創新的作用,就應該不斷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財政預算安排,各級政府在進行財政預算安排時,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給與農業科技創新足夠的支出。要貫徹國務院“三農”工作精神,有目的地將財政資金往農業科技創新上傾斜。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有意識地擴大資金來源的渠道。要積極制定方案、計劃,可以將耕地占用、土地出賣、出租收入的20%-30%應用于農業科技的創新與推廣;將非稅收入中的5%左右應用于建立農業技術創新發展基金,用作農業技術的創新、推廣與示范。與此同時,還要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其中,采用貼息、參股、以獎代補等形式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
(二)進行農業科研體制改革,有效解決科技與生產脫節的問題
首先,進行農業科技創新的機構要以非贏利的模式進行管理,財政要用競爭的方式擇優進行資助、扶持。其次,政府在資助時要引導科研機構轉型,并構建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優化管理模式,從而明確研究機構的產權關系,便于進行激勵。第三,通過招標的形式給予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關鍵技術以支持,進一步降低民間投資產業的難度,推動小型農業科技企業的發展,從而將科技與農業生產緊密聯系起來。
(三)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是農業科技創新的基礎所在,只有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才能確保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有計劃、有目的、規范化、有序化的進行,從而確保農業科技創新的有效性。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支持農村中介服務機構的建設,通過財政補貼政策鼓勵設立科技培訓中心、創業服務中心、成果轉化中心等服務機構,促進農業科技的普及與轉化。二是鼓勵農村發展專業合作組織,由農民自主管理與服務,為有效推廣農業新技術與新產品奠定良好基礎。三是堅持實行科技特派員推廣制度,采取措施支持特派員開展工作,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定期邀請省、市優秀農業科技專家進村培訓,吸引更多人才到地方進行科技創業。
(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的信息化
如今是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在促進產業發展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農業科技創新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農業。財政部門必須推廣農業科技信息系統平臺的建設,形成覆蓋市縣鄉村的農業信息網絡,為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要善于運用電視、電話與網絡資源,以與時俱進的姿態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定期發布農業科技信息,確保農民能夠實施掌握最先進、最前沿的農科技資訊,以便實現資源共享。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科技創新的意義非凡,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而只有真正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加大財政投入的力度,才能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有鑒于此,我們必須拓寬資金來源,增加科技創新的投入,解決科技與生產脫節的問題,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搭建科技推廣創新平臺,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實現農業的大發展大跨越。
參考文獻:
[1]李東升,劉臣祥,朱教國.對財政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有關問題思考[J].小城鎮建設,2012(03).
[2]李東升,劉臣祥,朱教國.對財政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思考[J].中國財政,2013(09).
[3]付祖科.關于荊門市農業科技創新的調查與思考[J].農業科技通訊,2016(05).
[4]趙惠娟,劉妮雅,楊偉坤.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企業主體地位的美國經驗與啟示[J].世界農業,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