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摘要:為了不斷改進傳統企業會計制度,新的企業會計制度已經被提出,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企業財務管理,本文主要針對企業財務管理現況及新企業會計制度對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企業會計制度;財務管理工作;影響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2
新企業會計制度無疑比傳統會計制度更加完善化與全面化,能夠對企業財務行為進行更加規范化的監督及管理,切實地提高企業在資金方面的使用效益,利于提升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綜合實力,使得企業不斷地可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在新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背景下,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具有一定的探討意義。
一、企業財務管理現況
1.財務管理工作問題
在企業日常工作中,財務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針對復雜的資金活動與經濟關系而采用科學合理的數理、統計以及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對財務進行全面分析,為決策者提供科學準確的財務信息,以保障企業合理健康發展。但是當下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工作卻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1]。如:(1)財務工作者缺乏扎實的財務專業知識,難以為決策者提供專業化的信息,容易引起決策者錯誤的決策斷定,影響著企業的發展。(2)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缺乏合理化與完善化,資金利用上不夠充分,導致資金浪費問題。(3)企業財務管理方法缺乏科學化與現代化,陳舊的財務管理方法不能適應新發展要求。(4)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成本預算方式不正確,導致財務工作人員忽略了成本預算的重要作用,直接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及其生存發展。
2.新舊企業會計制度的差異
傳統企業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但是卻缺乏多樣化與精細化的管理。而新的會計制度提出后,彌補了這一缺陷,也完善了其他方面的規定,包括醫療補貼、科研投資與企業管理費用等。而且新企業會計制度基于科學的信息技術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更精細化、更有序化、更規范化、更快速化,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產生著極大的影響。
二、新企業會計制度背景下財務管理工作中產生的影響
1.全面預算方面
新企業會計制度實施后,對企業預算與審核提出了明確的規范性要求,即企業預算管理涵括全部收支,不可以排除任何收支,即為全面核算,并且新企業會計制度提出要進行企業收支平衡的全面落實,不再是以往簡單的對財務預案編制的“上報——下達”環節,在新企業會計制度實施背景下,可以對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性的考量,并且對企業預算的正確定性定量進行預測分析,最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預案,進而真正落實財務管理的全面預算工作[2]。
2.財務管理體制方面
(1)統一領導與集中管理體制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管理體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利于促進企業健康持續化發展。而在新企業會計制度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體制依然處于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中,遵循新要求可以實現財務管理的統一領導與集中管理。因此,應該由企業總會計師與企業負責人對財務管理進行統一性的領導,而且由財務管理部門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集中管理,構建健全的財務管理工作統一領導與集中管理體制,可以充分突出財務管理中企業負責人與總會計師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
(2)財務管理監督體制
新企業會計制度的提出,增加了企業財務管理監督內容,即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建立了健全與完善的內部監控機制,從而對這一項工作進行全程性的實時監督與管理,利于實現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進而完成具有規范化特點的完善性企業財務管理體制。
(3)成本核算方面
在企業財務管理的成本核算中,主要是根據一定的核算對象對各種耗費進行歸集與分配,進而對其相應的總成本與企業單位成本進行計算,這是會計核算的一個重要工作內容。所以,新企業會計制度的發布與實施對企業財務管理成本核算方面帶來的影響極大,利于促進成本收集工作日益全面化與精準化,能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進而增強其市場競爭力。而且新企業會計制度還對企業成本定額管理制度與費用審核制度提出了完善化的要求,以實現對企業成本支出狀況的有效控制,利于提升成本核算管理效率。在新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對企業成本管理起到了較強的促進作用,推動完善的企業成本核算體系的建立,實現企業成本的全面有效控制,最終達到降低成本的其中一個目標。
4.財務分析與內部控制方面
一方面,財務分析主要是對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進行客觀分析與評價,進而對運營效率與財務效益情況進行全面且真實準確的反映,利于發現經營管理與戰略目標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進行修正與改善。在新企業會計制度實施背景下,對企業提出的財務分析新要求為建立具備全面化、專業化與系統化的財務分析指標,對其指標內容進行明確。新企業會計制度下的財務分析指標主要有預算管理指標、風險管理指標、資產運營指標、成本管理指標、收支結構指標、發展能力指標等。
另一方面,在新企業會計制度下,增設的財務監督內容對構建完善的企業內控機制提出了要求,以實現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避免出現舞弊行為或者差錯問題,最大限度地確保企業財務管理各種信息的真實準確性。另外,在新企業會計制度下,要為財務管理設置合理的會計崗位,遵循“按事設崗、按崗設人”的原則,并且明確崗位職責,并充分體現職責相互制衡的作用。財務管理者要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性的監督,為建立規范化與科學化的企業內控機制貢獻力量。
三、加強新企業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工作的對策
1.強化財務預算,加大成本核算執行力度
在新企業會計制度下,要確保財務管理制度更進一步發展,就要實現預算機制與成本核算機制的完善化,加大其執行力度[3]。企業應該強化預算的事前管理,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與實際發展方向,實現預算編制的科學化與規范化。全面財務預算機制利于推進企業的戰略性持續發展,并且以有效的財務手段合理控制企業成本,創造更好的企業效益。
2.健全企業財務內控制度
在財務管理內控工作中,要有專員實地考察投資項目,做好調研工作,形成全面科學合理的可行性報告。同時,對投資項目制定相應的準確的預算編制,做好審核工作,確保資金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并且在投資活動過程中,要按照內部控制要求,對項目申請、項目管理與招投標等進行區劃,明確投資各方參與者和責任相關人,明確其投資關系,利于有效降低投資財務風險。
3.完善企業財務監督機制
在新企業會計制度下,要建立健全與完善的財務監督機制,以實現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全面性控制,為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開展提供更為直接的有效推動力。因此,企業可以成立財務監督專員小組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全面監督,再次審核企業財務管理結果,客觀且真實地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相應的評價,及時找出問題并提出修正的建設性意見。要重視財務監督流程的健全與規范,結合績效考核指標給予優秀的員工適當的獎勵,相應地懲處違規亂紀人員,確保監督工作人員嚴格地落實財務監督工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企業會計制度與傳統會計制度相比,更完善化與全面化,能夠實現更規范化的企業財務監督及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質量及效率,推進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莊振華.新會計制度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發展的新思路[J].經營管理者,2013(1):215-216.
[2]郭子光.論新《企業會計制度》實施中的財務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9):55-56.
[3]馬海娟.談新會計制度下企業如何加強自身的財務管理[J].經貿實踐,201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