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曉燕

摘要: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實施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素質是一種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賦有無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產學研合作教育將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結合到一起,全面提高教師素質。本文首先分析了產學研和高職教育合作,以及合作項目的運行機制,然后對高職教師素質培養的現狀進行梳理,最后結合黑龍江省高職教師和高職教育實際情況,提出基于產學研合作機制對教育教師素質培養建議。
關鍵詞:產學研教育;合作培養;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5.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1
一、產學研合作與高職教育的結合
信息時代,未來產業和人才布局都將發生變化,技術進步將導致傳統勞動者更多的被知識型員工所代替,低技能者將面臨失業風險。同時新的技術也帶來新的職業技術崗位,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的“2030計劃”要走向全納的、公平的、高質量的教育和全民終身學習,要求向學習者提供公平的、高質量的技術和職業教育培訓機會。”未來職場傳統從業人員將被替代,而人的想象力、創造力、問題解決、項目管理、團隊合作,將成為勞動者更需要具備的能力。未來的教育更加傾向與在職教育和職前職后融通的、開放的教育,這就需要教育從學校延伸至企業和各種科研院所。在學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中,企業一般會作為為技術需求方,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為技術供給方,彼此之間的進行知識資源的共享和技術合作,合作目的在于促進技術創新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不同的社會分工需要高低不同層次的教育,現代職業教育的實質是“面向職場需求”的專業教育,既要滿足學生求職和職業生涯發展的需求,也滿足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而產業、學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培養恰好能夠滿足這三個需求。
二、教師專業化素質培養現狀調查
調查對象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齊齊哈爾濱市和大慶市的20所高職院校中專任教師為主,均采取無記名方式填寫。本次調查共隨機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為91.5%,數據結果可以作為科學分析的可靠依據。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教師對專業素質發展內涵的了解、專業素質發展趨勢的理解、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實際動力和現實阻礙因素、最利于專業發展的促進方式等。
關于對自己專業發展狀況滿意度的調查顯示:非常滿意的有14人,約占7.65%;滿意的有79人,約占43.17%;不滿意的有66人,約占36.07%;非常不滿意的有8人,約占4.37%;不確定的有16人,約占8.74%。對于專業素質發展滿意和不滿意約各占一半,其中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滿意的教師包括已經成型的教師,可能還包括一部分將要退休的年齡較大的教師;但還有相當部分教師認為還需加強自己的專業素質發展,說明教師越來越注重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
三、產學研合作機制對教師素質培養策略
黑龍江職業學院是國家示范性高等院校,在黑龍江省職教領域發展遙遙領先,2014年度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產學研合作方面所獲得的經驗對于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也給其他高校教師素質提升提供了廣泛的借鑒。
1.依托科研院所,開展多方合作。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研究院作為中國唯一研究冰雪產業的民間科研機構,研究院主要成員有自于高校的教師、冰雪場館的管理者和冰雪設備的研發生產者。研究院加強國際交流,強化滑雪產業培訓,開發和推廣適合中國冰雪產業的管理方式和先進技術。利用學校的場地和研究所的技術,研發可移動組裝冰場等新產品和新技術;在企業和學校見搭建合作橋梁,把學校的滑雪場管理的課堂搬到亞布力滑雪場,給學生創造真實的學習機會,領導即是老師,同事也是同學。保證實訓即是工作,學生畢業即就業。
2.校企雙向介入合作教育。以黑龍江職業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為例,專業與北京好利來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業簽訂了訂單班的合作培養協議,學生進入了訂單班即成為了公司的準員工,學生在校所學習的課程是完全按照訂單企業的要求設定,實現了“畢業--就業”的無縫連接。大大提高了學生就業可能的同時也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培訓成本,企業更是以助學金和獎學金的形式將利益回饋給社會,校企合作教育真正地實現了學校、企業和學生的多贏。
3.結合地方經濟特色全面合作。黑龍江省具有良好的冰雪產業區位優勢,在冰雪藝術文化領域,開展冰雪藝術和文化開發,開展室內外冰雪景區規劃設計、冰雪項目策劃、冰雪景觀開發建設都是推動黑龍江經濟轉型的重要手段。2015年黑龍江職業學院與日本MacEarth集團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行深度跨境校企合作辦學。在全國率先建立國內學習與國外研修相結合的滑雪場運營與管理人才培養模式。2016年又與拉普蘭大學就聯合創辦滑雪場管理與運營專業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以聯合辦學方式培養中國首批滑雪場管理的專業人才。共同培養的滑雪場人才已經在國內的亞布力等地滑雪場在崗實習,其中優秀人才有望在未來作為在國外就業。
參考文獻:
[1]張亞美.產學研合作機制下山西高職院校教師培養模式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楊莎莎.國外“雙師型”師資培養模式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成人教育,2007,6:95-96.
[3]左健明,張麗娟.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比較研究[J].江蘇高教,2002,5:54-58.
[4]王銀芬.高校青年教師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透析[M].科技信息,2013(23):158-193.
[5]范冰.教師在職培訓:英國的經驗與啟發[J].比較教育研究,2004(1):12-16.
[6]徐朔.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歷史和現狀[J].外國教育研究,2004(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