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紅
摘要:在我國的傳統觀念和傳統理論中,農民是不會失業的。然而,當代不斷推進的工業化、城鎮化以及農業的現代化,我國農民在傳統意義上已經發生了分化,并且產生了幾種特有的群體,包括純農民、農民工以及失地的農民。那些已經失去一部分土地或者完全失去土地的農民,還有不能充分就業的農民,對就業都有著強烈的需求,于此同時,他們所面臨的失業風險也是和城鎮的勞動力一樣的。本文就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失業率增高問題進行一些分析。
關鍵詞:農村;失業率;原因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1
我國農民的失業問題以前是隱性失業,而現在已經發展成了顯性失業。農民最原始依靠土地生存,也因此被束縛在農村,而現在處于一些原因,農民自愿地或非自愿地遠離了土地和農村,現在已經嚴重弱化了家庭或者土地對他們的保障。但是農民在發生城鄉和工農間轉移時卻沒有圍繞自身的身份進行權益上的變化。農民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經不足以應對我國市場經濟上多而復雜的風險,因此,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就被農民需要。對我國農民失業問題進行研究,找出多種有效途徑來應對農民失業問題,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三農問題的破解、科學發展觀的落實等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目前農村勞動失業率增高原因
1.農村大量的隱性失業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并且農業人口占大多數,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高于農業部門,在二元結構的經濟理論中,工業部門有著無限的勞動供給,只要工業部門不斷地擴大投資和生產,那么農村就可以不停地向其輸送勞動力,當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再從事農業勞動,那么農村勞動力就會被分出來去從事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比如說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等的創辦以及去城里做農民工,但是當這些行業的容納力降低,那么游離出來的農民就會面臨失業問題,這些人口所占的農村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因為他們在農村還擁有自己的土地,也因此處于一種隱蔽性失業的狀態。
2.農村產業結構的變化帶來的失業
為了使我國的現代農業得到快速地發展,并且隨著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和不斷進步的農業科學技術,我國也在一些農村制定了一些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的策略,比如要對優質的農作物大力進行推廣,對經濟作物也要多多種植,對鄉鎮企業進行一些扶持以及加快城鎮的建設和推廣實施科技新農等等。其中由于突然崛起的農業新興產業,而適合的勞動人才卻不夠用。另外,由于資本存量的調整而傳統的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慢慢降低,使得有的人沒有工作可做,所以,農業中就有崗位無人的同時還有人沒有工作。
3.周期性波動的經濟導致的失業
我國的宏觀經濟在改革開放以來有著幾次周期性的波動,在進行經濟擴張時,投資不斷增加,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所以使得農村隱蔽性失業降低,并且因為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農民中有技術的一部分就被雇傭,并且隨著建筑業對工人的需求,很多農民去了城鎮。因此,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高潮就此形成,如此一來,就業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決。而在經濟緊縮的時候,投資的下降,疲軟的市場需求,使得企業積壓了一部分商品,那么首先遭難的就是被雇傭的農民工,他們不得不重回農村,因此農村又增加了隱性和顯性失業。
4.全球化下導致的農民失業
隨著不斷推進的全球化,我國原來的“廉價勞動力”漸漸出現弱勢,國際資本開始尋找勞動力更加廉價的國家和地區,直接進行投資的外商也漸漸減少。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在我國的農業勞動力都普遍素質低下,對國際資本和技術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滿足;其次是勞動力的成本在我國也慢慢在提高,所以國際資本和技術就朝那些人力成本更加廉價的國家和地區轉移,我國的勞動生產力被國際人力資本所替代。即使國際資本和技術對我國農業領域進行投資,他們也會青睞于素質比較高的勞動力,但是在我國農村勞動力的素質普遍低下,這樣就使得素質高的勞動力排擠了農村勞動力。造成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更加艱難的轉移,使得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壓力增大,失業風險也增大。
5.農村城鎮化和工業化導致的農民失業
農村在進行城鎮化合工業化的同時,在提供更多崗位給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同時,也擠占了農業資源,在享受城市工業文明的農村人,也正在失去他們祖上流傳下來的土地,變成了無產者。有些人在失去土地后只知道食利,而不思進取,長期下去就成為了無業者;而另一部分人在同樣的境遇下可能得到的補償并不足夠,或者轉業,他們在失去土地后又不能被保障能夠就業,于是也開始失業。所以,城鎮化合工業化在創造就業機會的時候,也使得一部分人失業。
二、針對我國農村勞動失業率增高的對策
我國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在農民權益的保障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農民的社會保障需求不能被我國相關的農民失業保障制度滿足。因此,我國可以對一些國外的經驗進行借鑒,結合我國國情來分析農民失業保障措施,要采取預防失業、救濟失業、保險失業、促進就業等一系列措施來解決我國農民的失業問題。根據上文闡述,具體可以使農村產業結構加快調整,使就業崗位增加,對鄉鎮企業大力發展,加快農村城鎮化以及在政府的宏觀調控指標中把農村勞動力列入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學上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失業問題,它與宏觀經濟的重要目標以及民生之本都有著重要的關聯。我國在世界上是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國失業率卻不斷上升,我國是農業人口占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對我國農村人口的失業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則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陸璐.馬克思相對過剩人口理論與當前我國的失業問題[J].企業導報,2012(23).
[2]姚雨.論現階段我國失業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2(2).
[3]嚴青.對轉型期我國經濟高增長與高失業并存的原因探析[J].南方金融,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