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李敬偉 醫師 錢來
鼻子不靈可能惹上“大麻煩”
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李敬偉 醫師 錢來
大冬天的難免傷風感冒、鼻子不靈,但這個小毛病,有時可能是大麻煩。因為它可能和好幾個神經系統方面的常見病相關。除了帕金森、腦退化癥,可能還要加上多發性硬化甚至重癥肌無力。
研究顯示,如果突然辨別不出熟悉氣味,可能是腦退化癥的先兆。有些人本身沒有鼻腔疾病,嗅覺也沒完全失靈,但在嗅覺分辨上出現障礙。這時候要考慮問題可能出在腦子上——分辨氣味有關的腦區,比如內嗅皮層和海馬體。研究發現,腦退化癥患者率先出現的問題,恰恰是內嗅皮層和大腦海馬區的損傷。
70歲后嗅覺逐漸變得遲鈍屬正常衰老,如時間提前,或突然發生嗅覺失靈,應盡早接受相關檢查。
一般人要等到手抖、震顫、走路不穩才會想到帕金森,但出現這樣癥狀之前3-7年,約90%患者就已出現嗅覺減退癥狀。這和嗅覺中樞有關,當嗅覺中樞因為疾病關系受損,患者即便鼻子是好的,也會出現嗅覺減退的表現。
最新的《帕金森病臨床診斷標準》中,嗅覺減退取代了以前的容易跌倒,成為新的典型癥狀。如果在嗅覺減退同時,伴隨有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強直等癥狀時,那么帕金森的可能性就更高,一定要立刻到神經內科檢查。
許多神經內科疾病都被發現與嗅覺失靈有關。在20%-45%的多發性硬化患者中,同樣能看到嗅覺障礙的身影。此外,嗅覺受損或可與重癥肌無力相關。重癥肌無力患者的嗅覺識別檢測評分,明顯低于同性別年齡對照組和多發性肌炎患者。另外,腦部外傷、腦腫瘤都可能引起嗅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