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光
龍口市環保局
組合工藝處理垃圾滲瀝液研究
王少光
龍口市環保局
本文介紹了新型的垃圾填埋場的產出的垃圾滲瀝液處理方法,先將滲瀝液進行中和沉淀處理,再用微波處理,然后經過厭氧和好氧生物處理,對剩余難降解的大分子微電解進一步降解,再依次經過鐵碳微電解處理、后脫氮處理、沉淀分離排放。工藝特點是在在深度處理前將大分子有機物和重金屬離子大幅去除,降低處理成本。
垃圾滲濾液;組合工藝;環境
城市垃圾衛生填埋處置過程中所產生的滲瀝液是一種成份復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含有大量有機物、懸浮物、氨氮、重金屬離子以及致病菌等,且由于物理、化學、生物等諸多因素影響,水質水量變化幅度很大[1]。
目前國內對垃圾滲瀝液的處理一般是采用方式厭氧-好氧處理工藝、厭氧-氧化溝處理工藝、活性污泥法工藝和SBR法等,隨著環保標準的提高,這些處理工藝處理滲瀝液難以達到新的排放標準。而僅依靠增加深度處理,使得處理成本急劇上升[2]。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文介紹一種既可以使得出水排放達到高標準,同時減低處理成本的垃圾滲瀝液處理方法,具體的方法為:
(1)調節pH,滲瀝液通過提升泵調入調節池,進行均衡水量,并在調節池中加入石灰進行酸堿性調整,調節為中性,中和后的污水再調入初沉池內,進行初級沉淀,初級的沉淀物按照固廢進行無害化處理;
(2)微波處理,初沉淀后的垃圾滲瀝液調入安裝有微波發生器的處理池,用頻率2450Hz功率300W的微波照射3~6分鐘;
(3)脫氨處理,將垃圾滲瀝液導入氨氮吹脫塔進行脫氨反應,含氨廢氣經風道排入大氣;脫氨后的垃圾滲瀝液進入二沉池,停留0.5~1小時加入絮凝劑進行沉淀;
(4)厭氧處理,垃圾滲瀝液導入厭氧池,進行厭氧硝化處理,分解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以及去除部分SS、COD;
(5)好氧處理,將厭氧處理后的滲瀝液排入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反應器進行好氧反應5~13天;利用好氧微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垃圾滲瀝液中的有機物;
(6)鐵碳微電解處理,好氧處理后的導入鐵碳微電解處理反應器內,向垃圾滲瀝液中加入硫酸和雙氧水,并進行曝氣進行微電解反應,消除生物法難降解的有機大分子;
(7)后脫氮處理,將厭氧處理過的垃圾滲瀝液排入后脫氮塔中,并提供氫供體;然后進入脫氣池進行脫氣;
(8)沉淀分離排放,最后滲瀝液排入濃縮池進行沉淀,上清液回排至調節池,沉淀的污泥廢渣排入壓濾機壓濾,壓濾液回排至調節池,壓濾后污泥作為固廢處理。
以某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場垃圾滲瀝液為樣品,其產生的滲瀝液300m3/d,其水質BOD5為1218mg/L,COD為13750mg/L,NH3-N為1520mg/L,大腸桿菌群1×105。
(1)調節pH,滲瀝液通過提升泵調入調節池,進行均衡水量,并在調節池中加入石灰進行酸堿性調整,調節為中性,中和后的污水再調入初沉池內,進行沉淀,8~15分鐘的反應后進行沉淀,沉淀時間≥2小時,沉淀物按照固廢進行處理。
(2)微波處理,初沉淀后的垃圾滲瀝液調入安裝有微波發生器的處理池,用頻率2450Hz功率300W的微波照射3~6分鐘。
(3)脫氨處理,將垃圾滲瀝液導入氨氮吹脫塔進行脫氨反應,含氨廢氣經風道排入大氣;脫氨后的垃圾滲瀝液進入二沉池,停留0.5~1小時加入絮凝劑進行沉淀;
(4)厭氧處理,垃圾滲瀝液導入厭氧池,進行厭氧硝化處理,溫度穩定在35~37℃,負荷為2~5kgCOD/(m3·d),停留時間3~5d;分解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以及去除部分SS、COD。
(5)好氧處理,將厭氧處理后的滲瀝液排入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反應器進行好氧反應5~13天;反應器容積負荷為0.1~0.18kgBOD/(kgMLSS·d),0.02~0.05kgNH4+-N/(kgMLSS·d),利用好氧微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垃圾滲瀝液中的有機物。
(6)鐵碳微電解處理,好氧處理后的導入鐵碳微電解處理反應器內,向垃圾滲瀝液中加入硫酸和雙氧水,并進行曝氣進行微電解反應,消除生物法難降解的有機大分子;
微電解后的水質BOD5為40mg/L,COD為200mg/L,NH3-N為25mg/L;指標中各個污染物的濃度已經大幅降低,減輕了后續深度處理的膜負擔。
(7)后脫氮處理,將厭氧處理過的垃圾滲瀝液排入后脫氮塔中,并提供氫供體;然后進入脫氣池進行脫氣;
(8)沉淀分離排放,最后滲瀝液排入濃縮池進行沉淀,上清液回排至調節池,沉淀的污泥廢渣排入壓濾機壓濾,壓濾液回排至調節池,壓濾后污泥作為固廢處理。
最后出水的水質BOD5為12mg/L,COD為50mg/L,NH3-N為8mg/L,大腸桿菌群35;水質可以達標排放。
本文介紹的垃圾滲瀝液處理方法,在前序處理中利用微波將垃圾滲瀝液預先進行處理,微波對污水中物質進行選擇性加熱,對吸波物質有低溫催化作用;能夠加速流體中固、液分離;并進行殺菌。經過厭氧和好氧生物處理后,對剩余難降解的大分子微電解進一步降解,經過上述過程處理,大分子有機物和重金屬離子比傳統方法相比,有大幅度降低,降低處理成本。
[1] 林琦.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的應用及分析[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2(3):63~65.
[2] 胡蝶,陳文清,張奎,張爽.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實例分析[J].水處理技術,2011(3):132~135.
王少光(1975.7-),男,大專,山東龍口人,主要從事環境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