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凡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蓬安縣供電分公司
現階段智能電表的計量技術已經發展成熟,其包括大量智能化內部構件,例如CPU、A/D轉換、紅外通訊接口、LED顯示屏以及采樣單元等。智能電表以自身獨特的運行原理來發揮著對用戶用電的計量功能,同時兼具電流、電壓等的采樣、處理功能,將其轉化變為同電能大小呈正相關的脈沖輸出,再憑借CPU將這些脈沖信號進行轉化,形成用電量并將其傳輸出去,圖1為三相四線智能電表原理圖:

圖1 三相四線智能電表原理圖
目前,國內智能電表從結構上大致可分為機電一體式和全電子式兩大類。按照抄表方式進行劃分,智能電表可以分為分時復費率式、預付費式、集中遠傳自動抄表式等。抄表方式的不同直接體現了電能表的智能化程度,以上三種智能電表的技術特點主要表現為:①分時復費率式智能電表。它具有多個電價、多個時段分時計費的功能,但是,仍采用人工抄表的方式,與傳統的機械式或單純的電子式電能表相比,其在技術方面有了較大的改進,尤其是表現在時間段和計費精度等方面。②預付費式智能電表。其收費系統主要由主機、IC卡電能表、IC卡等組成。其系統功能主要包括預收費、報警、斷電、顯示和加密等。預付費式智能電表具有可靠性高、成本較低、收費準確、不宜仿制、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它可以切實提升居民用電收費的管理水平,確保電費的回收。③集中遠傳自動抄表式智能電表。其主要是指主站通過傳輸媒體,將多個智能電表的電能量記錄值和相關信息集中進行抄讀,實現了用電數據的自動抄送,有效杜絕了人工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弊端。用戶的實際用電數椐將直接傳輸至供電企業的計算機管理系統中,管理人員可以隨時監視具體用電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3.1.1 顯示故障原因分析
主要分為背光故障和顯示屏故障。背光故障主要是相關電路元件連焊、虛焊及元件損壞,同時LED亮度輸出與工作溫度成反比,長時間的電路發熱將大大降低LED使用壽命。顯示屏故障主要分三種主要情況,一是電池欠壓,二是MCU相關管腳有連焊或虛焊,三是偏光片或電極受損。
3.1.2 顯示故障的處理
針對背光故障,首要的是做好現場散熱,降低表計溫度,其次是對相應元器件進行檢查,發現故障元件,及時更換。針對顯示屏故障,首先應使用萬用表對電池電壓進行檢測,如不合格需進行更換;二是元件如果存在虛焊連焊情況,應及時進行處理;三是電能表計存放切忌不要放在高溫高濕環境,因為高溫高濕的環境最容易導致偏光片和電極受損。
經過大量的實踐統計與研究得出:有將近50%的智能電表故障來自于燒表故障,燒表已經成為智能電表故障的主要成因,甚至導致其不能常規運行,直接發生電表作廢問題,為電能計量增加了成本,對此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結合現實調查與研究得出,燒表故障一般來自于以下四個方面:
(1)過負荷運轉。容易導致電流取樣線路、繼電器等都發生一定程度燒壞與受損等問題。(2)智能電表內部的RC電源由于高溫遭到灼燒或受損。(3)端子接線不牢固、不正常等或者有人錯誤地把強電連接于脈沖輸出端,對導致光耦被燒。(4)強雷擊、雷電等的不良襲擊。雷電交加的時節,電能表如果遇到強雷電、強雷等襲擊也可能導致局部短路,從而造成設備灼燒問題。對此問題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好防雷避雷措施,例如增設防涌流設備,全面提升電能表的抗雷作用。
3.3.1 費控故障原因分析
遠程費控不合格主要對費控電路和繼電器進行檢查;身份認證不合格主要是ESAM芯片的問題,檢查有無插反、插錯,在密匙下裝是有無信號突然中斷,密匙下裝發生信號突然中斷,容易導致身份認證不合格。
3.3.2 費控故障的處理
發生遠程費控不合格,排查出是控制電路還是繼電器的問題后,需對問題元件進行更換,尤其是繼電器由于接觸點不良、工作溫度高等問題易損壞,需選擇質量較好的產品;發生身份認證不合格,主要檢查芯片是否完好,是否正確插入,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1)加強對檢定線路控制系統二次回路部分、機械部分的日常檢查,建立常見故障模型及編寫故障快速排查手冊,提高故障處理的速率及效率。(2)梳理涉及檢定線路部分的全部邏輯判據,并重新進行編譯和測試,通過測試后方可固化邏輯判據并重新執行。(3)開展常態化數據質量核查,利用數據庫技術開展數據質量監測和修復,定期查殺病毒,優化系統運行環境。(4)加強檢定線路服務器日常巡視,定期維護保養??稍跈z定線路檢修期間對檢定線路的網絡進行檢修。(5)調用系統部分已開放的接口,優化數據與調度指令間的傳遞及改寫,測試其傳遞效率及自由度,優化并執行。
總之,智能電表是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智能電表提高了電能計量工作效率和水平,要善于掌握科學的方法來排查故障,從而保護智能電表的安全運轉與高效運行。
[1]王琳琳,林子午,祁珈同,李妮.智能電表的技術問題分析及其故障處理[J].黑龍江科學,2017,8(1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