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賀
1.身份證號410411197604303010
2.駐馬店市財政投資評審中心
關于財政投資評審風險的理性思考
王彥賀1,2
1.身份證號410411197604303010
2.駐馬店市財政投資評審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家的各方面發展已經整體步入正軌,對各方面的建設規劃都被提到了發展日程,特別是一些大型的工程項目建設,需要大批量的資金進行流通、運作。因此,財政投資評審制度應運而生,這種新型的資金監督方式不但能促使資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化,還能夠不斷提升財政投資資金的使用效益,不斷降低投資成本,有效遏制腐敗問題的滋生。在現如今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科學合理的進行財政投資支出評審工作,是政府行使對經濟級逆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資金使用安全,不斷提升政府投資收益。
財政;投資評審風險;理性思考
現階段,我國推行的投資評審制度已經成為財政部門對相關資源進行合理管理和優化配置的主要方法之一,這種管理辦法主要以我國實行的評審法規要求相吻合,有效結合專業的評審和預算,對目標項目的財政資金做好系統的綜合評價與管理,促進財政資金實現利用水平的最大化。再進行財政資源配置的環節中,要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的分配方式,科學有效實現我國才成投資項目的監督和管理。所以,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的結論,財政投資評審的實施,不但能夠優化財政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還能起到監督的作用,在不斷強化財政資源管理使用階段,發揮出的充分的優勢,值得推廣。
在對資金進行相關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財政評審制度是有別于其他一些管理財政的相應方法,目前還沒有進行清晰明確的職能定位。截至到現在為止,全國范圍內的財政評審體系都還不夠完善,很多細節方面的規范性有待提升,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前進一邊探索,因為管理模式多樣、機構性質規格方面存在差異,加上財政評審職位的不確定性,都會給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無論是在管理過程出現的任何細小問題,如果不加以管控,都有可能帶來全局性的影響,發展的風險是以動態的形式存在的,需要我們加以注意。
我們國家很早就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頂算法》,在法律中明確指出,財政部門對財政資金的使用和流向享有分配和監督權。因此,財政評審就以技術手段的形式出現,為資金的使用和相關環節的預算提供相對應的技術支持和服務,這也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確紙袋,因為我們國家的財政評審發展很晚,國家還沒有出臺相應的法律進行明文規定,也沒有完善的制度規范。現階段,不同的地權都在以《財政投資評審暫行辦法》,中的要求為準則辦事,在實際的評審環節中會因為具體情況的不一樣出現較多麻煩,如此就導致評審流程處于一種尷尬的局面,因為制度的缺失,導致評審的作用受到質疑。
在這里所說的技術風險在進行項目評審的環節中,出現過大的偏差錯誤,或者是應該重點進行披露的問題被輕描淡寫,一帶而過,造成評價質量問題出現風險。技術風險需要在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要得到必要的體系,是必須進行防范的風險內容,是保證評審質量的重要手段。主要因為:第一,政府投資項目自身帶有的特殊性。主要實行多部門分塊管理,所以經常會發生評審機構和相關評審單位所持有的信息不對應,這樣出現問題就不能及時被發現;第二,參與到評審隊伍的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在專業技術方面知識有所欠缺,在評審過程中容易忽略很多細節問題,導致出現較大的紕漏;第三,評審流程欠缺科學規范性,各方面的設置存在疏漏,沒有形成規范的機制。
自古以來,腐敗最多的地方一定是權利最為集中的地方,每一個權利職能部門都需要接受道德風險的考驗。道德風險存在的必要性是不但可以考驗個人的道德水準,更能體現出整體的相關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在這方面導致風險出現的因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評審人員道德素質偏低,職位立場不堅定,會出現與被評審單位一同謀私,使評審失去公平性;第二,評審內部機制的不健全,沒有完全發揮出監督職能,滋生腐敗。
在進行投資之前,要做好對目標項目的實際考察,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深入分析,項目具備相關發展條件之后才能給予撥款。在進行財政資金使用的階段,要對相關資金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跟蹤評審,以項目的自身發展情況為依據,在財政建設資金申請書上寫明建議,把工程的相關進度和審核的結果提交給財政資金管理部門,作為日后撥款的依據。要對項目所撥款項做好相應的臺賬,不能一次性全部支付所有款項,要在中途在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評審,避免出現資金撥付過多而引發資金安全問題。
進行財政評審工作不能只局限在財政部門內部進行,一定要擴展范圍,使全單位的員工都積極參與其中。因為財政投資評審并非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其開展流程極為繁雜,存在很多條理性的內容,需要不斷理順,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財政投資的效果和收益。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拓展財政評審的規模,保證投資評審環節在對資金運作階段的重要發言權,與此同時,鼓勵支持多個部門都積極參與到評審工作中來,強化對評審工作的重視程度,獲取更多的社會和不同部門的大力支持。全方位提升財政投資評審工作的重要地位,實現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廣覆蓋,無縫隙”。
第一,需要建立健全質量過關的評審中介機構備選方案,以靈活、動態的方法進行監督管理。能夠進入備選庫的中介機構必須具備以下特點,即:具備相應資質、社會綜合評價和信譽度過高、堅守職業道德,還要做到,評審團隊專業、精良,員工的業務素質高,具備相應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工作的使命感,對評審工作保持高度的熱性和認真負責的態度;第二,完善評審行業積極有效的良性競爭機制,為發展提供動力支持。對政府部門出臺的采購標準和招投標流程的要求積極配合,公平合理的選擇評審中介機構。與此同時,還要對服務期限進行明確規定,不但能帶給中介機構工作的安穩感。還能激發他們的緊迫感,不斷提升工作質量;第三,建立健全系統的考核機制,不斷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在這一環節,要依據“擇優錄取、適者生存”的選拔原則,對中介機構進行定期考核,并通報成績,促使每一位員工在工作崗位中不斷完善自己。
進行預算編制的核心要點就是要把握項目預報編制的真實有效性,在這一過程做好與財政監督部門的配合工作,為項目評審的事前預算打下堅實的基礎。利用專業的技術評審,對目標項目實行相應的監查手段,確定建設項目與實際相符合,幫助財政預算編制部門做好前期的把關工作。財政投資評審配合財政監督加大對財政投資項目建設期的專項評審,深入掌握項目建設的進展完成情況,運用評審手段實現財政動態監督,及時發現項目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是十分有效的財政節支管理方式,可以提高財政監督的質量和水平。
總而言之,評審機構是一項全新的發展事業,雖然過程充滿風險,只要我們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規劃,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體系,其發展空間具有廣闊行,財政評審工作任重道遠,評審人員更應該拿出全部的熱情與工作的敬業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這項事業中,為財政投資管理做出貢獻。
[1] 周力.財政投資評審成果的運用、問題及對策.技術與市場,2011(12).
[2] 胡建國,張鵬順.加強財政投資評審機制創新的思考.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3] 李健.淺談財政投資評審如何更好地服務部門預算管理.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