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姜
【摘要】 隨著電網業務的不斷發展,電網對于網絡寬帶的需求越來越多,文章以貴州電網凱里供電局廣域網升級為萬兆寬帶為寫作對象。首先介紹了電力系統廣域網的運行方式,然后介紹了切換至萬兆寬帶網基本要求,最后淺顯的分析了萬兆網的優勢。
【關鍵字】 萬兆寬帶 電力系統 廣域網
在電力系統中,隨著信息系統的不斷成熟,其業務覆蓋面也越來越廣,在進行視頻電話會議,電網監管平臺等大型的語音、數據傳播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大量的信息數據的傳輸,加上電網對于各個平臺的監控加強,尤其是偏遠地區的聯系越來越強,這就使得數據的傳輸越來越多。在現行的電力系統寬帶廣域網中,速度大部分處在千兆及光傳輸622的范圍,在平時工作中顯得捉襟見肘,在高峰的時候越顯得力不從心,經常會出現數據的丟失等等不良的現象。如果在電力系統中普及萬兆寬帶的網速,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一、電力系統廣域網的運行方式
在凱里供電局的廣域網中,大量使用的是H3C 9500系列和5500系列交換機,廣域網的各個骨結點全部采取的是冗余的線路。在電力系統的內網中,使用的是開放式的方式尋找最短的傳播途徑進行信息的傳播,而在外網使用的是邊界協議進行傳輸,通過OSPF技術進行路徑的計算。而在傳輸的過程中,采取的是多協議標簽實現數據的交換傳輸。如果在傳輸的過程中出現意外,數據鏈會通過路由器使用備用的線路繼續傳輸。
電力系統的廣域網承擔著供電公司、變電站、農村供電所等等地區的信息鏈接,凱里供電局的信息數據通過廣域網可以上傳至省分公司,使得業務可以實時進行辦理,推進業務的發展。自從廣域網投入使用以來,信息的介入和傳輸變得越來越成熟,因此在廣域網中推廣萬兆寬帶沒有任何困難。
二、切換至萬兆寬帶網基本要求
在電力系統中,廣域網的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廣域網中增加至萬兆的網速,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在升級到萬兆的流量之后,需要保證原有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路徑不改動,在升級到萬兆網速之后,路由器還必須支持OSPF協議,其他的設備也需要按照以前的協議進行服務[1]。第二,在進行大數據、長距離的傳輸過程中,需要保證數據的傳輸完整。例如,在長達80km的傳輸中,需要做到數據傳輸的正確,且光纖的損耗要在15dB之下。第三,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如果出現需要數據傳輸的故障,主要做好備用數據庫的使用工作。例如路由表可以智能識別故障并自動轉接到其他備用的線路上。第四,在萬兆網速使用之后,寬帶的速度需要達到萬兆以上,使得視屏會議可以更加的流暢,使得數據的傳輸可以更加的迅速。第五,在寬帶速度升級的同時,其他的配套設施也需要進行更新換代,例如對于路由表的容量需要做好升級工作等等。
三、廣域網升級到萬兆的實現方法
廣域網的雖然升級到萬兆的水平,但是和當初的廣域網在物理鏈路上并沒有本質的區別,依舊是通過編碼的方式進行傳輸,通過原有的1G光纖實現萬兆的傳輸速度[2]。在進行萬兆傳輸的時候,可以將廣域網的H3C S9500E交換機變為H3C 10512。在試驗的時候,H3C 9500E的性能比H3C 10512要弱很多,以滿足在進行傳輸的過程中需要達到的萬兆網速。在這種狀況下,可以減少設備的性能短板,并滿足后期可能增加的需求。在設備進行更新換代之前,需要對設備進行測試,在更換之后的設備中能夠直接導入H3C 10512。在所有的數據都測試完畢之后,需要檢查各個接口的準確性,并準確記錄各個線纜的接入口。
四、萬兆技術的使用效果
4.1視頻和語音流的帶寬得到保障
隨著應急會議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加入到電網系統中,在電網系統中對于視頻傳輸的視頻和語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各個等級的電壓系統中存在很多不同的視頻線路,每個變電站需要大約5個視頻線路,每個視頻線路占用的寬帶流量在4M左右,一共的視頻資源在0.5G左右,同時還有很多其他的業務需要需要占用流量空間[3],需要更多的資源才能保證正常的工作。在這種狀況下,安裝萬兆的流量可以很好的保證日常的工作。
4.2解決了后期新增節點造成數據流非優化問題
在廣域網的使用過程中,OSPF按照路由的條數進行工作,當萬兆網絡在新增路由的狀況下,萬兆的路徑比1G的路徑需要更多的資源。故而,為了保障傳輸的質量,需要將電力系統的骨干線路由當前的1G狀況增加到萬兆的流量,這樣可以減少后期網絡擴展中出現的潛在問題。
4.3網絡的層次更加優化
萬兆的寬帶技術在電網使用之后,可以使得原有的網絡結構更加清晰化,進而形成廣域網以萬兆的流量為核心的機構。在變電站廣域網的節點,可以實時進行高速度的信息數據傳輸,減少存在的故障,為電網的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 考 文 獻
[1]多伊爾(Doyle.J.),卡羅多(Camroll).TCP/IP路由技術[M].北京:人民郵政出版社,2013:534-540.
[2]熊小萍.電力系統廣域通信網絡可靠性分析及優化設計[D].廣西大學,2014.
[3] 強麗麗.縣級電力企業廣域網改造優化設計[J].新疆電力技術,2015(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