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繼斌
一、視頻正在成為人們獲取和分享信息的主流方式
通信行業經歷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現正在快速的邁入視頻時代。
人們對信息的獲取速度、廣度、深度、以及獲取方式/體驗,要求越來越高。而眼睛作為人類感知世界獲取信息最主要的器官,有1.2億個神經細胞,是耳朵的1000倍,相比語音,視頻更能滿足人們獲取信息的需求。
如今,音頻已經發展到極致,從5.1聲道到22.2聲道沉浸式音頻已經達到人耳聽覺的極限。但視頻從黑白到彩色,從標清到高清、4K,未來還將向8K、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等發展。相對于語音通訊服務對人們“聽”的體驗滿足度,視頻通訊服務對人們“看”的體驗滿足度還遠遠不足。
在Ovum發布的《大視頻演進之道——探索電信運營商視頻轉型商機》白皮書中指出,從全球范圍來看,預計到2020年,電信運營商4G流量中,約80%為視頻內容,增長約10倍。視頻正成為拉動運營商流量增長的核心要素,必將成為運營商的基礎業務和藍海市場。
二、用戶快速提高的體驗需求對運營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毫無疑問,一個大視頻的時代已經到來。
從標清、高清到4K、8K、VR/AR,預計不久的將來TV屏上的4K視頻、手機屏上的2K視頻將成為主流,隨著消費者對視頻業務體驗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視頻應用在垂直行業的迅猛發展,將對視頻的基礎承載網絡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一,視頻是高帶寬業務,特別是4K乃至VR,在線收看4K視頻需要50-100Mbps穩定帶寬、8K視頻需要150Mbps左右;而要實現VR 360度環繞全景觀看體驗,帶寬起步就要500Mbps,而隨著體驗的提升,帶寬將進入Gbps、甚至10Gbps量級。
第二,視頻是連續性業務,顛覆了以前的帶寬收斂模型:從經驗數據來看,從業務到城域網匯聚層的收斂比中,互聯網上網業務的收斂比為1∶10,而IPTV為主業務的收斂比是1∶2,使得網絡帶寬的壓力劇增,導致網絡很容易擁塞。
第三,視頻、特別是視頻直播業務的實時性,對網絡端到端的時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VR業務,為了保障用戶良好的交互體驗(至少要消除頭暈感),整個業務端到端時延要求苛刻到了必須小于20毫秒。
在網絡之外,相比話音業務簡單的業務模式,視頻業務的發展還與最前端的商業模式設計、內容的設計到整個視頻平臺、終端有關。因此如何確保視頻業務體驗真正得到提升,將會是包括CP、SP、運營商、設備商在內的整個產業都面臨的考驗和挑戰。
三、運營商通過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生態圈補足內容、終端,將成為視頻業務的主導者
隨著整個視頻產業鏈技術的成熟與平臺能力的提升,用戶的視頻體驗需求正逐步朝著高清化、互動化、浸入式發展,這使得4K、VR等視頻業務對傳輸網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為了滿足用戶逐步提高的視頻體驗需求,電信運營商將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主要責任;另外,在業界對視頻業務如何變現都較為困惑的當下,電信運營商基于其網絡帶寬、多業務綁定、計費能力、線上線下渠道、終端用戶等優勢,又具有較為可行的商業模式,這使得生態圈眾多合作伙伴也愿意和電信運營商一道做大視頻業務、做強整個生態圈。
當前,包括中國電信在內的TOP50電信運營商中,已經超過半數運營商明確將視頻作為基礎業務。視頻,已成為多數電信運營商戰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比與廣電、OTT發展視頻,電信運營商在聯合生態圈合作伙伴發展視頻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利用自身優勢,嘗試在三個方面進行商業模式的差異化設計:
視頻/寬帶/4G組合設計:從傳統的運營商賣話音、賣流量到以視頻為核心的服務經營轉型。視頻是消費者可以感知的業務,消費者會更愿意為視頻內容付費,因此可以把寬帶用戶向視頻用戶轉化,通過內容和寬帶的綁定、寬帶和移動的綁定,從而將內容的價值轉移到傳統的固定、移動管道上,實現傳統管道的變現和增值。
以體驗和內容為中心的設計:隨著消費需求的提升,消費者只會為體驗更好的視頻服務付費,此時,運營商可考慮實現視頻業務自身價值的變現。
目前很多運營商推出的包括4K內容、智能推薦、視頻通訊、按清晰度付費等,都是體驗變現的實際例證。這種變現方式的核心是體驗,運營商需要構建自有的融合視頻平臺和最佳體驗的視頻網絡,聚合量身定制的精彩內容,才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視頻體驗。
從生態開放視角設計:突破視頻行業的范圍,運營商將視頻能力開放給各行業,通過B2B/B2B2C/B2V等多場景業務促進生態發展,并實現能力變現與分成。
這種商業模式設計的核心是通過視頻能力開放、聯合生態圈合作伙伴共同做大視頻產業,比如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遠程醫療、廣告都是視頻走向垂直行業做大視頻產業的契合點。
四、結束語
總之,隨著用戶對視頻體驗的需求逐步提高,視頻業務對網絡帶寬、時延等的要求越來越高,業界對視頻業務可行商業模式的期望越來越迫切,都使得具有業務網絡所有者身份的電信運營商,必須要承擔起視頻時代所賦予的重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