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蕊+劉曉琳+才東陽
【摘要】 文章主要針對唐山地區綜合網網絡現狀問題進行分析,分別從網絡結構、應用協議、區域劃分、帶寬設計等方面提出優化改造方案,研究了實施過程中的關鍵點,切實提高了網絡的可靠性。
【關鍵字】 綜合數據網 網絡拓撲 OSPF區域
隨著電網建設及電力信息化業務的飛速發展,綜合數據網承載了越來越多的業務,包括唐山公司信息辦公、95598工單派放、行政辦公電話、變電站視頻監控、電視電話會議、調度容災電話、縣公司配網搶修以及電廠數據傳送等眾多重要業務,在電力生產及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網絡的實時性、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網絡現狀
唐山地區綜合數據網建設于2006年,由三層結構組成,分為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核心層匯聚層設備為juniper M120,采用雙上聯方式互聯;接入層單上聯到就近的220kV變電站。所有設備均采用光纖直連方式進行連接。
唐山地區綜合數據網采用IP地址為私網地址,互聯協議采用OSPF協議,其OSPF區域為Area 10,兩臺路由反射設備為Area 0,采用BGP和MPLS VPN協議進行業務傳輸。
二、存在主要問題
由于唐山地區綜合數據網投運時資源有限以及先期規劃問題,幾項重要問題急需解決。
1)網絡結構問題。主要表現在核心層在唐山地區南部單上聯,造成個別設備存在傳輸瓶頸,一臺設備中斷影響其下端的匯聚層和接入層設備。110kV設備采用單上聯結構,其上聯的220kV設備中斷,會影響下聯的多個站點,網絡可靠性低。一些站點核心層直接下聯接入層設備,造成網絡層次混亂。
2)設備老化問題。唐山綜合數據網于2006年建設,核心匯聚設備目前大多運行時間為9年左右,已經達到8年的運行年限,Juniper m120引擎故障、PIC板卡故障頻發,備品備件昂貴。
3)IP地址問題。前期網絡建設過程中應用的互聯地址為172網段的私網地址,在和國網公司數據網絡進行互聯過程出現地址沖突,需要優化為國網公司統一規劃的地址。
4)網絡區域問題。目前冀北地區在一個自制域系統中,按照以冀北為Area 0 為核心進行組網,唐山地區所有設備均在Area10區域,隨著設備的不斷增加,路由條目已經達到6000多條,收斂速度非常慢。且一個地市路由出現問題,會影響其他地市,造成網絡震蕩范圍大,故障排查困難。
5)網絡帶寬問題。隨著業務承載的不斷增多,尤其是網絡大學、視頻軟終端高質量、高帶寬業務,造成對承載網帶寬要求逐步提高,考慮到網絡擴展需求,需要核心層從千兆組網向萬兆組網邁進。
三、網絡優化思路
3.1拓撲和帶寬設計
重新規劃網絡結構,核心層采用網狀結構進行萬兆組網,骨干層和接入層采用千兆組網,接入層根據實際環境采用千兆或者百兆組網,有效的保證了網絡的健壯性。
3.2 網絡協議
唐山地區仍然采用OSPF協議作為唐山地區的IGP互聯協議,在唐山地區核心和匯聚層劃分為AREA 0區域,其他地區按照區域進行劃分。
3.3 IP地址
按照國網公司統一要求的IP地址,進行IP地址梳理和更改。loopback地址和鏈路地址按照區域劃分,按照從最大地址向下延續的方法進行地址分配,保證訪問控制等策略能夠有效部署。
四、網絡改造實施方案
4.1站點改造實施步驟
由于目前綜合網承載著業務,所以優化改造過程中需要保證不影響業務的正常應用。經過合理安排,網絡優化步驟采取以下幾個步驟:
1)進行新設備安裝和網絡調試。建設過程中,首先進行新建網絡的聯調,不合運行網絡互聯,在建設和網絡測試過程中減小對運行網絡的影響。
2)進行新設備網絡和老設備網絡在核心層對接,
3)進行業務割接工作;
4)利舊設備遷移到新建網絡;
5)進行老設備退運,最終形成優化完成后網絡。
4.2利舊站點IP地址更改過程
利舊設備IP地址更改采用網管側遠程修改方案。雙鏈路的設備采用首先更改一條互聯鏈路的IP地址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證能夠有效登陸設備方法;單鏈路設備本次優化改造過程中進行了雙鏈路改造,方法首先進行新增鏈路的操作,再進行利舊鏈路IP地址的修改工作。
結束語:文章對唐山地區綜合數據網存在的結構不合理、IP地址為私網地址、區域劃分過大、設備老化等問題進行優化改造,有效地提升了網絡帶寬及運行可靠性。
參 考 文 獻
[1] 李高望, 鞠文云, 段獻忠, 等. 電力調度數據網傳輸特性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 趙子巖,陳希,劉建明.建立電力系統通信網可靠性管理體系相關問題的探討[J].電力系統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