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緒健
【摘要】 通過WiFi進行室內定位早已不新鮮,然而其運行方法還存在一些問題,無法解決環境動態變化對RSSI值的影響,對此,相關工作者研究出了一種基于動態環境的WiFi指紋自適應室內定位方法,本文中通過相關資料和實驗介紹了其研究歷程、方法算法和作用,并且提出了一些改進意見,希望對穩定、準確的進行室內定位提供一些理論研究。
【關鍵詞】 動態環境 WiFi指紋 室內定位 方法
引言:
隨著高科技的日益發展,室內定位出現在大眾眼中,有了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目前已有添加了紅外、藍牙、RFID等短距離無線技術的室內定位系統出現在市場上,解決了一些定位要求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這種情況下,新的WiFi室內定位方法憑借其優良的抗干擾性、穩定性成為智能技術中重要的一環,本文對這種基于動態環境的WiFi指紋自適應室內定位技術進行了研究,相關總結如下。
一、室內定位技術的介紹
筆者在進行研究時參考了大量文獻,發現幾種常見的室內定位技術有:超寬帶室內定位技術,藍牙、紅外技術,A-GPS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等,[1]其詳細的特點有:超寬帶室內定位技術具有很高的精度,近乎到cm級,但特別的移動設備使其成本較高;藍牙以及紅外技術都能達到十米的精度,但藍牙設備造價高,紅外極易被阻礙物隔斷,不利于復雜的室內環境;射頻識別范圍有限也無法通信;GPS技術定位精度有限;這些技術漸漸不能滿足室內定位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WiFi定位技術漸漸受到關注。
WiFi定位技術具有較高的定位精度,成本也在可控范圍,可以說是一項性價比很高的新的定位方法,常見的基于WiFi的室內定位技術有TOA、TDOA以及RSSI等技術,TOA是基于信號到達時間的一種定位技術,TDOA是在其基礎上的升級技術,RSSI是基于接收信號強度的一種定位技術,基于WiFi信號的室內定位方法包括三角定位法和位置指紋法,前者是通過三處以上參考點位置信息估計目標點,后者是通過目標結點位置指紋特征與相關數據庫匹配判斷位置,兩種方法都能準確、可靠、低耗、低成本的進行室內定位工作,是目前研究的重點。
二、基于動態環境的WiFi指紋自適應室內定位技術的原理
本文中要說的室內定位技術就是一種動態WiFi指紋技術,通過相關數據庫進行匹配,包括離線階段和在線定位階段,前者收集樣本建立信息庫,后者進行對比,利用算法判斷定位,此方法無需信道傳播模型和其他硬件設備,因此成本相對較低。
基于動態環境的WiFi指紋自適應室內定位系統的主要設備有:智能手機終端、無線接入點、服務器,細化服務器又囊括了采集處理、數據庫、地圖導航三大部分,其定位精度取決于位置指紋數據庫的精確程度,在建立中要收集參考點AP信號強度,利用手持終端朝向信息,建立參考處位置指紋,獲得相關待測處信息后利用KNN算法匹配指紋,得到具體位置信息。[2]
在系統實現中會依次經過初始化、定位和運行維護階段,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對某商場進行了室內定位測試,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多次試驗后將相關數據和普通的WiFi定位技術和一般的定位技術進行了對比,發現WiFi指紋定位技術定位誤差最小,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三、總結
總結全文,基于動態環境的WiFi指紋自適應室內定位研究,是在參考以前的指紋定位算法之上,添加了終端朝向角度信息、新的比對算法等,利用用戶操作可以自主更新指紋數據庫以適應環境改變,在自適應動態環境中也能高效、準確的完成室內定位操作,穩定性和科研前景都非常可觀。當然本系統還存在一些弊端,其采樣和算法還有提升的空間,筆者建議在采樣時可以使用多角度連續采樣,特別是朝向角度的采樣,可以多次進行,使采樣結果更具有普適性;算法中可以加入RSSI濾波和傳感器計步測距,還可以在定位階段采用KNN-SVM或人工智能,得到更為精確的數據,以達到更好的定位效果。
本文中對這種定位方法進行了基本的介紹,對其研究歷程和算法進行總結,但是由于篇幅限制,沒有詳細介紹其算法原理和步驟,也沒有列舉相關實驗數據和結果,實以為憾。相信在相關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會研究出更好地技術進行室內定位,達到更好的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陳斌濤,劉任任,陳益強.動態環境中的WiFi指紋自適應室內定位方法[J].傳感技術學報,2015,112( 12) : 112-114.
[2] 唐洋,白勇,馬躍.基于WiFi的指紋匹配算法在室內定位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科學,2016,43( 48) : 44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