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然
【摘要】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的大力發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不斷的融合更新,形成了“互聯網+”模式的一系列新產業,其中發展較為迅猛的就是電子商務。本文主要對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 農村 電子商務 發展
一、電子商務的概念
廣義上來說,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指的是利用網絡平臺、電子信息系統有關的一切工具,包括時新的電腦、互聯網,以及傳統媒體媒介等進行的商務活動。狹義上來說,電子商務是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商務活動,其過程主要通過電子設備及互聯網完成。從企業商務活動及其電子化的角度定義電子商務,人員物資管理、材料采購、商品生產、經營銷售、資金周轉、信息流通、物流配送等商務活動的電子化就是電子商務。
二、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以阿里巴巴為例,我們可以足不出戶的挑選、比較各種商品,并用較低的價格買下。據說在2016年“雙十一”購物節,在凌晨1點整時,天貓全球成交額已經突破353億元,而在三年前,這個數額只是全天的交易額。這種現象一方面表明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在穩步快速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阿里巴巴、淘寶的銷售平臺上,我們可以見到很多來自農村地區的產品,如大家常見的一些小商品有很多都是來自浙江義烏,而浙江義烏就是中國十大淘寶村集群之首。在2015年,國家商務部等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鼓勵支持電子商務在農業農村領域的發展與應用,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帶來了更加有力的支持與發展契機。農村電子商務主要是圍繞農產品或加工品的銷售展開的一系列電子化的交易和管理活動,它以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為支撐,對農產品或加工品的產銷、流通、售后進行全方位管理的過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農村經濟運行效率和農民生活質量。
農村電子商務是實現農村農業信息、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渠道,國內各大高新技術企業、科研機構都就農村電子商務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動。如淘寶、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子商務企業也在積極的開拓農村電子商務信息網絡平臺,投入大量資金、人力資源線上線下建設農村電子商務運營設施及環境。農村電子商務的穩健發展擴大了內需、促進了消費,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深遠的意義。
三、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與策略
根據分析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以下從幾個方面分析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與策略。
3.1當地政府加強電子商務銷售模式的引導
當地政府要順應當前市場的發展趨勢,發揮積極作用,做好電子商務銷售模式引導,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切實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一方面,依據國家有關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研究制定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總體規劃,建立"多方參與、分工負責、合力推進"的資源共享機制。另一方面,加強農村企業融入現代流通體系的改造,加大對廣大農民和農業龍頭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引導力度。通過深化"電商村"建設,促進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普及應用,并以適當方式獎勵有突出貢獻的農村電商發展帶頭人以及渉農電商企業。
3.2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建設
一方面,加強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大力實施國、省、縣道爛路維修改造、農村公路建設計劃以及縣鄉公路危橋加固改造,徹底改善農村交通環境。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快建設農村地區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推動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進一步營造有利于農村電商發展的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以縣(市、區)農村電子商務運營網絡為支撐,引導郵政和快遞業務延伸至農村,并利用村級綜合服務站,建立村農產品電子商務配送點,進一步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實現縣、鎮、村物流網絡無縫對接,完善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
3.3加強電商人才的培養
一方面,擴大本地電子商務專業的招生規模,優化整合各縣(市、區)培訓資源,完善全市統一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體系。尤其要加強對鎮村干部、農業龍頭企業、經濟合作組織、種養大戶等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帶頭人的電商能力。另一方面,鼓勵本地畢業生通過電子商務就業創業,吸引本地在外的大學畢業生和務工青年返鄉從事農產品電子商務,培養本土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解決電子商務人才引進難、流失大的情況。
四、結語
農村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業態、新經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個重要平臺。同時也加快了現代農業產業化建設,符合中央、省對于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相關政策,當前農村電子商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參 考 文 獻
[1] 凌守興.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產業集群形成及演進機理研究[J].商業研究.2015(01)
[2] 周海琴,張才明.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關鍵要素分析[J].中國信息界.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