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濤+林強+曹鋒
【摘要】 應用型本科院校想要培養出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就必須要重視信息類專業實踐教學,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學會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融合在一起,在實踐活動重鍛煉自己的能力。但是從當前的信息類專業實踐教學來看依然存在不足,為了能夠取得應用的教育效果,學校應當以校企合作平臺為基礎,根據市場需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更快的融入到新的工作環境中,因此本文對如何在校企協同模式下,加強信息類專業實踐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校企協同 地方 應用型本科院校 信息類實踐教學
一、前言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定位,實際教學中主要是以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為目標。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信息類專業學生的操作能力還遠遠達不到就業市場的需求。我國IT行業發展較為迅速,需要大量的理論與技術兼備的專業人才,但是畢業生所學的操作技能與市場脫軌,而且動手實踐能力在整體上比較差。企業招進大學生后,還需要對他們進行崗前培訓,在很大程度上浪費了時間與金錢。面對這種情況,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正視當前所存在的問題,對信息類專業教學進行深入的改革,重視實踐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二、信息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建議
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了創建特色的信息類專業,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很早以前就已經著手進行專業教學改革,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當前學?;旧隙家呀涢_設專業的實踐課程,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還是非常重視的,但是畢業生進入企業工作后,許多企業反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并不是很突出,這就使得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畢業生難以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學校必須要深化信息類專業教學改革,更加重視實踐教學的發展,建立一個以校企協同合作模式為前提的實踐教學模式,具體可將其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校內實踐教學改革,第二個部分是企業訂單式實訓,第三個部分是企業實習,第四個部分是畢業設計。通過這四個教學環節,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熟練的將知識應用于實際中,進一步鍛煉學生創新思維、溝通等各方面的能力,并提高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最終培養出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2.1加強對校內操作課程進行改革
應用型本科院校雖然開設了信息類專業操作課程,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向學生重復展示操作過程,然后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禁錮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得教學變得枯燥,導致很多學生對信息類專業的學習失去興趣,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當注重校內信息類專業操作課程的改革,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可將項目設計應用于教學中,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實踐教學的不足[1]。首先,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布置課程設計題目,然后要求學生在該學期內完成這一項目,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學生就會重視每一節課程的學習,認真學習相關的理論與技能知識。例如在學習《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這一專業的計算機課程中,教師可以在初期的時候,就給學生布置期末的課程設計項目,讓學生明白想要這一項目設計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這樣學生就會為了完成任務而主動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從而為企業實訓的開展奠定基礎。為后面企業訂單式實訓和頂崗實習打下堅實基礎[2]。
2.2加強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
同時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為創新能力在信息類專業學生的學習中至關重要,如果學生只懂得模仿,掌握一些大家都已經熟悉的操作技能,那么將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當盡量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其潛能。而且通過實踐活動,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得成就感,使其對信息類專業的學習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為此,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加一些大型的比賽活動,讓學生組成一個團隊,共同參與設計,體會相互協作完成設計的快樂,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創新與合作意識[3]。
2.3開展企業訂單式實訓教學
絕大多數學校都開設了校內實訓基地,這是給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主要場所,為了達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學校應當給學生創造真實的職業氛圍,模擬企業環境建設實訓基地,使設備、技術以及管理等各個方面接近于真實的職業環境。在具體的操作中,學校應當“引企入?!?,在大三最后一個學期時,邀請企業人員在學生的課余或者暑假期間,對其開展企業訂單式實訓教學活動。在整個的實訓期間,學校應對學生進行項目化管理,將所有學生分成4~6人的小組,并從小組成員中推選一名學生擔任項目經理,負責對本小組的成員進行管理,需要注意的是項目經理應當遵循輪流擔任的原則,這樣就可以鍛煉所有小組成員的能力。在操作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企業規范要求學生,讓學生對企業的工作模式有所熟悉,以便將學生培養成為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應用性人才[4]。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JAVA EE開發實訓活動,具體可分成17個階段分別對學生開展教學,在各個階段的教學中,要求具有理論授課占據30%,而實踐部分占據70%,全部階段一共分為488課時。通過這樣的一個實訓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實踐教學中鍛煉自己的溝通、團隊合作能力,而且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2.4創造崗位實習機會,重視學生的畢業設計
雖然學生在學校接受過實訓教學,但是真正進入崗位后未必能夠適應環境,因為實訓基地畢竟與企業工作環境不一樣,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在畢業后更快的適應社會,學校應當給學生創造崗位實習機會,安排學生到各個相關的企業單位進行為期9個月的實習。通過這樣的一個實習機會,學生就可以真正的了解企業文化以及工作節奏,學會如何與同事進行溝通,而且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項目開發水平,掌握更多的專業操作技能。結束實習以后,學校應當重視學生的畢業設計,畢業設計可以考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5]。畢業設計的題目應與實習的內容相符合,在實習階段,則由企業實踐專家對學生進行指導,而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應由學校的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最后讓學生整理并自行完成論文。之所以讓學生以企業實際項目的設計為畢業設計的題目,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畢業設計與論文質量,因為學生在企業中真實的參與過一些項目,他們對于自身的工作有一定的認識,在進行畢業設計的時候才不會避免理論空洞、不切實際的現象,進一步充實論文。
三、結語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信息類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當加強對校內各項操作課程進行改革,使學生對信息類專業課程的學習產生興趣,并鼓勵學生多參加一些課外的相關競賽活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同時,學校應當開展實訓教學,邀請企業人員在暑假期間對血很少能進行實訓教學,嚴格按照企業規范要求學生,以便將學生培養成為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應用性人才。在此基礎上學校應當給學生創造崗位實習機會,并在實習后以實際項目設計為題進行畢業設計,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
參 考 文 獻
[1]宣麗萍.應用型本科院校電氣信息類專業多元協同實踐教學體系的探析[J]. 高教論壇,2015,10.
[2]劉濤,王忠群.應用型本科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 ,2011,03.
[3]高玉芹.電子信息專業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福建電腦,2009,07.
[4]鄧莉, 李歐迅,楊娟.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多元立體化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4,11.
[5]唐武明.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途徑探索[J].亞太教育,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