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瑩瑩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社會主義新人這一教育目標的提出,引發了全社會對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普遍關注。但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薄弱地區音樂教育的軟實力落后,從而制約了音樂教學的效果,音樂教師自身的素質修養對于音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起關鍵性的作用。為推進我區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通過創新的學區教育管理,有力地促進了我區的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
一、學區制的含義及意義
2014年,在區教委的領導下,通過建勝片區、八橋片區試行的學區管理,打破傳統的資源固化觀念,實行合作辦學,形成資源開發、利用、分享的共識,建立更為合理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探索教師流動、教學管理、教師研訓、考核評價等新機制,努力縮小校際間的差距,不斷提升校長和教師隊伍水平,不斷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水平。
(一)教育資源共享
首先是教學設施共享;其次是優秀師資共享;第三是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二)教學管理統籌
學區內教育教學實行統籌管理即課程計劃統籌、教學進度統籌、教師培訓統籌、教研活動統籌、考試評價統籌、教師交流統籌、專項經費統籌。
(三)考核評價統一
學區試行周期為三年,自始至終從學生、教師、校長、學校四個方面關注成長,對學區內各校統一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二、我區學區學校音樂學科存在的問題
學區9個學校共有10名專職音樂教師,這些教師除了一名教師年齡在40歲以上,其余的老師在24-35歲之間。教師的學歷都達到了本科,但職稱偏低,教學經驗比較缺乏。
(一)特色教師,品牌學校缺乏
教師們基本只停留在完成教學任務這一基本要求上,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原因有三:一是因為教師本身專業技能一般,沒有特別突出專業技能;二是即便自身有一定技能特長或藝術造詣的教師,有些也是只注重自己技能的提高,不太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去有效指導學生;三是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音樂、美術屬“撐門面”需求,大活動大重視,小活動小重視,無活動不重視,課堂教學質量較少得到關注。
(二)學校校本教研薄弱
學校不夠重視教研組建設,學科的校本教研活動幾乎是一片空白,教師基本是個人單打獨斗,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不高,團隊的集體智慧優勢發揮不明顯,教師專業成長的速度緩慢。教師過多的埋怨學生生源基礎差,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過多的推給學校管理和學生素質。
(三)部分教師素養滯后
目前絕大部分音樂教師都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但也有個別教師滿足于現狀,在工作中處于被動的狀態, 缺乏在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精神,沒有從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上花功夫,形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三、措施得當,學區管理出成效
通過近三年的學區管理,學科的10名教師在音樂基本功和教育教學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部分老師已經進入學科骨干行列。
(一)集體備課,共同提高
集體備課作為教師合作研討的一種有效形式,對于發揮教師團隊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每學期開學,2個學區的音樂老師都會集中在一起進行集體備課,備課內容為高中低三個學段,在個人細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研究。活動中首先由學區教師發言,就該年級的教學整體設計時進行解讀,如:每個單元準備上幾個課時,每課時解決什么問題,用什么方法等。然后由基地學校的指導教師圍繞主備教師的教學構想,為大家進行指導。
(二)跟崗學習,面與面的指導,點對點的交流
在學區活動期間,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跟崗學習。也就是學區學校的老師到基地學校跟著自己的指導教師進行一周的教學工作學習。
首先是指導教師對跟崗教師的學習目標、內容等做出了詳細的部署和安排,保證跟崗教師在短短的一周時間內能更有效地參與學習與培訓。
其次是導師示范引領。指導教師每人上3-5節示范課,其中有公開課,也有隨堂課。課堂教學的課型既有唱歌課、也有欣賞課,展示課涉及小學低、中、高各學段。使跟崗老師們開拓了眼界,同時也為自己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思路和啟發。
第三是跟崗學員上課。為了有效提升跟崗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活動中安排每位跟崗老師上一節常規課。在上課前,采用集體備課的形式,對所教內容進行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并將教跟崗聽課中所學到的知識,充分體現在課堂設計中,再進行研討與交流,使課堂設計少走彎路、力求做到有深度、有實效。
(三)活動引領,見證成效
1.觀摩優質課,在學習中領悟,在實踐中進步
組織觀摩各類優質課。授課老師過硬的基本功、嶄新的教學理念呈現了的姿多彩的音樂課堂,讓學員們受益匪淺,通過研討,讓學員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學員還根據自己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指導教師提出解決的辦法。
2.交流教育教學經驗,提高音樂學科教研水平
開展的《大渡口中小學音樂學科優質教育、教學、課外活動經驗交流活動》,學區學校的老師們從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開展、音樂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的開展、音樂學科課外活動的開展等方面,不僅幫助學區老師們打開了思維,也有助于老師們結合本校情況開展有特色的音樂教學和課外音樂活動。
3.搭建比賽平臺,展示教師風采
為提高學區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為了考察音樂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促進基地學校教師與學區教師之間的相互切磋、交流, 學區每年都會舉辦教學技能比賽。通過各種比賽,老師們認識到了自己在音樂基本功、教育教學等方面的優勢和不足,提升了老師們不斷學習,共同提高教學質量的積極性。
通過一系列的學區活動,音樂教師們在教育教學、組織活動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絕大多數學區成員的日常教學水平有明顯的提高,有個別成員的進步非常明顯,通過區級教學比賽和學區比賽呈現出大多數成員的學科知識研究水平明顯提高。而且大多數成員對自己有全面成長的愿望。
(作者單位:重慶市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