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濤
摘要: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至抗戰全面爆發的十年,被譽為民國各項事業建設的黃金時期。武漢真正意義上的公共衛生事業,就是從這個時代起步的。[蘇云峰:《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1840-1916湖北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第46頁。]蔡孟堅掌管武漢警政后,清潔衛生事項逐步收歸警察機構。蔡氏以新生活運動之名,行污物管理改革之實;借污物推行大掃除運動之機,將污物管理的各項措施滲入到社會各個層面。一時間,污物管理工作有法可循、有章可依,市容為之一新。
關鍵詞:污物大掃除 污物管理 警察制度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至抗戰全面爆發的十年,武漢公共衛生行政逐步建立,衛生機構日漸完善。一系列有關污物管理的規章、制度陸續頒行,污物管理則由衛生機構主管,警察機構監督推行。
一、武漢污物管理制度的創設
(一)清末民初的無序狀態
18世紀,收垃圾和打掃街道、清污等城市衛生工作,在一些歐洲城市已經開始由市政府管理了;但在漢口,環境衛生的維護依靠地方官的臨時命令和街坊自治;垃圾清理和溝渠維護主要依靠街坊進行,“骯臟肆虐于這個繁榮商業城市的貧窮角落”[1]。道光三十年(1850年),葉調元在《漢口竹枝詞》曾描繪:“二十里長街八碼頭,陸多車轎水多舟,若非江漢能容穢,渣滓倒來可斷流?!迸c現代城市的發展格格不入[2]。
武漢三鎮的城市環境衛生,由政府組織管理始于20世紀初。1900年,岑春煊主政湖北,鑒于武漢衛生不良,與稅務司商妥,試辦漢口清道巡街事宜。劃定清道巡街范圍,由華洋各鋪戶行棧量輸月捐,大智坊保甲局雇募巡丁,負責清理道路及巡查街衢。
1902年5月初,創辦警察制度,設立武昌警察總局,管理清道工作,有清道夫專司其職。1903年,漢口保甲局改清道局,開征花捐為經費。1905年9月,清道局改為漢口警察局,成為負責治安衛生等城市事務的綜合管理機構。1907年,成立“漢鎮清道局”。[3]同年,湖北設立巡警道管理全省警政,武昌警察總局改為警務公所,分衛生等七科辦事。1909年,因經費支絀,并為總務、行政、司法、衛生四科,衛生科下分清道諸股。以警察局分管清潔衛生事項,即是武漢衛生管理機構的雛形,一直延續到1926年10月,漢口市政委員會衛生局成立。
(二)衛生行政機構暫時接管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至抗戰全面爆發的十年,武漢市衛生系統組織逐步完善,制度、法令次序頒行,公共衛生行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軌。1928年8月,武漢市政委員會成立。初因經濟未能充裕,仍由公安局監管,后因都市衛生,關系重大,又增設衛生局。11月,武漢市成立特別市衛生局,組織進一步完善,由兩科增加到三科,同時撤銷公安局衛生科。為衛生行政統一起見,所有衛生事項均由衛生局接辦。[4]
成立初期,衛生局轄有“漢陽清潔事務所(19所)、武昌清潔事務所、傳染病醫院、市立醫院、保健科(設衛生管理股、清潔股、防疫股)、醫務科(設檢驗股、衛生教育股、醫藥股)、總務股(設統計股、事務股、文秘股)、秘書室”[5]。辦公室人員有“技佐、技士兼醫政科醫藥股股長、技士兼保健股股長,主事10人、技士16人、書記14人”[6]。清潔區域仍以警察分管區域劃分,由警察署長兼任衛生專員。伴隨著衛生機構規模初具,武漢各衛生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武漢市公安局污物掃除暫行條例》《武漢市私人里分街巷清潔暫行規則》、《湖北省會衛生總檢查實施辦法》”[7]等法令、規章。
二、“黃金十年”的武漢污物管理改革
(一)警察機構重掌污物管理
民國政府成立至1929年3月,武漢污物管理工作基本由警察機構執掌。期間,雖有衛生局創設掌管一定時期,但具體的政令推行及政策落實,仍是由警察局(公安局)辦理。1933年2月,武漢污物管理工作再一次由公安系統接辦,漢口由市公安局;武昌由省會公安局管理。各分局設清道警班,直至武漢淪陷。
我國地方政府第一批自辦的、有組織的公共衛生機構,大都是由警察機構主導的。如北京室內左一區設立試辦的公共衛生事務所,該所即是1925年在當時的京師警察廳主導下,由北京協和醫院衛生科協助創設的。[8]這與歐洲早期現代化如出一轍.社會改革都是由警察機構推行的。[9]在武漢污物管理改革中,警察機構的重新介入,解決了衛生系統不能自下而上,推行污物管理改革的困難,將官方的各種價值和觀念推行、落實至底層社會,有力的推動了新生活運動所主導的“清潔運動”,大大改善了武漢的環境衛生。
(二)蔡孟堅治下的武漢污物管理改革
蔡孟堅(1905-2001),字侔天,江西省萍鄉市人。國民黨籍。青島大學經濟系畢業,日本慶應大學、東京研究生院研究生,國防研究院第2期畢業。1923年考取青島大學,后悉濟南開辦東北講武學堂,投筆從戎,進入軍政界。在擔任漢口警察局長期間,因抓捕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聲名大噪。歷任武漢市警察局局長、江西省建設廳廳長、甘肅省民政廳廳長、蘭州市市長等職,以勤奮敬業聞名于軍政界。
1932年1月26日,蔡孟堅就職湖北省會(武漢市)警察局長。蔡氏上任伊始,大力整頓武漢警政,裁汰老弱舊警,以其子侄或親戚中考選接替;以新法嚴格訓練新警,警政為之一新,為武漢污物管理改革提供了組織和人力保障。對于武漢環境衛生及清潔事項,蔡局長極為關切,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污物管理的重要性:“本市華洋雜處,中外觀瞻所系,關于街道清潔,極為重要,自清潔事項劃歸公安局執行后,此項掃除即發歸各警察署,分別管理,并由各該署衛生長警,隨時督率進行?!盵10]
自蔡孟堅任職使,即每年舉行污物大掃除。一般程序如下:由市府與公安局、市立醫院共同市立醫院共同籌備,繼而交由公安局分發各署。屆時由各署長警督率掃夫,將轄區地段街道里巷,一律打掃清潔,渣滓運除,廁所便池溝道,撒布石灰,臭藥水,以資消毒。擇日由漢市公安局、市立醫院共同派員,檢查各區清潔成績,擇其最優者,傳令嘉獎,以示鼓勵。污物大掃除施行后,成效頗為顯著?!叭忻癖姡瑢τ谖畚锎髵叱扒鍧嵖倷z查,均有觀感興起,注重衛生之印象矣?!盵11]
自二十一年十月(1932年10月),衛生事項劃歸警局,至武漢淪陷前夕,史料可查的污物大掃除運動計有十余次。其中,以民國三十五年(1936年)冬季清潔運動聲勢最為浩大。蔡孟堅在三十五年冬季(1936年)清潔運動籌備會議上,對歷年舉行污物大掃除取得的成績頗為滿意。他躊躇滿志的說:“部頒污物掃除條例規定,每年舉行污物大掃除兩次。本年十二月十五日(1936年12月15日)大掃除日期轉瞬將屆,本局因此邀請各機關團體代表蒞局,舉行籌備會議,討論以為進行辦法。此項清潔運動,省會業經舉行多次,頗有相當成效,自新生活運動推行以后,促進清潔工作,較前更為順利。故省會清潔成績,近來頗有進步。然惟清潔衛生,并非簡單問題,尤其省會環境不良,欲求徹底改進,必須以不斷努力,逐漸推進方能造成清潔的環境。希望清潔運動工作,一屆比一屆進步,檢查標準,一屆比一屆嚴格?!盵12]
1936年冬季污物掃除運動,對大掃除運動做了細致的布置,關于溝渠清潔、便池廁所清潔、水井池塘清潔、菜場等場所的清潔狀況設置統一標準。大掃除應用器具及消毒藥物由公安局酌量置備,但各機關團體自行應用者,各自負責辦理。注重宣傳工作,制作牌樓一座,安置于武昌漢陽門;酌量紙杯布標語紙標語照案;翻印管理商店住戶清潔規則,按戶散發,以廣宣傳;印制預防傳染病常識小傳單散發市民;增設衛生通告欄若干處,揭示關于衛生文字圖書;照案設置清潔講座、演放幻燈;請教育廳通令各學校舉行清潔訓練周。[13]為規范管理及擴大聲勢,此次清潔運動還增設了糾察組,掌理衛生運動大會會場及游行路線之糾察事項。
制定各機關團體組織掃除隊辦法,各機關團體應按所屬職員之多寡,酌量組織掃除隊一隊或數對,掃除附近街道;掃除隊每隊以八人為原則,均應攜帶清潔用具,能制備消毒藥物者更佳;掃除渣滓,應隨時倒入附近渣箱或相當倒渣地點,不得堆置路旁;掃除隊得攜帶旗幟及宣傳品。清潔實施完畢后,由籌備會分化區域,組織檢查隊施行檢查。結果分四等分別為,特別清潔、清潔、不清潔、最不清潔四種。并按檢查結果施以相當之獎懲。[14]
三、武漢污物管理改革的中斷
警察(公安)機構執掌污物管理的傳統與現代化衛生組織的有機結合,加以新生活運動的催化,使得武漢污物管理改革在“黃金十年”得以實現,城市環境衛生大為改善。隨著污物大掃除的推行,城市管理者重視運動的同時,逐漸關注到城市衛生基礎設置的建設,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方案:如中央憲兵第一團代表劉肇彝提出“一省會尚未敷設下水道,舊有溝渠亦多毀壞不堪,影響清潔衛生至巨,亟應設法補救,以保市民健康。[15]
“黃金十年”中,武漢污物改革在公共衛生事業建設中走在了前列。
當每年兩屆的污物大掃除如火如荼進行中時,省會公安局辦理衛生事務請設立武昌漢陽衛生事務所的嘗試,卻因“武昌公私醫院,治療病人,及省會公安局辦理衛生事務?,F時尚能供應實際需要。呈請設立武昌衛生事務所一節,應后緩議。”對漢陽醫事衛生機關向稱缺乏,該擬在該地設置衛生事務所,辦理預算官方并未給予財政支持,僅從省立醫院下年收入中撥付一部分。[16]辦理市民亟需醫院的計劃最終因經費勢必短少而夭折。
何以衛生局在管理清潔工作數年后,將權力過渡到警察機構?一是因為衛生行政,經緯萬端,扼要之圖,首在清潔,“清潔”也即污物管理。污物管理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牽涉到社會各個階層,特別是基層社會,衛生局向來重視法令、條例建設,基礎的衛生防疫實際推行力有不逮,況且是“經緯萬端”的清潔工作。二是因武漢警察機構有管理清潔工作的傳統,清潔區域依照警局化區而定,在管理和推行上有著先天性的優勢。警察管理行政模式有力了推動了武漢污物管理改革;但往往將更多的將精力放到實效性強的事項上,忽視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改革往往不能觸及問題的核心層面。1936年,聲勢浩大的污物大掃除后,僅隔一年有余武漢淪陷,污物管理改革被迫中斷。
在污物管理上,以原有衛生長警及里巷管理人,共同管理清潔衛生,另有衛生區域周報制度,各區域制表上報衛生清潔狀況。再者,借新生活運動推行之機,在武漢進行污物管理改革。以部頒污物大掃除條例及衛生運動大會施行大綱為藍本,組織策劃武漢清潔運動大會,后因意識到“舉行衛生運動大會,需費過鋸且側重宣傳、無裨實際”,為節約公帑,實事求是起見,決定僅舉行污物大掃除及清潔檢查。以“運動”改善污物管理,調動各階層力量廣泛參與,使污物管理工作程式化,制度化。
注釋:
[1]羅威廉:《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2]涂文學:《城市早期現代化的黃金時代(1930年代漢口的“市政改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54頁。
[3]皮明庥:《近代武漢城市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第376頁。
[4]武漢市檔案館:《漢口市政府建設概況 衛生》,3-B1121-6。
[5]武漢市檔案館:《衛生局組織系統圖》,6-B1123-8。
[6]武漢市檔案館:《漢口市政府衛生科廣播稿》,5-B1026-5。
[7]武漢市檔案館:《漢口市政周報》,全宗5,目錄B1126,卷號3。
[8]王書城:《中國衛生事業發展》,中醫古籍出版社,第103頁。
[9]王剛編著:《漢正街街道形態與意義的演變過程》,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69頁。
[10]武漢市檔案館:《舉行衛生運動大會》,全宗號18目錄10 卷號3754,第28頁。
[11]武漢市檔案館:《舉行衛生運動大會》,全宗號18 目錄10 卷號3754,第28頁。
[12]武漢市檔案館:《舉行衛生運動大會》,全宗號18 目錄10 卷號3754,第110頁。
[13]武漢市檔案館:《舉行衛生運動大會》,全宗號18 目錄10 卷號3754,第111頁。
[14]武漢市檔案館:《舉行衛生運動大會》,全宗號18 目錄10 卷號3754,第52頁。
[15]武漢市檔案館:《舉行衛生運動大會》,全宗號18 目錄10 卷號3754,第53頁。
[16]武漢市檔案館:《設立武昌漢陽衛生事務所》,全宗號18目錄號10卷號3768,第42頁。
(作者單位:湖北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