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
摘要:隨著微信的普及,公眾號推送、朋友圈中的言論得以迅速地被轉載群發,越來越多的公民通過微信來表達觀點,許多涉軍輿論隨之傳播。輿論自由應在合法范圍內進行,涉及軍隊時更需謹慎,通過研究微信涉軍輿論,對其正確認識,不斷進行法律規制,規范微信涉軍輿論環境。
關鍵詞:微信 涉軍輿論
前不久,劉亞洲上將一篇題為《中國人最缺少的一味藥》的講話稿在朋友圈刷屏,主要談了做人、做事、做文章的真實性問題,讀后令人深省。與此同時,朋友圈里也發出了另一種聲音——有人就將講話稿解讀為“政治教育啥也沒有用,因為假,深入不了人心”并以此為題轉載了將軍的文章。文章因此以驚人的速度被瘋狂轉發。
政治教育啥用沒有?當然不是。顯然這個標題有妖言惑眾的意味,更要警惕的是謠言比真相傳播得更快。微信涉軍輿論可以有,但不能隨意議論,更不能歪曲事實,抹黑軍隊。應對微信涉軍輿論進行法律規制,凈化輿論環境,破除謠言,維護人民軍隊形象。
一、微信中涉軍輿論的現狀分析
微信當前發展迅速,從騰訊公司數據看,截至2015年,微信用戶已達6.97億,比去年同期增長39%,可見,微信普及率不斷提升,因此涉軍輿論的傳播范圍也隨之擴大。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積極的涉軍輿論不一定能在朋友圈傳播開來,但負面的輿論卻能被瘋狂轉發,同時發出的還有民眾的憤懣與不滿,若不加以控制,勢必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擾亂人心,甚至造成社會意識混亂,影響社會和諧。
二、微信中涉軍輿論的特點
通過總結微信中涉軍輿論的特點,結合其特點選擇合適的法律規制措施,對微信中的涉軍輿論進行有效管理。
(一)以公眾號為主陣地,推送涉軍文章
現如今微信中軍事類公眾號不計其數,但這些公眾號良莠不齊,個人只需填寫正確信息就可以成功注冊,這就為一些造謠者提供了可乘之機,推送虛假涉軍消息,擾亂涉軍輿論氛圍,達到造謠目的,企圖讓謠言變成真理。
(二)以標題黨為關注點,吸引公眾眼球
好的標題往往能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很多優秀的軍事類文章都有非常漂亮的標題,如《感恩你們鑄劍護國,這盛世如你所愿》,標題亮眼,內容精彩。而有些文章內容雖好,標題卻不太恰當,如《兵哥哥,你怎么這么窮》,只看標題會讓讀者誤以為文章在描述軍人經濟條件差,而文章討論了軍改中保障官兵權益的問題。可見,標題會影響文章的質量,只求噱頭的文章往往會誤導輿論風向。
(三)以非軍人為主力軍,質量有待考究
為了不泄密,部隊中手機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基層官兵會被嚴格管理,所以微信涉軍輿論的主體絕不是軍人,一名合格的軍人會嚴守紀律,不會隨意在社交軟件中發表涉軍言論。非軍人不了解軍隊,僅憑自身想法,其質量有待商榷。
三、微信中涉軍輿論的法律規制措施
微信涉軍輿論的存在是我國民主政治環境下,公民參與程度提高、關心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表現。但在言論自由的環境下各種輿論良莠不齊,必須通過法律規制手段加以引導和監督,規范微信涉軍輿論,樹立人民軍隊的良好形象。
(一)以法律規制為基礎,保障信息公開、輿論自由
需要注意的是,強調微信中涉軍輿論的法律規制并不意味著要有關部門封鎖信息,而是應該在合法的前提下公開信息,保證公民知情權和言論自由權。
伴隨著我國軍隊改革的不斷推進,軍隊信息公開透明的決心也日益明顯,中央軍委在《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中對改革目標、改革任務等都進行了公開。此舉一方面可以體現我國在軍隊改革方面的堅定信心與決心,另一方面有效抵御了涉軍輿論中的謠言,使輿論中的疑點得以解答,謠言不攻自破。因此,軍隊可以在保證合法和不泄密的情況下,及時公開相應信息,還原真相,杜絕謠言。
(二)完善相應法律、法規,在立法層面進行規制
要對進行法律規制必須要有法可依,為有關部門提供執法依據。首先要健全網絡輿論管理的法律體系,結合當下網絡輿情傳播特點,制定出全面的、適合我國國情的法律法規。同時輔之以相關的應急預案,在謠言產生后及時制止,減少謠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效控制局面。其次要制訂詳實的法律法規,保護受害人權益,同時為追究責任人提供有力依據。我國現有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都有公民輿論的內容,但缺乏對網絡涉軍輿論管理的具體規定,因此在立法中應就此作出具體規定,為今后管理提供制度依據。
(三)全面貫徹法律、法規,在執法層面落實規制
立法不難,令行禁止不易,如何將法律條文變為切實行動是規制的重點與難點,是規制產生作用的關鍵所在,因此相關部門應嚴格執法,將法律規制落到實處。
在執法層面落實法律規制就是依法對涉軍輿論有效管理,破除輿論中的謊言、謠言,闡明真相,呈現真實信息。一方面要嚴厲打擊謠言發起人,從源頭根治;另一方面要注意執法過程的公開化,既要對造謠者合法懲罰,又要對公眾起到警示作用,使之不敢犯法,避免造謠者。
(四)加強全民普法教育,提升公眾分辨能力
全國法制宣傳日的目的之一是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普及法律知識,培養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讓公眾知法、懂法,進而優化涉軍輿論環境。
還應注意引導公眾利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契機,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努力提高自身分析信息的能力,學會分辨微信中形態各異的涉軍輿論,自覺抵御謠言。同時,面對謠言,公眾應敢于用事實駁斥謠言并積極傳播真相,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
參考文獻:
[1]張栩.涉軍網絡輿論在微博、微信的傳播機制與法律規制[J].新聞研究導刊,2015,(09).
[2]羅昊,戴維民.基于輿情建設的軍網輿情管理模式探析[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3,(03).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學院道路橋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