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簡介:朱兵,男,陸軍總醫院副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骨腫瘤分會委員,骨衛士醫生集團成員。其從事骨腫瘤臨床工作15年,擅長骨腫瘤的綜合治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及股骨頭壞死的保頭治療等。對大多數人來說,骨腫瘤是一個陌生的概念。然而,2016年火遍網絡的“魏則西事件”,使公眾知道了骨腫瘤病,且聞之色變。
魏則西所患的滑膜肉瘤是源于關節、滑膜及腱鞘滑膜軟組織的惡性腫瘤,好發于四肢大關節,也可發生于前臂、大腿、腰背部的肌膜和筋膜上,這種骨腫瘤惡性度極高,魏則西到醫院治療時癌細胞已經轉移,因此,從查出此病到他去世,僅兩年的時間。
其實,患上骨腫瘤不必驚慌,因為這種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是很低的,惡性骨腫瘤只占全部惡性腫瘤的千分之一左右。但是,惡性骨腫瘤多數無臨床癥狀,且早期缺乏常規篩查,往往到晚期才被發現。
骨腫瘤指的是發生于骨、軟骨及軟組織的腫瘤,還包括骨囊腫等類腫瘤疾病,有良惡性之分,良性骨腫瘤占大多數,易根治,預后良好。
惡性骨腫瘤常被老百姓稱為“骨癌”,多起源于骨與軟骨。不及時治療,其發展迅速,預后很差,死亡率高。
還有一種繼發惡性骨腫瘤,指的是原發于其他組織或器官的惡性腫瘤,經血液循環轉移至骨骼形成轉移瘤。如果不及時治療轉移瘤,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這一趨勢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原發惡性骨腫瘤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年輕人高發。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但從臨床發病情況來看,這是一類“偏好”年輕人的疾病。二是極易被忽略,尤其是軟組織腫瘤,常被誤診誤治。在患病早期,患者通常不會有什么明顯的癥狀,因此一發現,往往都已是晚期。
惡性骨腫瘤常見的癥狀主要有哪些呢?
1.早期可能疼痛較輕,呈間歇性,晚期疼痛會進行性加重,有些患者甚至會因為夜間疼痛加劇而無法入睡。這種疼痛可向其他部位放射。
2.腫脹或腫塊。惡性骨腫瘤進展期,患者可在體表觸摸到腫塊及周圍組織腫脹。軟組織腫瘤比較容易發現體表的包塊。
3.畸形骨腫瘤可能影響骨骼發育而造成畸形。
4.被腫瘤侵蝕的部位骨骼較脆弱,即使只是受到輕微外力也有可能發生骨折。
5.惡性骨腫瘤的迅速生長可能會壓迫到周邊的正常組織器官,造成壓迫癥狀,如脊柱腫瘤可壓迫脊髓而導致癱瘓。
6.惡性骨腫瘤后期,患處將出現活動受限,或伴有肌肉萎縮。
7.全身癥狀多見于晚期,可能有與其他惡性腫瘤類似的消瘦、食欲減退、失眠、精神不振等癥狀。
目前,對于原發或繼發惡性骨腫瘤,骨腫瘤專科均有規范的診療方案,但由于這種病發病率較低,非專科醫生很難把握。而專業有效的治療效果顯著,以經典型骨肉瘤為例,治愈率為50%~70%。對于轉移瘤來說,在治療骨轉移的同時,要重視多學科的合作。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等骨轉移發生率較高,這類患者要注意,應由專科醫生制訂定期檢查計劃,做好監測,發現骨轉移及時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對于一般人來說,如果皮膚表面出現可疑包塊,應及時去骨腫瘤科就診,以獲得專業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