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

水果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對人體有強身滋補作用。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忽略了吃水果的一些禁忌,因為食用不當,不但沒能起到強身滋補的作用,還損害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香蕉:香蕉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功效。因性寒,含鈉鹽多,慢性腎炎、高血壓、水腫癥等患者尤應慎食;由于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梨:因其具有止咳、化痰、清燥的作用,與冰糖煎服可治頑咳;搗爛與蜂蜜調服可防秋燥、治聲音嘶啞等。因含糖量高,過食會引起血糖升高,加重胰腺負擔,故糖尿病患者應少食;另外,梨性寒涼,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食。
荔枝:荔枝肉補脾益肝、止咳、養心神、止煩渴、止痛、鎮咳。有久瀉、胃寒以及腹脹痛癥狀者和虛弱婦女食之有益。但荔枝吃得過多,可出現低血糖反應導致昏迷,稱為荔枝病。過食荔枝對牙齒也有害處,荔枝生長于炎熱之地,多食則生內熱,加之荔枝中糖分含量高,黏性大,易附著于牙齒表面,可被口腔細菌利用,形成齲齒。
柿子:味甘酸、性寒。生食有潤肺、止咳、祛痰、解酒的作用。但多食可引起便秘?;加形秆?、胃酸過多、脾胃虛寒、高度胃擴張和胃梗阻的病人,應不吃或少吃柿子。
葡萄:味甘酸,性平。生食能滋肝腎,強筋骨。但葡萄多食會令人煩悶、視力減退,并可能引起腹瀉。
桃子:熟透食用能促進血液循環、解渴充饑、催乳、消炎。但桃子多食令人腹脹,易生瘡癤,凡內熱有瘡尤其是面部有痤瘡之人宜少食。
李子:熟透時食用清內熱,促進血液循環。多吃易生癤,誘發瘧疾、腹瀉、痢疾等,胃腸功能不良者忌食。
杏:成熟后食用有滋潤作用,能清肺、止咳、治氣喘。多吃易生痰、生瘡。產婦、小兒、老弱者不宜食用。杏味苦毒,不可生食。
枇杷:利肺氣、止咳逆,有清涼、生津、解渴等作用,多食生痰熱、傷脾,胃腸功能不佳者忌食。
西瓜:能消煩、止渴、利小便、解酒,并有降低血壓的作用。但西瓜畢竟是生冷之物,吃多了易傷脾胃,所以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大便滑瀉者少食為宜,多食則會腹脹、腹瀉、食欲下降,還會積寒助濕,導致秋病。
獼猴桃:有降壓降脂防癌功效。但獼猴桃有滑瀉之性。先兆流產、月經過多及尿頻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