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傳亮
【摘要】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通信網絡發展環境隨之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在全球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國代維管理工作卻并不完善,這對于通信網絡的發展質量及效率均具有不良影響。本文則對通信網絡代維的高效管理機制展開探討,提出了通信網絡代維工作中的問題,并就存在的問題分析了通信網絡代維的高效管理機制。
【關鍵詞】 通信網絡 代維 高效管理
一、通信網絡代維工作中的問題
通信網絡代維是通信服務的一種,維護過程主要依靠人工來完成,網絡維護的目的最終為網絡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網絡。通信網絡代維是代維供應商為通信網絡運營商提供的現場執行層面的服務。目前通信網絡中代維管理規模不斷增大,通信網絡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涉及到的硬件設備廠家持續增多、服務種類日益增加、現場人員技能要求高越來越高等問題。目前的代維工作也逐漸的向多元化、復雜化方向發展,通信網絡代維由以前的被動維護轉變為主動服務,對安全、質量、效率、服務、效益等運營效益指標要求越來越高,對代維工作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代維管理機制,已不能高效的適應于當前綜合度高的代維模式,無法高效的對代維業務進行統一的管理,導致通信網絡代維業務各個區域內的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無法對現場人員維護工作進行監管,存在監管黑洞。同時,一些通信網絡代維公司為追求眼前利益,降低代維準入門檻,現場技術人員水平低下,降低了代維的實際作用。目前的代維管理工作較為混亂,很難做到高效、精細化監管代維質量,導致網絡代維質量下降;也導致對通信網絡代維失去原有的價值。
二、通信網絡代維的高效管理機制
針對通信網絡代維存在的問題,建立信息溝通與共享機制,實施定制化管理模式,優化代維管理及考核機制、提升代維團隊整體技能水平,從人員、流程、工具等方面建立自動、高效的通信網絡代維管理機制。
2.1代維工作中對人員的掌控
(1)建立省級、地市、代維站的三層質量管理控制體系,覆蓋巡檢、搶修、駐點管理、網絡質量分析、隱患整治等工作。每月對各個代維站實施“黑盒質量抽查”,抽查結果與代維站長與相關代維人員的考核強相關,并定期進行質量分析例會,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確定改進辦法和責任人,強化對相關人員的考核。
(2)建立完善的培訓考核體系。要求一線維護人員考核全覆蓋,建立崗前培訓體系,確保全員持證上崗。考核結果與考核遠遠的浮動獎勵掛鉤。
(3)總結各維護工作的特點,根據各維護工作維護人員工作時間確定標準工時,對巡檢、搶修、維護等工作實行統一安排、統一調度,合理安排各崗位工作負荷,杜絕低負荷崗位。
2.2對代維工作的流程進行管控
(1)根據各項代維工作的特點,制定投訴處理、日常維護、故障搶修、應急通信保障、零星項目的標準化工作流程,使維護工作有章可依,維護人員快速熟練各項工作內容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強化代維知識庫的建設,有利于維護規模較大的通信網絡時,降低代維管理難度。同時,代維技術標準、故障處理經驗得到快速復制,降低代維人員工作難度,高效保障維護質量。使老員工的維護經驗得到總結和傳遞,新員工通過學習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2.3代維工具的使用
(1)依托現代化信息工具建立電子代維系統,全面實現對于故障處理、搶修、應急通信保障以及其他工作進行調度。如搶修工作,能合理調度代維人員、車輛資源,合理調度與維護點相距最近的維護車輛和人員,第一時間對突發、重大故障進行搶修。
(2)對于日常維護、巡檢等工作,實現以工單為驅動的關鍵資源在平臺工具上的可視化,以及利用維護人員通訊終端的實時調度。根據日常工作和故障處理工作實現手動或自動創建工單,并利用通訊終端對最近的周邊維護人員位置進行定位,結合維護人員能力、時間等情況,實現基于GIS地圖的可視化自動派單。監控維護人員工單處理時間、進度、質量,并對現場處理結果進行拍照錄像上傳,完成工單處理,實現對工單處理效率的監控。并對工單處理效率進行評估,持續改進代維工作效率,優化代維管理模式。
結論:綜上所述,針對通信網絡代維中存在的問題,可采取基于人員、流程、信息化工具的高效管理機制。加強對代維人員的管理、培養、指導和考核,提升代維管理人員和現場維護人員的綜合素養;通過制定標準化的維護流程,簡化通信網絡代維工作的復雜度,提高維護效率;運用智能信息化工具,實現對維護工作的可視、可管、可控,提高代維管理效率。該代維管理機制可滿足通信企業日常的網絡代維管理工作需要,并發揮積極影響,可以在實際中推廣應用該代維管理決策方案。
參 考 文 獻
[1]李健全. 無線基站代維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
[2]田洪超. 通信網絡綜合代維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D].山東大學,2012.
[3]王弘. 電信運營商網絡代理運維管理模式研究[D].廈門大學,2014.